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裁员求变

时间:2022-03-22 09:39:33

1月8日,渣打集团新加坡的部分员工在保安的护送下,离开办公地点。与此相仿的场景也出现在渣打的香港股票市场部门,只不过后者的一些员工在早晨发现办公室的大门是关着的。

这个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经常见到的场景,在2015年一开年的渣打集团亚洲市场中出现。随之而来的消息是,渣打集团宣布将结束其旗下企业现金证券、证券研究及证券融资市场业务。渣打银行邮件回复《第一财经周刊》称:此次业务结束受影响的职位主要分布于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印尼和印度,少部分在英国和美国两个市场。这是该公司撤出或重组其非核心业务,并关闭一些效益并不太好的业务策略的一部分。

此次渣打收缩的业务规模不大。在2013年,渣打在亚太IPO额度为20亿美元,根据其业务费率约2%计算,此类业务收入大概在4000万美元左右,占到集团全年营业额的0.2%。

事实上,2014年是渣打集团的业务收缩和重组的一年。除了结束股票业务,渣打在零售客户业务方面已经有所动作。在过去3个月内,该公司就裁撤了其零售客户业务领域约2000个职位,并且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再度裁员2000人。

“渣打的瘦身是想稳住盈利,相比于其他业务,证券这块的增长与盈利能力可能达不到他们的预期。为了迎合市场环境,渣打可能接下来还有一些其他的瘦身计划。”国内一家券商香港分部的银行业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除了非主营业务的裁减,渣打集团对自己的主营业务―企业银行业务和个人银行业务进行了合并,这个重大变化发生在2014年的4月。被重组的银行业务部门又根据客户分为3个分组,分别是企业和机构客户、商业与私人银行客户,以及个人客户。渣打认为这样的重组有利于集团后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力,减少后台人员的重复设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服务的角度来说,又可以提高集团对个别客户服务的专注程度,促进生产效益以及提升对客户产品服务的水准。

这正如渣打集团行政总裁Peter Sands在2014年第三季度管理层报告中所言,这家公司正在执行新的策略,重新调配投资项目的优先次序,从非核心业务撤资,减少资产配置的风险,重新进行资金资源的分配。

但2014年,渣打集团内部整合短期之内似乎还未见成效。前三季度,公司税前盈利15.3亿美元,同比减少16%,相对于2013年下降幅度又加剧了不少。

此前,渣打集团曾经经历了从2002年到2012年的利润持续上涨。这种出色的业绩和渣打90%的收入及盈利贡献来自于亚洲、非洲及中东等新兴地区有关。不过从2012年开始,美元升值引起的货币流动紧张以及中国及周边市场经济增长减速让渣打的盈利受到影响。

此外,不良资产上升也是渣打集团业绩变差的原因。这些坏帐部分由于渣打客户的经营状况变差,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黑天鹅事件。比如,在德诚矿业青岛港大宗商品融资骗贷,渣打可能形成2.5亿美元的坏账。

不理想的经营状况带来的公司高层的变动也引起了部分股东的不满,其中一些人热衷于把Peter Sands赶下台。同样面临信任危机的渣打集团主席John Peace所代表的董事会似乎对Sands表示了“无异议”的支持,并认为,“市场疲弱时,监管压力及政治风险加剧,为银行董事会及管理层整体带来压力”,而渣打专注于新兴市场的商业模式没有“崩溃”。

上一篇:时尚不在这儿 下一篇:陈正道:任何人做事都是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