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时间:2022-03-20 05:06:43

浅议如何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则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从有关部门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

每个地方都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或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这些机构或部门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一些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2、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在你(你校)的工作中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是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问题?是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象这样一些问题往往就是你要找的课题。

3、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天天完成的教学工作和所看到的现象好象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这些工作和现象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也不愿意多考虑它一下,因为它太平常、太普通了。但是敏锐的思维则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多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

4、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先进的也未必总是最先进的,而更先进的总是从先进的发展而来,只要我们深入地分析它的局限性和适应性,多数会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更有意义的问题。

5、从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鉴而提出问题

人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呢? 这样的问题很多,只要你放开思路,大胆地提出,就别愁找不到你所关心的、有价值的问题,只要你能提出问题,课题也就会很容易得到了。

二、选择适当的课题。对一个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与组合,可以形成诸多课题,但是在这些课题中哪些课题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哪些问题是我们力不能及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水平、研究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条件进行决定了。于是,被我们选中的课题就称为选题。选题过程中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创新性,也就是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来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方面,它是新颖的。

2、选题应具有价值性

即课题的实用性或它的价值性。如果一个课题的研究没有现实意义,对教学实际没有多大的积极作用,没有推广的价值,那么研究这样的课题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3、选题应具有可能性

可能性就是指在研究这个课题时,各种条件是有可能的,具备的。如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科学品格、兴趣爱好及献身精神等;客观条件是指所研究的课题必须具备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协作条件、环境条件、相关的科学发展程度以及研究经费等。

三、怎样对课题进行论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学校实践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这在哲学发展史上和教学论发展上都是重大的发展和成就。它使马克思主义一般世界观具体深入到一个学科领域,也使教学论获得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由于这一过程还为时不长,也由于教条主义思想束缚,在运用一般哲学认识论于教学论的过程中,犯简单化的毛病,主要是用一般代替了特殊,没有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了教学理论的贫乏和教学实践的偏差。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1.所要研究的问题提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2.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3.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和研究的方向是什么?4.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的分析。5.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6.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四、如何选择研究方法?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首先是要弄清所选的课题要研究些什么内容?研究内容确定了,研究方法也就容易确定了

①建立分层方法和措施,使之与学生学习效果形成最佳结构;

②探索分层递进教学和分层学习指导的模式,使之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最佳结合点;

③探索将学生学习差异资源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可能性;

④检验分层递进教学与学生能力形成的显著性;

⑤分层递进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⑥分层递进教学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显著性检验;

⑦构建分层评价体系,使教学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又如,课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时间、材料结构的研究”,它的研究假设是:“通过对授课时间系统和教学材料系统的整体性设计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怎样确定和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学生、学校、教师等等这样一些群体。这些我们所要研究的每一个群体有时叫做研究总体,例如,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中,其研究总体就是"以中小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的总体"。在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时,我们首先要进行研究样本的选取(抽取),选取一个样本一般它应该满足一定的条件:① 所选取的样本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如果没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所研究出来的结论就没有普遍性的意义,成果也就没有推广价值。②所选取的样本必须满足统计学的条件和要求。也就是所选取的样本容量要达到一定的数目要求。如果一个研究样本它的容量过少,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就很难说明问题,对它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就很难说明它具有一般性的意义,也就是说它可能只是某些特殊事件的结果。③在可能的情况下,研究对象应该尽可能地随机抽取,这样可以增加研究成果的普遍性和科学性。例如,为了说明某一种教学法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你不能只选取优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该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都随机地抽取满足统计学要求的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一个研究样本。

六、如何进行教育科研的结题 教育科研结题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是对研究成果的鉴定。

上一篇:上课用心,下课开心 下一篇: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体味文章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