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对比分析

时间:2022-03-20 12:07:34

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提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住院前家属自动送来未采取急救措施,试验组住院前120出车医务人员采取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试验组救治成功率94.44%,对照组救治成功率75.00%,试验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院前急救; 严重多发伤; 生存时间

中图分类号 R6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2-0136-02

doi:10.14033/ki.cfmr.2015.22.078

多发伤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部位受伤,且至少一处伤对患者生命造成危害[1]。该病涉及部位及器官较多,病情复杂,对抢救治疗、并发症预防治疗及预后的要求较高[2]。为了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未开展院前抢救措施,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5~66岁,平均(42.7±12.4)岁;受伤至住院时间16 min~2.9 h,平均(1.2±0.3)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22例,坠落伤6例,刀砍伤2例,机器碾压伤3例,其他3例。试验组进行院前抢救措施,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2~63岁,平均(40.3±14.1)岁;受伤至住院时间22 min~2.5 h,平均(1.5±0.2)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20例,坠落伤6例,刀砍伤2例,机器碾压伤6例,其他原因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吸氧,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输血、输液。留置导尿管,并每小时对尿量及心电进行监护,在床旁准备气管切开包。对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包扎、止血。对有骨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固定制动。对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术前准备,立刻送进手术室。

1.2.2 试验组 医护人员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患者受伤现场开展急救。首先对患者的意识进行判断:如果患者对轻拍、呼唤等没有反应,则可判定无意识。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以进行复苏操作并对复苏效果进行评估,将患者放于坚硬平面之上。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但是有呼吸及循环,为了避免患者舌头后坠或呕吐物及粘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应对患者采取侧卧位,使得液体更容易从口中进行引流。患者要保持稳定,并且利于其他的转换。保持气道通畅,并利于观察。超过30 min后将患者翻转到另一侧。不要对患者随意移动,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对头部外伤患者,应采取水平卧位,稍微抬高头部,如果患者面色发红,则需换为头高脚低,如果患者面色青紫,则应换位头低脚高的。检查患者的呼吸状况,在对患者进行救护时应打开患者的气道,通过耳听、眼视及皮肤感觉等在5 s内对患者是否有呼吸进行判断。对于没有呼吸的患者应在最短时间内打开解开患者的领带、领口及围巾等,并戴上手套对患者口鼻内的呕吐物、痰、土块、污泥等进行快速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判断脉搏、心跳:触摸患者的颈动脉以判断患者是否有脉搏跳动。如果患者没有脉搏跳动,或者情况紧急无法判断心跳,也无法判断是否有脉搏,则应在现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等及时进行救护。救护人员应该对患者是否出现严重的出血伤口,若有出血,则应立刻进行止血等救护措施,以免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吸氧,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及心电进行监护,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的例数、死亡例数、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等,并做好记录,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救治情况比较

试验组就在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死亡患者生存时间比较

对照组死亡9例,试验组死亡2例,试验组死亡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3.04±2.31)h,对照组死亡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11±1.33)h,试验组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因为多发伤会对患者的机体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此时患者的机体处在全面应激的状态,免疫力及抵抗力比较低,多个部位受伤相互影响容易使得伤情快速恶化,使得患者出现严重生理病理紊乱,从而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造成危害[3]。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4]。

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及时有效的开展院前急救,以免再次损伤,遵守统一规范的标准并采用先进的抢救技术,对于患者生命的救治,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诊治创造机会及条件,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救治的成功率[5]。开展院前急救的步骤主要为:止血包扎、心肺复苏、固定肢体及躯干之后再搬运到救护车。在开展急救的过程中应注意多发骨折及多发伤,切忌快速转送,忽略骨折端的固定及制动等。骨折端的制动及固定能够减少患者的创伤疼痛,以免骨折端不稳导致的神经及血管的继发性损伤,这样能够降低脂肪栓塞症及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开展院前抢救时应注意时间不应长过15 min。

本研究将采用院前急救与非院前急救措施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院前急救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有学者通过对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在院前救治体系欠缺的情况下,应设立以急诊科为关键的救治体系,强化院前和院内急救的实时交流,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应及时有效开展有效救治,为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7]。莫凤珍[8]曾指出迅速、及时、有效、准确的开展院前急救与护理能够显著提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总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开展院前急救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的死亡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波,于敏.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对比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6):1353-1354.

[2] Knusdsen B S,Allen A N, Mclerran D F,et al.Evaluation of branched-chain DNA assay for measurement of RNA in formalin-fixed tissues[J].J Mol Diagn,2008,10(2):169-176.

[3]杨又林,周乃胜,高百春,等.163例严重多发伤救治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6):572.

[4]钟燕玲.8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66-3467.

[5]郝文女,王洪立,孙德珍.严重多发伤的急救及并发症预见性处理体会[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51):79-81.

[6]陈文飙,殷建伟,刘鸿翔,等.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急诊救治的结果[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19-21.

[7]杨帆,白祥军,唐朝晖,等.一体化救治模式和损害控制理论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10):843-846.

[8]莫凤珍.严重多发伤规范化院前急救护流程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8):1325-1326.

(收稿日期:2015-04-18) (编辑:程旭然)

上一篇:论中德合作办学中教师的能力匹配和提升 下一篇: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