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分析

时间:2022-03-20 02:45:56

两种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两种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注射器推注法,观察组给予输液泵持续输注法。结果: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喂养耐受性 营养状况 输液泵持续输注法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36-01

在早产儿中,肠内营养支持是为其提供营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成熟。但由于早产儿的胃肠道发育比较差,因此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时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从而影响早产儿对营养的摄入,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喂养方法。为此,我院对10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0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2例,女20例,日龄在2~35h之间,平均日龄为(19.5±1.5)h;体重在1542.2~2431.3g之间,平均体重为(1956.5±45.5)g;对照组中男35例,女17例,日龄在2~38h之间,平均日龄为(20.0±1.5)h;体重在1536.5~2463.7g之间,平均体重为(1987.3±46.7)g;入选标准:(1)入院时胃肠道功能良好,但吸吮无力者;(2)胎龄0.05),可以用作对比。

1.2 方法

104例早产儿均按照《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及《早产儿管理指南》的指标进行治疗与护理。早期给予微量肠内喂养,为5~20ml?kg-1?d,在出生1d后给予30 kcal/kg的能量摄入,而后逐日增加10 kcal/kg,直到120 kcal?kg-1?d为止。同时根据早产儿的胃肠道耐受情况相应增加奶量,并配合肠外营养支持。其中观察组早产儿给予输液泵持续输注法,时间为24h;对照组早产儿给予注射器推注法,时间为5min,每2h一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入院后的体重增长情况及前白蛋白的变化情况。其中参考《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1]的评价标准:喂养不耐受为每天呕吐次数大于3次;奶量的摄取不增加;胃潴留量高于前一次喂养量的1/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在52例观察组早产儿中,共有3例出现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5.77%;而在52例对照组早产儿中,出现20例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8.4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前白蛋白变化情况

观察组的体重增长、前白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儿从出生到出生后的10天内,给予微量肠内喂养是为其提供营养物质的理想方式,能有效刺激其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成熟[2]。但在实际的肠内喂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使早产儿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不但会延迟其体重的恢复时间,还容易造成其宫外发育缓慢,从而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3]。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可行的营养支持方法,以降低不耐受发生率。

输液泵持续输注能有效避免短时间注入过多的奶液,对预防胃过度扩张、食物随胃肠蠕动进入肠内等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不会影响膈肌运动,并有效减少胃食管的反流及胃内残留量,从而起到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目的[4]。张小宁[5]等认为,在早产儿临床中采用输液泵持续输注喂养,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比较满意,入院10d前白蛋白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入院时,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低,属于一种理想的喂养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早产儿输液泵持续输注喂养,其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注射器推注法的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谭清.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36(21): 453-454.

[2] 张小宁, 周长美, 周莹, 等. 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32(20): 1829-1831.

[3] 朱绪亮, 杨嘉琛, 张俊, 等. 酪酸梭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分析[J]. 现代医学, 2013, 41(7): 445-447.

[4] 赵磊, 时富枝, 唐蕾. 音乐干预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13, 22(3): 428-430.

[5] 张小宁, 王军, 谭迎春, 等. 两种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3, 26(9): 34-36.

上一篇: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仓储配送管理优化 下一篇:CRH2型动车组空气压缩机故障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