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索

时间:2022-03-20 05:40:54

《政治常识》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索

摘要:为了让《政治常识》这门课能吸引学生,使他们愿听、想听、爱听,甚至是热切盼望这堂课的到来,笔者一直在思考,思考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思考教师如何组织好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受学生欢迎。

关键词:政治常识 教学途径

一、丰富资料,倍增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高级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主见,特别关注各种信息,教材中的内容已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更需要大量生动有益的课外知识的扩充,需要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加之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课堂的满堂灌就更不适应他们。针对这些情况,寻求教学的最佳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上这门课,资料的辅助是关键,而资料的查询和收集不仅是政治、经济方面的,而应涉及相当广的范围,包括历史、地理、社会、人文等知识。课堂教学中资料丰富,会让一堂课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增添了师生间的交流、配合与默契,教学效果尤为突出。

如在讲述“一国两制”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章节安排,打破条条框框,深入挖掘与“一国两制”相关的知识。就像一名导游一样,向学生介绍香港、澳门的有关话题。如香港、澳门地名的由来及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风土人情、风景名胜,还有两地的社会状况等。笔者还把到过这两个地方的体会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描述,使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整个教室洋溢着热情,荡漾着激情,接着,笔者和同学们一道无比自豪地共同回忆了香港、澳门回归的情景。通过这些知识的链接,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眼神里流露出莫大的喜悦和一种获取知识的快乐,因为短短的两堂课,自己就对香港和澳门有了这么多的了解和这么深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笔者围绕“一国两制”设计了一些问题要求同学分组讨论,整个讨论轻松、有趣、热闹,你一言,他一语,层层深入,每组都有自己的见解。虽然同学们的回答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但笔者总是给他们以诚挚的鼓励,在赏识的目光中,学生既愉快,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能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来表明对问题的看法,而不是照搬课本上的说法。

二、关注时事新闻,进行热点分析

香港大学在内地招收学生时,有一道面试题目为“见到,你会说什么?”在开学之初笔者就把这道题讲给学生听。讲的时候,笔者就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那就是要刻意把这门课放大,帮助学生开阔政治视野,放眼全球,了解社会,认识世界,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新闻联播、读报纸的习惯,学会关心国内外社会焦点问题的发展,事实上,对社会热点问题学生表现得很热衷,兴趣很浓。课堂上的热点分析环节,成了学生的最爱。

针对朝鲜的核实验,笔者专门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讲述朝鲜的核问题;针对台湾倒扁活动,笔者又对作了详细讲解;当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来到江西时,笔者又“大做文章”,不仅介绍了菲律宾这个国家,还介绍了菲律宾和中国的关系及对阿罗约其人,让同学们有所了解;由伊拉克判处萨达姆绞刑的这条新闻,笔者为同学们带来的问题分析就更多了。

善于捕捉新闻热点,善于透过热点认清社会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分析,能让笔者成为学生的一员,学生视笔者为朋友,认为老师也很普通与平常,与他们一样,关心同样的话题,这样从感情上和学生产生了共鸣,为上好这门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学校政治思想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教学

教育的功能在于渗透,在于借势造势,在于借用外力形成自己的教育力量。这门课在讲述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不容忽视。

讲和谐社会时,同学刚开始对此理解不深,不能联想,即和谐社会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建和谐社会自己要做什么,和谐社会自己能享受到什么。为此,笔者就要求同学看学校的宣传栏,留意挂出的横幅标语。为什么学校禁止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为什么对学生下课要错开放学,分楼层疏散?如果动不动就吵架,甚至动手打架,充满暴力的校园有安全感与快乐吗?能安心学习和生活吗?摆出事实,讲道理,学生就会明白,其实校园和谐就是学生与学生间的和谐、学生与老师的和谐、校园秩序的和谐等。基于校园教育氛围,不仅能让一些难上的内容好上,同时也有效地配合了学校工作的开展,让班级与学校形成了教育互动、效果双赢。

基于这三方面的探索,笔者还有一点较深的感悟,就是上这门课,不纯粹是政治常识的讲述。更多的情况下,笔者会根据课本的内容,很动情地把它讲成一堂地理课或一堂历史课,甚至是一堂党史课。但是笔者又不失时机地把政治观点穿插始终,这样课本上的知识点和课外知识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教学的顺利实施,再选择一些教学片供同学们观看,更可谓是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

上一篇:浅谈C语言课堂教学方法 下一篇:技工学校专业课课堂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