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心理浅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20 01:59:38

大学生消费心理浅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前瞻性,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者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关注并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发现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成因,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分类描述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73-01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消费对象和消费形式也日趋多样,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消费的潮流和时尚。他们的消费观念直接影响到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思想。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1、消费观念:实用性与时尚性兼顾

大部分大学生出身农民家庭,家庭年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和外出打工,收入本来就不高,供应一个大学生就更不容易,而且多数大学生都是纯粹的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家里供给,所以农民家庭的大学生一般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然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商品的实用性以及商品的价格。其次是商品的时尚性,但也有少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喜欢追新求异,引领时尚,讲究品牌。据调查显示,这类学生基本都有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而且苹果、三星等品牌成为他们的首选,且更新较快。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在消费的时候,首先考虑价格,其次是质量,最后才是流行、时尚,体现了大学生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的生活。

2、消费动机:理智型与冲动型并存

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伙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反而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

3、消费结构日趋多样性

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很多商家都将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最突出的就是电子产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电子产品的消费项目。针对此种情况商家纷纷推出面向大学校园的促销活动。例如中国移动在校园内推广“动感地带”学生专属卡,建设校园网,包流量上网、包月话费,利用假期推出漫游优惠业务,刺激学生消费。其次是服饰、生活用品、化妆品日益充斥大学生的消费内容。金融机构也将业务延伸到大学校园,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为新业务的推动,逐步拓宽市场,如办理学生信用卡,促进消费。

二、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太合理,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有规划消费的意识。他们大多盲目追随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存款,少部分同学有清楚的消费明细记录。

2、消费差距较大

大学生的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才算酷,四五千元真大户!”这个流行于大学校园的顺口溜,是部分大学生金钱观的真实写照。高消费群体与低消费群体之间的差距悬殊较大。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感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导致了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三、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的成因分析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和喜爱,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介体。大学生都是同龄群体,彼此间有较强的吸引力。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标准。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竞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针对性的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生的虚荣心致使常不自觉地与别人攀比,但是我们应当教育学生华美的外衣掩盖不了丑陋的内心,同样破旧的衣服也遮蔽不了高尚的品质。所以我们提倡大学生增强理性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不攀比,不过分追求名牌,学会辨别社会上的新兴事物。

2、家校结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和指导。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理财教育。教育学生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金钱的得之不易,从而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引导合理消费,帮助学生形成勤俭节约、不奢侈、不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3、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如在餐厅外张贴文明就餐,争做光盘先锋的标语、漫画,借粮食日开展节俭教育活动,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专题活动,以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与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M],泰山出版社,2008,(09)

[2]常洁,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01)

[3]向欣,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03)

上一篇:浅谈黑龙江省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