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的水井与中国的油价

时间:2022-03-21 01:12:04

王二的水井与中国的油价

王二所在的村子缺水,整个村子就王二家的院子里有一口小水井。过去村里的百姓生活得简单。不要说洗车了,那个时候根本就没车,就是洗澡都不是很频繁。所以那个时候一口井也够用了。那个时候也没人管井,谁家想去打水都可以,水是不要钱的。

后来,老百姓的生活开始变好,不少家里都买了车,卫生习惯也改善了,村里的水马上就开始紧张。很快,光靠那口井已不够了,村里得花钱从外面运水进来才行。不过因为水多年以来一直是不要钱的。村里也不太好一下就开始收很高的水费,只能象征性地收一点。水价不高,大家又习惯了用水。水的用量开始爆炸似的增长。

于是村里有人出主意:那就提高水价吧。水价提高可以减少对水的需求,改变浪费水的习惯,最后可以缓解对村外水的依赖。王二对这个提议尤其支持,提高水价,他家的井水也能卖一样的价钱,那岂不是一笔飞来横财,村里的大部分居民自然是很反感这个提议:这不是苦了村里的老百姓,最后让王二一家发横财?

国际油价自2010年中期以后一路上扬,很长时间都处于100美元一桶的上方。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随之上调,加油站里的汽油价格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峰值。每到这样的时候。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的巨额利润、垄断地位和薪资水平就会成为众怒所指。

回到中国的油价,这里面其实有3个经常被联系起来但应该分开理解的问题:油价水平、成品油的定价机制以及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利润。

让我说说成品油价的定价机制。中国的成品油价目前仍然是由发改委说了算。2009年1月,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了改革,尽管调价的机制仍然十分复杂,透明度仍然有限,但改革的方向是使成品油的定价和国际市场原油的价格联系起来。这是向正确方向迈进的一小步。

让成品油价的变动反映成本的变动,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任何试图通过行政手段稳定成品油价的行为,最后导致的只会是成品油价和原油价格的脱节,这不仅缺乏透明度,而且会带来严重的扭曲。原油价格涨的时候成品油价不涨。最后就只能是通过财政来补贴烧油,烧油越多的拿的补贴也越多,这是一种非常累的补贴方式——你希望补贴的是生活困难或受到影响的人,不是开奔驰、宝马的人,但最后得到补贴最多的恰恰是开奔驰、宝马的。原油价格跌的时候成品油价不跌,最后全部都变成了石油公司的额外利润,难道石油公司的利润还不够高吗?因此,高度透明、与原油价格挂钩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应该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来减少能耗、引导节能技术的发展、缓解交通拥堵,这是基本的经济学ABC。这未必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但恐怕却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考虑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减缓用油量的增长显得更加迫切。中国已然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进口国。超过一半的原油依赖进口,这个比例将来只会持续升高,因为国内原油的产量增长已经相当缓慢。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用油量如此巨大,进口依存度如此之高,用油的增长如此迅速,然后又是一个原油市场的后来者。没错,美国仍然有比中国更高的进口依存度和原油进口量,但是美国的增长速度远没有中国那么快,且美国最主要的三大原油来源——加拿大、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都是美国的铁杆盟国。美国早就建立了分散、成熟和相对稳定的原油来源。没错,日本比中国还缺油,可是日本的原油进口已经停滞很多年了。没错,印度用油的增长也很迅速且非常依赖进口,可印度进口油的数量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在这个意义上,让中国的经济增长变成一个“省油”的增长,不只是一件有利于环保、减少能耗、污染或者交通拥堵的事情,更是一件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事情。

回到王二所在的村子,在我看来,那个村子应该做的是结构性地提高水价,同时让村里的水价随着外面的水价而浮动,最后把王二那口井的卖水收入集中到村里统一使用,花在全村百姓的头上。中国的油价问题如果也能照此办理,也就是逐步结构性地调高成品油价。保持成品油价随着原油价格浮动,石油公司的垄断利润上缴财政,这样大概才能解决我们围绕油价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当然,提高油价老百姓不可能高兴,保持价格浮动等于削弱了发改委的定价权,利润上缴必然得罪中石油、中石化,因此在政治上这恐怕属于愚蠢至极的方案。但不能说这个想法本身是错的,而恰恰说明改革需要有远见和勇气。不得罪人,没有远见,就很难有真正的改革。

上一篇:那些转发过万的地震“常识”都是错的 下一篇:工作不是负担,思想就是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