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对脑保护的治疗与护理

时间:2022-03-20 01:34:58

亚低温对脑保护的治疗与护理

【摘要】 目的:研究与分析亚低温对脑保护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近2年来,脑部受伤需要进行脑保护患者70例,通过亚低温治疗仪进行治疗,并进行严密的护理。结果:70例患者治疗后预后较好27例,中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9例,植物存活4例,死亡14例,无一例患者由于护理不当而并发其他疾病。结论:亚低温治疗进行脑保护,临床效果较好,安全可靠,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 亚低温; 脑保护; 临床治疗; 护理管理

脑部严重损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低温脑保护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而深低温可导致心律失常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近年来已亚低温进行脑保护治疗,亚低温主要是指轻度33~35 ℃,中度低温29~32 ℃,亚低温对缺血性以及颅脑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作用,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在治疗期间患者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所以患者的自主呼吸已经很多方面都需要严格的护理管理,笔者研究亚低温对脑保护的治疗与护理方法,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近2年需要进行脑保护的患者70例,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18~70岁,平均(55±10.9)岁,入院体温38~40 ℃,重型颅脑损伤30例,脑出血10例,脑缺血10例,复苏后脑病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入院时GCS≤8分。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采用HGT200型亚低温治疗仪实施亚低温治疗,头部用冰帽,冰毯放于身下,水温设定为6~10 ℃,患者体温设定为32~34 ℃,根据效果决定是否采用冬眠合剂,持续降温2~7 d。复温时先去冰帽,逐渐减少冬眠合剂的用量,并期望采用自然复温防止复温过快,每隔几个小时提高1 ℃,复温过程24 h左右,如果出现体温不能恢复则加盖被子,或用电热毯等方法帮助复温,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降颅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 护理方法 护理对于亚低温疗的预后非常重要,需要从患者的基础护理,到各个系统的护理。

1.3.1 环境要求 患者需要在ICU进行治疗,病房需要保持空气新鲜,有充足的光线,但是不要直射患者,保持室内温度恒定22 ℃为宜,湿度以50%~60%最为合适,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

1.3.2 生命体征的监护 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应该进行心电监护,高压、脉搏以及面色等情况,要时刻注意体温变化,并记录肛温,进行比较,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果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肢体发绀,则提示体温过低,如果面色泛红,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则体温过高,检查仪器并进行调节。

1.3.3 神经系统检查 脑部受损的一种标志就是意识的变化,患者属于睡眠状态,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则需要从瞳孔以及其他方面,双侧正常瞳孔为圆形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如果一侧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则提示颅内压有血肿,而一侧或是双侧瞳孔进行性放大提示脑受压或脑疝形成,如果患者四肢由屈曲转为伸直内翻或无反应,则病情加重[1]。

1.3.4 呼吸系统 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是消失,气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则容易造成气道阻塞以及肺部感染,需要行气管切开术,人工建立呼吸功能,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清理口腔,防止口腔内细菌使呼吸道感染,进行雾化吸入以及气管滴药等湿化气道。及时吸痰,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口唇是否发绀,勤更换气管垫,更换内气管等,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1.3.5 消化系统 患者需要加强营养,采用肠外给药,增加患者抵抗力,食物温度不能过高,以免影响亚低温的疗效,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颅脑损伤患者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所以要注意观察胃液性质,如出现浅褐色则提示有少量出血,如颜色深为大量出血,需要及时控制出血,消化道出血易反复,所以要密切观察。

1.3.6 免疫系统 低温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接受低温治疗的患者存在着潜在感染的危险。此外,已知人体许多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反应功能是具有温度依赖或温度敏感性的。所以,应加强对临床亚低温治疗及患者的感染监测,加强护理,预防感染,以求获得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最佳期治疗效果和最小副作用。

1.3.7 加强复温护理 复温时注意观察呼吸、体温及电解质的变化,防止出现反跳性的高热及高血钾。复温速度不宜过快。

1.3.8 加强基础护理 对患者需要做好全身皮肤的清洁工作,要为患者清洁会,防止尿路感染,更换尿袋,注意引流管的通畅,要为患者定时翻身,防止发生褥疮。由于低温治疗时角膜反射减弱而分泌物减少,所以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眼部,保持被褥干爽清洁,做好护理防止患者冻伤。

2 结果

患者治疗后良好27例,中度16例,重度9例,植物4例,死亡14例,死亡率为20%。

3 讨论

低温治疗在过内临床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脑损伤的死亡率,减少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还可以改善心肌缺血以及呼吸功能等作用。在过采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脑缺氧等已经得到了非常显著地疗效,亚低温治疗对脑血流有调节作用,能够改变脑氧的代谢率,降低脑细胞代谢能力,抑制脑损伤后白三烯的生成,保护血脑屏障[2-4]。减少神经元的死亡与坏死,加强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减少死亡面积,就、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亚低温治疗安全可靠,不仅只适用于颅脑损伤,还是用于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术前、术后的治疗,复苏后脑保护,以及硬膜下血肿等多种疾病,而禁忌证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心脏病患者,以及休克颅内血肿等[5-6]。

而对于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护理则是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情况的好坏,做好护理管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恢复脑功能,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各个系统的护理,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早的进行治疗。在呼吸系统护理中要及时吸痰,防止阻塞气道窒息而死亡,气管切开术患者在护理时需要注意周围皮肤是否感染等,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颅脑损伤患者极易出现消化道出血,所以要监测胃液情况,控制好出血;以及基础护理要加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素质,定时为患者翻身,清洁皮肤等防止患者冻伤或是有褥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遵守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原则。

亚低温治疗对脑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临床效果较好,并且安全,做好护理管理,可达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叶诚.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6):937.

[2] 冯瑞果.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4):990-991.

[3] 杨鹏,李云,朱军,等.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7):669-672.

[4] 顾国嵘,樊帆,施东伟,等.亚低温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及血清 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1):46-47.

[5] 李灼,王晓榕,喻文亮,等.婴儿捂热综合征中亚低温疗法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9):3585-3587.

[6] 张洪,周敏,章军建,等.头部亚低温干预对大鼠缺血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1):12-15.

(收稿日期:2012-10-12)

上一篇:老板,你也在这儿? 下一篇: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7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