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软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2-03-21 09:37:30

刍议软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摘 要]:本文分析了软基的特点及基本特征,阐述了软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公路软基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公路软基 施工工艺 注意事项 处理方法

1、软基的特点

软土对公路的危害,引起我国公路部门各级组织的重视,科研、设计、施工等单位全力以赴,协同作战,经过多年努力,已摸索了不少对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使我国公路软基无论在设计方面或施工方面,出现了有章可循的局面。《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对软土的定义为滨海、湖沼、谷、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除了上述特征指标外,还应根据液限指标和稠度等来综合判别确定。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强度低、固结慢、变形大;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稳定与沉降变形。软土地基对道路还有一种影响,即其含水量较大不能达到较好的压实要求和其它技术标准。

2、软基的基本特性

软弱地基主要是指呈软塑和流塑状态的粉土和粉质粘土,是在地表下相当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弱土。软弱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现为: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0,塑性指数20左右,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kPa,压缩系数a1-2大于0.5MPa-1。这类土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排水固结慢、地基稳定性差等特性,通常很难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因此,不能作为永久性大型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软弱地基在不同地区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路段,表现出的工程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如在软弱土厚度较大的地区,表层在长期气候的影响,含水量减小,在收缩固结作用下,其表面形成所谓的“硬壳”。该硬壳层具有中等或低的压缩性,较高的强度。在工程上如何利用这一硬壳层,节约工程造价,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软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3.1塑料排水板法

3.1.1施工工艺流程为:平整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塑板穿靴―插入套管―插入套管―拔出套管―割断塑板―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施工方法采用有心轴的插入法。

3.1.2施工步骤为:

(1)塑板材由后面的卷筒通过井架上的滑轮插入心轴。

(2)用心轴的输送轮轴夹住塑板材。上起垂直压入地下,透水滤套不应被撕破和污染。

(3)心轴达到预定深度后,输送轮轴反转,将心轴上拔,塑板材留在土中,切断多余塑板材,但应保证塑板插入砂垫层50cm以上,使其与砂垫层贯通。

(4)移向下一个施打位置。

3.1.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必须进行试打试验,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并确定回带长度。

(2)当回带长度大于50cm时,及时进行补打。

(3)沉入塑板前,发现板体与靴头固定或板体搭接不牢时,须返工重新固定或搭接,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沉入。

3.2预应力管桩

属于桩基础。对于填土高度较大的软基处理中,常采用预应力管桩。

3.2.1外购的C60预应力管桩符合GB-12467-98标准的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并且其采用的规格和技术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管桩布局采用梅花形,间距2m左右,深度30m左右。

3.2.2打桩方法分锤击法、振动法和静力压桩法

本合同段采用锤击法,根据重锤轻打的原则,桩架选择ZJ90振动桩架挂DD50导杆式柴油锤施工。

3.2.3注意的问题

(1)施工前必须进行沉孔、成桩试验,以检验试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2)必须严格控制第一节桩的沉桩质量,认真注视稳桩、压锤时桩身变化情况,发现有偏移或倾斜时,应立即停止分析原因,并采取校正措施。开始锤击时,宜先用低能量、低冲程或空锤锤击3~5击,在确认桩身贯入方向无异常时,方可进行连续锤击。

(3)沉桩过程中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位移,倾斜或桩身、桩顶破损,应查明原因,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3.3土工合成材料施工

本合同段塑料排水板结合等超载预压路段用A型土工格栅处治;

大致施工方案如下:

3.3.1下承层施工:

(1)A型土工格栅下摊铺30m或40cm砂砾垫层,要求摊铺砂砾表面平整,垫层应宽出坡脚外1m(并考虑路基加宽)。

(2)预应力管桩路段采用双向钢塑格栅处治,下承层为20cm厚的含泥量小于15%的宕渣。

(3)复合土工布及无纺土工布下承层为10cm或20cm砂垫层。施工方法同砂砾垫层。

3.3.2土工合成材料施工:

(1)根据土工合成材料的单幅宽度,在平整好的下承层上按路堤底宽全断面铺设,铺设时应拉平直顺,紧贴下承层,不得出现扭曲、褶皱、重叠现象。

(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应在路堤每边各留足够的锚固长度,回折覆裹在压实的填料面上,平整顺适,外侧用路基填料覆盖,以免人为破坏。

(3)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长度宜为30~90cm;采用缝接法时,缝接宽度应不小于5cm。

3.3.3注意事项

(1)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轴线方向。

(2)下承层表面平整,严禁有碎石块等坚硬凸出物。

(3)土工合成材料摊铺以后应及时填筑上层填料,以避免其受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曝晒。

4、软基处理方法

4.1塑板预压法经过排水固结,沉降量完成较好,均达到施工图设计值1.0~2.0m左右,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材料单一,适合结构物大范围的应用。

4.2预应力管桩作为路堤桩,可挤密路床土,同时能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极佳。但预应力管桩造价高,对土体的挤压易造成周围土体隆起,施工时噪声也较大;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一般需换填处理。

4.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已较为成熟,在短时间内可得到较高的强度,压缩性能得到改善,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几乎不需要弃土。较之塑板排水和真空预压处理沉降量少,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唐燕. 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02)

[2] 靳华春.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07)

[3] 王冲凯, 秦振书. 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10,(15)

[4] 孙云武. 刍议膨胀土路基常用处理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12)

[5] 刘亚丽. 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讨[J]. 价值工程, 2011,(26)

上一篇:刍议农村中小型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下一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