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年入50万三口之家移民不设防

时间:2022-03-21 11:30:40

定投基金组合具有供款与提款的弹性,邱先生可按照移民澳大利亚后的状况决定或继续或停止、或减少或增加供款,用以满足供养父母、夫妇养老与教育基金所需。

近来,《金融理财》接到北京邱先生移民澳洲的规划求助,针对邱先生一家的具体情况,《金融理财》给出了以下理财建议,希望对邱先生移民有所帮助。因为邱先生夫妇的收入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也是女儿与父母的依靠,所以必须为家庭配置足够应付家庭未来10年开支的保障以防任何的闪失。

■ 家庭情况

28岁邱先生是一家知名外企咨询公司主管,邱太太与他同龄,是某人力资源公司客户经理,家庭税后月收入为3.2万元,加上年终奖金,家庭年收入在50万左右。夫妇俩的千金刚满3岁,活泼可爱又聪明。邱先生希望能尽所能为爱女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邱先生现有一套二室二厅的自住房,市值约200万元左右;二套小房子出租,市值约100万元左右,每月租金2500元,由父母支配使用。三套房产均无房贷。邱先生一年前涉足股市和基金,目前股市有20万元的市值;基金定投的市值约5万元;银行活期存款30万元。二人除了社保,无商业保险。双方父母均有社保。家庭的所有生活消费支出为每月1.2万元左右。

■ 理财目标

邱先生打算三年后技术移民澳洲,手头的30万元活期存款希望能运作起来抗通胀,并能随时支取用作移民的费用和准备。

■ 财务分析

邱先生夫妇正处于事业生涯的黄金成长期,目前有房有车无负债,收入也节节攀升,风险承受能力属中上等,投资策略以长期稳健增长为主。

邱先生的资产主要集中如表1所示,从家庭理财结构上来看,邱先生的家庭保障不足,孩子的教育基金与夫妇的养老金没有全面规划。

■ 理财规划

多方积累准备金

首先,邱先生可以把30万元活期存款改为一年期的澳元定期存款,澳元是高息的存款产品,一年定存利率在5%以上,这样可以兼顾流动性与收益。

其次,邱先生可以利用月结余与年结余做收益与风险相适应的基金组合投资与澳币投资,每季约投4万元,然后把年终奖金约10万元分段追加投入,以年平均 6%的收益计算,三年后大约可累计至超过60万元的资产。

另外,邱先生有20万元市值的股票,占家庭总资产的6%,因邱先生夫妇工作繁忙,股票又是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建议邱先生维持已有的投入,待股市回暖后退出部分资金转入移民资金池稳健增值。

通过以上三步的安排,让邱先生到移民时手上累积到充足的移民准备金。

储备养老与教育金

在澳大利亚,女士60岁、男士65岁开始享受养老金。但澳洲的养老金模式跟国内有所不同,由养老金投资公司统一运营的,收益率的高低取决于投资公司的操作,收益不确定。邱先生的理财意识很好,在一年前就开始做指数基金的定投,目前有5万元的市值,每月定投4000 元,而且其中的2000元是为父母额外准备的养老金基金,届时做社保的补充,更表达了对父母的一片孝心。

因指数基金跟随股市周期大盘的涨跌而涨跌,若邱先生没有时间跟踪,有可能导致投资亏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投资标的太单一,风险过于集中,建议把单一的指数基金改为投资组合,组合里可以涵盖指数、股票与债券基金等。邱先生在澳洲的退休年龄是65岁,如果他继续月投4000元的习惯,加上现有的5万元,如果以年平均回报率10%来计算,37年后邱先生退休时的积累金额可能达到2000万元,为自己累积了一笔丰厚的备用金。

此外,现在的定投基金组合具有供款与提款的弹性,邱先生可按照移民澳大利亚后的状况决定或继续或停止、或减少或增加供款,用以满足供养父母、夫妇养老与教育基金所需。

做好风险规划

如果邱先生夫妇目前的收入一直保持下去,假定60岁退休,即使不做任何理财动作,在30年后,家庭的可支配资金至少也能积累到1050 万元。但仍需做好风险规划。第一,选择安全稳健的投资渠道,保证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基本目标就是跑赢CPI,一定要合理配置资产方能实现。

而第二点就是未来家庭收入的保障,防范因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事故导致的家庭重大支出和收入的中断,从而影响家人的生活品质,甚至改变家庭的发展轨迹。邱先生夫妇作为家庭收入的来源者,是首要考虑的对象。一般保额至少是家庭收入的10倍到15倍,再根据两人收入的比重,分配保险额度。险种方面,可以选择每年续保的消费型意外险,也可选择持续交费的长期险种并附加重大疾病提前给付。

最后,提醒陈女士,澳大利亚移民申请人数每年递增,移民政策也趋紧,在做移民资金准备时,要充分考虑未来5年可能的政策变化,未雨绸缪。

上一篇:ERP环境下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构建 下一篇:茅台能否回到喝得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