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偷走了孩子的睡眠

时间:2022-03-22 02:59:53

对李强夫妇而言,说儿子是他们的骄傲一点儿都不错,虽然李强夫妇都没多少文化,可他们的儿子李珏偏偏就成了整个小区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不仅平时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在去年的中考时更是以全区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市第一中学。

进入了新的学校,李珏突然发现在这里,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优秀了。这里汇聚了来自全省的优秀学生,而自己不过就是个中等偏上的水平。李珏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中,就以很大的落差排在了全班的第12名。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呀,李珏觉得情绪很低落。而拿到成绩单的李强也感觉到了有些不悦,不过,他并没有责怪儿子,而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珏,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第一次去一个新的环境,肯定是和以前有区别的,别气馁,下次再来。”

可父亲越是这样和颜悦色地安慰他,李珏越是觉得心里难受。他不断地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最优秀的,一定不能再出这种错了。”因为自责,李珏开始比以前更刻苦地学习。

但从那以后,李珏却意外地患上了失眠。每天晚上睡觉,只要一躺到床上,就开始辗转难眠,有时候好不容易睡着了,就会做些可怕噩梦。

李强看到儿子最近的脸色这么差,就关心地问他:“小珏,是不是新的学校学习太累了,要不,我们就转个差一点的学校读吧,别把身体累垮了。”没想到,李珏却坚定地对他说:“没事,爸爸,你放心,我一定能考到第一。”

可还没等到李珏考出全班第一的成绩,李强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说是李珏在上课的时候,竟然趴在课桌上睡着了。李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非常意外。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他回家后就要求李珏以后每天晚上10点必需上床睡觉。

就在那天晚上,虽然李强看着李珏上了床,可一直到了晚上12点钟,李珏还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李强气愤地问他:“你怎么不睡呀?”李珏也很委屈:“我是要自己睡呀,可就是睡不着,怎么办呢,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书本上的东西。”

无奈之下,李强只好给了他一粒安定片。到了半夜3点,李珏才昏昏睡去,可睡了不到两小时就醒了。

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李珏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平时在学校里也不和同学说话,在家里和李强夫妇的话也越来越少,基本上是有问才答。而一旦有谁问到他的学习成绩情况,他就会变得特别敏感。一次,李强的一个同事带着孩子来玩,看到因为睡眠不足脸色很差的李珏,关心地问道:“小珏,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太大了,怎么脸色这么差呀?”李珏却激动地大声回答道:“我学习成绩好得很,不用你们操心!”当即弄得同事尴尬不已。

李强不明白以前那个开朗活泼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他知道,孩子这样肯定是出了问题。

专家发言:

经常有些各种方面的反差,让那些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的同学无法找准自己的位置,会暂时出现一个迷茫期。一般来说,发生这种情况的都是一些平时成绩较好,对自我要求比较高、喜欢追求完美的人。在心理学中,把这种过分追求完美的心理偏差现象叫做追求完美化倾向。

文中的患者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问题的影响而失去了正常的睡眠。专家建议,如果要恢复正常的睡眠情况,应该从解决这个心理问题的方法入手:

1.首先要教会李珏学会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刻意追求成功,其实成功与失败只是相对而言,成功只说明某一方面的成绩,因此我们不要把成功绝对化。

2.要让他懂得在追求中体会快乐:成功固然能给人满足和快乐,但那只是一时的,而在为理想目标奋斗进取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是持久的。

3.家长要帮助他从实际出发制定奋斗目标: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难以达到时就产生挫折感。对一个人来说精力是有限的,只有符合实际的目标才是可行的。

4.让他学会向社会学习,逐步走向成熟:单纯、冲动、偏激是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形成完美化倾向的主要原因。应该学会用分析、辩证的眼光看问题,遇到挫折时要有较强的承受力,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上一篇:挣脱“失语症”,我说话我做主 下一篇:心结:缘于创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