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发病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20 06:35:40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发病因素分析

[摘要] 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皮肤科、耳鼻喉科、儿科、呼吸科等多个临床科室,以湿疹、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最常见。因其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多样,治疗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一大难题。目前全球罹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共有2.5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2%。2000年末世界卫生组织把变态反应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本文就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综述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除了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外,吸入物、食入物、化学接触物及感染因素等多种外在因素也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同时年龄、环境、季节、地区及精神因素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008-03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又称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或出现对机体有利的反应,或出现对机体组织损伤的反应[1]。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皮肤科、呼吸科和耳鼻喉科等多个临床学科,以湿疹、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最常见[2]。目前全球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共有2.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其中欧洲人群的发病率高达25%~35%,我国也有近1/3的人口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而一身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占24%[3]。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多样,治疗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一大难题。了解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湿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对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现归纳综述如下: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基础。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如患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患有特应性湿疹的几率为70%;如只有一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的患病几率则为50%。其中单卵双生的孪生子中如有一方患有特应性湿疹,另一方患有湿疹的概率为90%[4]。

2 过敏原

过敏原的种类繁多,是诱发变态反应发生的直接病因。临床上常见的有吸入物、食入物、物理化学接触物等三大类过敏原。

2.1 吸入性过敏原

吸入性过敏原种类有100余种,常见的有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屑等。由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占54%~69%[5]。国内外有关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的报道大致相同,均以尘螨最高。美国的Montealegre对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尘螨的阳性率最高,达94.3%[6]。赵京等[7]对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筛查,结果发现城市和农村最常见的过敏原是螨。杨捷等[8]对广东地区常见的2 3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进行检测,阳性过敏原以尘螨为主,其后依次为蟑螂、点青霉等。以上数据表明,吸入性过敏原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的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近几年饲养狗、猫、鸟、兔子等宠物的家庭较多,这些宠物的皮屑、排泄物也是主要的变应原之一。国外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有45%的儿童以猫过敏原为主,其导致变态反应的患病率与哮喘的患病率以及严重程度成正相关[9],致使猫过敏原成为不可忽视的致敏物。

2.2 食物性过敏原

约有33%的变态反应由食物因素诱发[10]。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和动、植物蛋白的摄入增加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普及,食物过敏原已成为食品安全一个重要隐患[11]。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婴幼儿在1岁以内出现鸡蛋过敏的可能性约为71%[12],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幼儿在4岁时可出现鸡蛋过敏的发生率为2.4%[13]。因此对食物过敏的患病儿童有必要限制饮食。

2.3 接触物过敏原

包括化学性和物理性的接触物。接触物过敏原可以诱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或使原有过敏性疾病的病情加重[14]。接触物以金属、染发剂、杀虫剂、防腐剂、建筑材料挥发物、合成纤维、温度剧变等最常见。张迎俊[15]对3 42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发现染发剂、化妆品、金属装饰等接触与过敏性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2.4 感染因素

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和减少是近年来变应性疾病发病率增加的又一重要原因。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4.1 细菌感染 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和成人的皮肤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78%~100%[16]。国内林麟等[17]对149例湿疹皮炎患者的皮损处进行检测,发现细菌阳性率达81.2%,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42.96%。研究还发现,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上消化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hlori,HP)有一定关系。Sakuran等[18]对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抗HP-IgG检测,58%的患者Hp抗体阳性,当经过抗HP治疗后,有60%的患者荨麻疹症状好转,于是推测HP的持续感染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诱发和加重的因素之一。

2.4.2 真菌感染 真菌是常见的室内外过敏原。空气中真菌孢子的计数常超过花粉的计数[19]。通风不良和阴暗潮湿的地方适宜真菌的生长繁殖,如厨房。有报道指出孕期妇女经常暴露于真菌水平较高的环境下将会加大婴儿患有湿疹的危险性[20]。

3 环境因素

近20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发病原因不仅仅是遗传因素和变应原的问题,复杂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21]。塞尔维亚的Slavica通过对城市空气污染与变应性鼻炎、哮喘的发病原因进行调查,显示空气污染是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发病的显著性相关危险因素[22]。

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哮喘患者因为室内空气污染严重而失去生命,其中儿童占35%[23]。人们有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如尘螨、宠物、潮湿、真菌增长及装饰材料(甲醛)等,都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连[24-25]。

4 社会心理及精神因素

研究发现,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应激事件等对变应性疾病的发病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转学、暴力、考试等压力因素会影响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妊娠也是加剧特应性皮炎的重要因素[14]。一些患者在精神受到创伤后可发生湿疹,而慢性湿疹的患者也会有失眠、多梦、精神焦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4]。

5 吸烟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吸烟也是哮喘发病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发达国家中至少有近50%的成人哮喘患者目前正在吸烟或曾经吸烟[26],有近三分之一的哮喘患儿和成人哮喘患者经常暴露在香烟烟雾环境中[27-28]。

6 性别因素

韩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男女间发病无差异[29]。芬兰Huurre等[30]的调查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发病男性稍高于女性。我国乌鲁木齐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在性别间无差异[31]。

7 年龄因素

芬兰的Huurre等[30]对2 26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率以17~22岁年龄段最高。杨津丽[32]对三种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调查显示,青壮年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年龄阶段。

8 地区因素

不同地区过敏原种类的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易受生态环境的污染、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顾恒等[33]对我国11个不同省市城乡的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调查,显示城市的患病率为1.10%,农村为0.73%,城市患病高于农村。这可能与农村物质生活简单,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小,致敏机会少有关。

9 季节因素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季节的变化也有关联。范剑等[34]对浙江地区1 168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病率最高为夏季,其后依次为春季、秋季和冬季,表明不同的季节,患者的发病率也存有差异。

综上所述,变应性疾病的病因复杂,其发病除了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外,吸入物、食入物、化学接触物及感染因素等多种外在因素也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同时年龄、环境、季节、地区及精神因素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和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重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才能为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

[2] 姜慧,贾飞飞,申旭波,等.变应性鼻炎的现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186-187.

[3] 巴德年.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22-123.

[4] 张建中.慢性湿疹的内在因素和预防[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2):854-855.

[5] Paganelli R, Ansotegui J, Sastre J, et al. Specific IgE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atopic diseas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in vitro test system, VniCAP, in six European allergy clinics [J]. Allergy,1998,53(8):763-768.

[6] Montealegre F, Meyer B, Chardon D. Comparative prevalence of sensitization to common animal, plant and mould allergens in subjects with asthma, or atopic dermatitis and/or allergic rhinitis living in a tropical environment [J]. Clin Exp Allergy,2004;34(1):51-58.

[7] 赵京,马煜,陈有智,等.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皮肤过敏原试验的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879-1881.

[8] 杨捷,曾仁山,方锐华,等.2 333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6):84-85.

[9] 杜永成.哮喘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

[10] 于陆,韩乃揆.支气管哮喘的体内、体外检测和免疫治疗的相关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21(4):87.

[11] Dearman RJ, Kimber I. Food allergy: What are the issues [J]. Toxicology letters,2001,120(1-3):165-170.

[12] Cantani A. The growing genetic links and the early onset of atopic diseases in children stress the unique role of the atopic march: a meta-analysis [J]. J Investing Allergol Clin Immunol,1999,9(5):314-320.

[13] Tarip SM, Mattews SM, Hakim EA, et al. Egg allergy in infancy predicts respiratory allergic disease by 4 years of age [J]. 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00,11(3):162-167.

[14] 周文明,张学军.特应性皮炎的环境因素[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29(2):92-93.

[15] 张迎俊.山东地区过敏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6(8):841-842.

[16] 陈丽芳,李林峰.微生物与特应性皮炎[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5):265-267.

[17] 林麟,陈晓,陈敏,等.湿疹皮炎中葡萄球菌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与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治疗的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2):764-766.

[18] Sakurane M, Shiotani A, Furukawa F. Therapentic effects of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for in tractable skin diseases in Helicobacter phlori-positive Japanese patients [J]. J Dermatol,2002,29(1):23-27.

[19] 叶世泰,乔秉善.中国气传致敏真菌调查[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5:1-50.

[20] Miyake Y, Ohya Y , Tanaka K, et al. Home environment and suspected atopic eczema in Japanese infants the osaka matem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 [J]. 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07,18(5):425-432.

[21] Ceappens J. Westem Lifestyle. Local defenses and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allergic rhinitis [J]. Acta Otorhinolaryngol Belg,2000,54(15):391-395.

[22] Slvica S, Dragana N.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J]. Medicine and Biology,2006,13(2):114-118.

[23] 江斐.室内污染造成儿童哮喘高发[J].沿海环境,2003,4(2):29.

[24] Brasche S, Bischof W. Daily time spent indoors in fgerman homes-baseline data for the assessment of indoor exposure of German occupants [J]. Interm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2005,208(4):247-253.

[25] Leech JA, Nelson WC, Burnett RT, et al. It is about time: a comparison of Canadian and American time-activity patterns [J]. Journal of Exposure An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2002,12(6):427-432.

[26] Melen EM, Wickman SL, Nordvall M. et al. Influence of early and current environmental exposure factors on sensitization and outcome of asthma in preschool [J]. children Allergy,2001,56(11):646-652.

[27] Sunyer J, Anto JM, Kogevinas M, et al. Smoking and bronchial respon siveness in nonatopic and atopic young adults [J]. Thorax,1997,52(18):235-238.

[28] Thomson NC, Chandhuri R, Linngston E. Asthma and cigaretle smoking [J]. Eur Respir J,2004,24(20):822-33.

[29] Nambu M, Shintaku N, Ohta S. Rice allergy [J]. Pediatrics,2006,117(6):2331-2332.

[30] Huurre TM, Aro HM, Jaakola JJ.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a cohort study of Finish adolescents [J]. J Asthma,2004,41(3):311-317.

[31] 安杨,高丽,刘俊昌.乌鲁木齐市成年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2005,13(4):231-232.

[32] 杨津丽.三种过敏性疾病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7,37(1):73.

[33] 顾恒,颜艳,陈,等.我国特应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6):379-383.

[34] 范剑,楼滨,张杰,等.浙江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季节变化的初步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5,23(4):341-342.

(收稿日期:2011-02-28)

上一篇: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细胞标记物 下一篇:两性霉素B新剂型的开发及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