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方解真味

时间:2022-03-22 01:23:27

扎根生活,方解真味

姜有荣(以下简称姜):今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的第一关键词是“智慧”,看到题目,你是怎么一下子就想到写爷爷的智慧的?

蔡诗琦(以下简称蔡):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为: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一词,很容易让人想到古人留下的文化,而我也是因此想到作文的主人公爷爷的。因为爷爷是老人,懂得许多原始的自然文化,爷爷的皱纹恰好是对生活最真实的反映,所以作文的题目便定为“皱纹中的智慧”。

姜:你的文章在整体构思上采用了“横向剪辑法”,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蔡:剪辑一个人物的三个生活片段,可以造成空间上的转换,构成灵动的画面,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而且三个片段采用基本一致的叙事结构,可以带给人整齐的美感。

姜:剪辑爷爷的生活片段,为什么要聚焦“牛耕”“珠算”“戏曲”这三个场景呢?

蔡:“牛耕”代表的是经验,一种生活经验;“珠算”代表的是能力,一种实际能力;“戏曲”代表的是境界,一种人生境界。三者都取自原生态的自然文化,这样便与材料紧密联系了起来。

姜:现在,我国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村里已经很难再见到耕牛了,你是怎么想到去写“牛耕”的呢?

蔡:选择牛耕这个场景,一是源于生活实践,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爷爷是个朴实的农人,以牛耕赚钱为生,我很小的时候就已接触到这样的生活;二是高考前阅读过的一篇《一幅烟雨牛鹭图》的文章,激发起了我的创作灵感――牛耕是古人传承下来的生活经验,它体现着农人一种纯朴的智慧。

姜:如今,人们算账都用上计算器了,你是怎么想到去写这过时的“珠算”的呢?

蔡:选择珠算这个场景,也是源于生活。家里秋收时卖麦子等,爷爷仍拿出老算盘来算账,而我本身选修的是政治,也知道珠算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政治书上还有一幅漫画,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因此我以爷爷的拨算盘与我的揿手机作对照,突出古人的智慧,扣住文题。

姜:当下的年轻人都喜欢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像《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等,你是怎么想到去写拿腔拿调的“戏曲”的呢?

蔡:选择戏曲这个场景,是因为我在盐城市第三次调研考试时写的一篇作文《旱烟・清茶・戏曲・人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那时写的也是我再熟悉不过的爷爷的生活。爷爷爱听爱唱的歌与现在的年轻人是完全不同的,爷爷喜爱的戏曲有一种年代感,包含着生活经历、人世沧桑,具有境界之美,更是智慧的反映。

【编后语】作文的“根”在生活,在对生活的定点扫描与驻目凝视。作者只有扎根生活的土壤,才能“接地气”,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枝繁叶茂,杂花生树。这里的生活,更多的是指作者投身的熟悉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生活,作者才会有真切的触感和痛感;作品只有给人以真切的触感和痛感,才能传递出作者心底的真气和热力,让读者感同身受,心有戚戚。故而凡高说:“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麦田里,种到故乡的土里去,将于此生根发芽,别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枯萎掉。”而我们广大学生写作文就应该是“东北的学生写出来就是黑土味儿的,陕西的学生写出来就是黄土味儿的,江南的学生写出来就是烟雨蒙蒙的。”(北京高考语文阅卷组长漆永祥)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散发出泥土的芬芳,传递出广大学生对生活那份特有的感知、感受和感悟。

【考场作文重现】

皱纹中的智慧

江苏阜宁第一高级中学 蔡诗琦

岁月的车轮在人生的道路上辗过,深深的皱纹诉说着爷爷的人生,体现着纯朴的智慧。

一、牛耕

“呦喝,呦喝……”爷爷沙哑的呼声在空旷的地里显得格外清晰。天上乌云开始汇聚,要下雨了,我忙跑到田埂边。“爷爷,快回来!”“知道了,就这一块了,耕完再回去。”话毕,又响起了呦喝声。天空果真飘起细密的雨。爷爷回来时身子已湿透,脚上沾满了泥。“爷爷,你把牛卖了吧,这牛都老了,耕地太费力了,现在有机器,很方便啊。”我望着爷爷,说出心里的想法。“小丫头,这牛耕虽然慢,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法子,顺手啊。趁爷爷还有劲,多耕些地,比机器耕得细呀,也不伤地。”如今,村里只剩爷爷这一头牛了,也只剩爷爷一个人还在用牛耕地。望着屋外的雨,我明白了:“智慧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经验。烟雨朦胧中,一人一牛,多么和谐,多么自然。

二、珠算

“得咚、得咚……”爷爷撑着老花眼镜,拨弄着算盘,时不时地在小本子上记些什么。“爷爷,你在算账啊,我帮你吧。”“小丫头,你能帮我什么,你会用这老算盘吗?”爷爷笑着向我挑眉。“我用手机帮你算,你报数字就行,不比你这快嘛,而且又准。”“哎,你就不懂啦,你那新鲜玩艺我这把年纪学不会了。这老算盘倒好用,爷爷教你算吧。”“不要,我看着就晕了。”爷爷低下头去,眉头皱紧,自己又开拨。我偷偷地用手机计算,发现爷爷的结果那么精准,条理清晰。我明白了:智慧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能力。一人静坐,手指拨弄,那般淡定,那么稳重。

三、戏曲

静夜,凉风习习,微弱的星光陪衬皎月,洒下清辉。爷爷在门前的老槐树下,抽着旱烟。“爷爷,夜晚天凉进屋睡吧。”“丫头,坐这儿,这点凉,爷爷还受得住。”“那您讲故事给我听吧。”“故事都给你讲遍了,没了呦,爷爷唱歌吧。”爷爷清了清嗓子:“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爷爷的歌声并不动听,却带着莫名的心颤、悲凉。望着爷爷皱纹间的无限认真,我明白了:智慧是一种净化了的境界。一人一曲,那般投入,那么融和,在月夜下格外协调。

上一篇:努力的人就是英雄 下一篇:中国页岩气开发慢下来,谁能先吃上“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