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1035金矿采矿方法选择的探讨

时间:2022-03-20 07:21:47

哈密1035金矿采矿方法选择的探讨

摘要:本文浅析了对浅孔留矿法、削壁充填采矿法选择的一点探讨。

关键词:哈密1036金矿;采矿方法选择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矿山基本情况

1035金矿工作区位于新疆哈密市东南雅满苏镇,距哈密市105千米,行政区划隶属哈密市管辖,工作区中心点坐标:东经94°12′30″,北纬42°00′00″,面积:3.35平方千米。

工作区北有兰新公路通过,南有兰新铁路通过,距尾亚火车站不足20公里,地形平坦,车辆可直达矿区,交通极为方便。

2、矿体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内,岩性以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硅化粉砂岩为主,在凹地中发育的第四系残坡积物和腐殖土、砂砾石等。除第四系之外,其他岩石均较为坚硬,致密,其工程力学性能稳定,有利于工程施工。

本矿区的主要控矿要素之一是断层,但断层的规模一般较小,经后期的含矿石英脉、碳酸盐脉的充填、胶结,形成矿石,矿石结构完整,坚硬,致密,仅地表因风、氧化作用产生少量裂隙,地下部分均很少见裂隙,就矿石本身而言,其工程力学稳定性对矿床开采时的安全性和工程的稳定性较为有利。

矿层的顶板岩石力学样分析结果(平均)为:单向抗压强度24.6Mpa,单向抗拉强度1.25Mpa,直剪切强度4.8Mpa,属软质岩类之次软区类,易底鼓、冒落,开采时要做好支护;岩石力学样分析结果为:单向抗压强度17.2Mpa,单向抗拉强度0.8Mpa,直剪切强度4.3Mpa,属软质岩类之次软区类,易底鼓,遇水变松变弱。

矿层总体稳定性较好,今后不可麻痹大意,做好支护工作。

从施工的钻孔和槽探结果来看,岩石裂隙不发育,稳定性较好,是地下工程施工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在工程施工时,也应对其高度重视,支护等安保工作措施和设施不可缺少。

2.2、工程地质特征

矿区内,岩性以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硅化粉砂岩为主,在凹地中发育的第四系残坡积物和腐殖土、砂砾石等。除第四系之外,其他岩石均较为坚硬,致密,其工程力学性能稳定,有利于工程施工。

本矿区的主要控矿要素之一是断层,但断层的规模一般较小,经后期的含矿石英脉、碳酸盐脉的充填、胶结,形成矿石,矿石结构完整,坚硬,致密,仅地表因风、氧化作用产生少量裂隙,地下部分均很少见裂隙,就矿石本身而言,其工程力学稳定性对矿床开采时的安全性和工程的稳定性较为有利。

矿层的顶板岩石力学样分析结果(平均)为:单向抗压强度24.6Mpa,单向抗拉强度1.25Mpa,直剪切强度4.8Mpa,属软质岩类之次软区类,易底鼓、冒落,开采时要做好支护;岩石力学样分析结果为:单向抗压强度17.2Mpa,单向抗拉强度0.8Mpa,直剪切强度4.3Mpa,属软质岩类之次软区类,易底鼓,遇水变松变弱。

矿层总体稳定性较好,但做好支护工作。

2.3、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哈尔力克山南坡,吐哈盆地东南缘地区,地貌形态为低山丘陵区,属剥蚀低山地貌,地势东高西低,相对高差5~20米左右,标高在1006~1030米。北以尖山子隆起带,南以照壁山为两条地表分水岭,区域上构成一个大型较完整的向西开口的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矿区地处干旱地带,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同时多风少雨,日温差大,植被少,为荒漠地带。降雨量多集中在每年5~8月降雨量38~42毫米,是本区重要的补给源,年蒸发量高达3485.2毫米以上,多集中在每年4~9月,是本区排泄的主要方式之一。

2.4、环境地质

从评价地质环境的几个主要方面:地表植被、水环境、野生动物栖息、构造及岩层的稳定性等来看,在本矿区内进行矿床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大的。

首先,本矿区内,地表植被不很发育,仅在部分凹地有少许一些草本植物。在采矿及矿石运输时,会对这些植被造成损害,但造成的破坏很有限。

第二,本区从地球化学景观的角度来说,处于干旱荒漠区,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矿区距区域上主要水源的距离很远,水力联系很小,因而在本区进行采矿乃至选矿时,产生的工业及民用废弃物不会对区内的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当然,也应充分考虑到偶发的洪水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

第三,矿床开采的爆破当量相对于构造活动产生的能量来说,可说是微乎其微,因此不会对区内的主要构造(包括断层及褶皱)造成影响。从地层的稳定性来说,爆破会在局部对岩层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引发陷落等地质灾害,而陷落也仅限于进行深部硐室开采时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只要做好防范措施,会使这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

3、采矿方法的选择

根据矿体倾角80°-85°、平均厚度0.85-0.87m、围岩总体较稳定等开采技术条件,结合类似矿山开采经验,有极薄矿脉浅孔留矿法采矿法和削壁充填采矿法较适合于本矿的实际情况。两种方法比较如表5-1。

采矿方法比较表表5-3

仅根据以上条件,两种方法都可行,各有优缺点,为进一步指导矿山实际工作,明确到底哪种采矿方法更适合矿山实际,设计对削壁量进行计算。

AKc 0.85×0.9

B=―――― = ―――――― =1.28 m

Kp-Kc 1.5-0.9

式中:B――削壁厚度,m

A――矿脉厚度,m

Kp――岩石松散系数,取1.5;

Kc――采矿区充填系数,取0.9。

经计算,用削壁充填法采下的围岩不够充满采空区。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极薄矿脉留矿法具有采掘比小,工艺简单易掌握等优点;削壁充填采矿法需要削下1.28 m围岩才能充满采矿区,采矿成本高。故设计推荐采用极薄矿脉浅孔留矿法。

上一篇:混凝土整体现浇楼(顶)盖裂缝的成因分析和预防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