活用数学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

时间:2022-03-22 08:09:41

活用数学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对教材要准确把握、到位理解,而且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实现理性的超越,进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把握意图,理解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有限的教学素材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心血,给教师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与余地,为教师提供了宽松、开放的研究舞台。我们要把握编写者的意图,读懂教材,品出其中的内涵,悟出其中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的脉搏,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二、重组内容,重视学习资源的整合性

教材内容是教学的原始材料,它不等于教学内容。由于祖国地域辽阔,城乡差异显著等,教材所提供知识的呈现方式很难适应所有的地区和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动和重组,敢于批判和超越教材,达到更新教材的目的。

1.拆分和合并学习内容。对于某些学生学习比较吃力的章节,我们就可以合理拆分知识点,铺设学习的坡度,降低学习难度;对于相近的学习内容,难度又不大,通过激发和引导,我们也可以合并学习。

2.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当补充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合理补充练习题,让练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需求。

三、丰富教材,体现数学学习的生活化

教材的版面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个范例,一个瞬间,供大家参考与借鉴。要使教学活动丰富并富有童趣,使教学内容饱满并充满灵性。教学中,对教材里不适宜的教学素材作出适当的调整、改编,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从原有认知水平上展开数学学习,努力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四、创设情境,让学习内容动态化

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源所呈现给学生的只能是静态的画面,这种呈现形式有的还需要学生去被动地理解画面的意思,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教学中如何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于引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的情境呢?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说故事等方式让画面活起来。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教师有权也有责任对教材进行裁剪、改造,甚至重新创造。我们要灵活地使用教材,让自己置身于课程之中,让课程资源得到优化。这将有利于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学习策略的形成,将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也会得到提升,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 四川省石棉县新棉镇联合小学)

上一篇:我眼中的体育优质课 下一篇:用英语想 用英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