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年大学

时间:2022-03-21 04:36:45

我的老年大学

有道是“夕阳是盛开的花,夕阳是末了的情”。到点退休之前,我就提前进入了退休状态,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了规划。

我是属于“建国”牌的,年轻时我只读完了初中,后来上山下乡,再后来在煤矿、钢铁厂、车辆厂、茶厂等转了一大圈儿,43年下来可谓是忙忙碌碌。尽管此生酷爱读书,特别是对新的知识理念挺感兴趣,现在想来,正是“补课之时”。

静下心来梳理心绪,想起来是该为自己的“老年大学”来一次彻底的大“学”。于是我先是做好了规划,让自己也真的像是上大学一样,来一个五年规划。

实施规划是一个与自己较劲儿的过程。我将学习分成了几大系统开始了紧张的操作。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各类名人伟人传记,中国茶、酒、饮食文化,哪怕是国人长相、属相文化我也没有放过,这期间还是每天必看的央视新闻等节目。在这种充实的过程中,我体味到了老年人生的乐趣,当然其中不时有贵客造访,谈天说地之间,人生智慧得到了升华。

因为在古泉镇开了个茶庄,使我有了一定的学习空间。楼上的居室成了我“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闲暇之处。我的书房里,自1978年以来的各类出版图书中的精品,我都想方设法收藏,特别是有着各类系列的DVD影碟片教材,更是琳琅满目;一些有着争议的历史人物的传记片,每每看完之后,品茗种花养草之余,让人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一股清新睿智的史学文学之风涤荡心灵。

岁数大了,眼睛总是最先对我的上学之路闹起了情绪,这方面我自有办法。我由先前的看书为主,调整到看影碟与翻书兼顾,这一方法还真有效果。每每看到精彩之处,总是让人忘记了年龄的存在,一时间“老夫聊发少年狂”,恨不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也只有与书与碟为伴,才想起大半生岁月蹉跎,人生中该学的知识真是浩如烟海,自己只不过是书海中的沧海一粟:《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现在有空沉醉其中咬文嚼字,岂不快哉?

“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由于平生与茶情有独钟,又有着与茶为伴的“七年之痒”,退休之后,自己开了个“明轩茶庄”。与茶为友、以茶交友以来,每有好友自远方来,高谈阔论见仁见智期间,令人耳聪目明,足不出外已知三分天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读到这里,朋友们也许明白了,我的老年大学就在自己的家中,那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高等学府,我是身兼“校长、教授、学生”等职于一身,整个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活典型。人生如此,自填充实聊以不说,也为晚辈们做出了榜样。如今我的老年大“学”已经溜达了一年有余,所有的经典名著和碟片也已浏览了五分之一强,放眼未来征途,可谓任重道远。

在自己的大学里上久了,未免有点想放眼世界。心里也一直想上市里的老年大学,但由于家住郊区多有不便,再加上还有电脑操作等一些新项目即将“上马”,所以只有稍等数日了。可能我还是要与市老年大学里的老师们有缘一聚,切磋琴棋、书画等技能,这样一来,我的老年大学就真的能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初衷了。

上一篇:养老院里的法律纠纷 下一篇:别关了老人的话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