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3-19 11:35:36

我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点滴体会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质疑问难习惯、合作交流习惯、认真完成作业习惯。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习惯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学法,不仅是顺利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的成就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所以,有效的课前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时代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先教后学,先讲后练,转变为先学后教,“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实际操作中,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设计可灵话多样,可以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所准备等等。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去观察自己家里的钟表有什么,找到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指针转动的方向等问题。第二天一上课,我把有关预习的问题一提,整个课堂气氛就沸腾起来,这时,学生把通过自己观察、归纳等方法获得的知识纷纷表达出来,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借鉴和补充。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教育家对质疑问难也很重视,他们提出:“学则需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李政道博士还说:“如果一个人不能提出问题,他就一辈子做不了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作,那终其生,只能是模仿和抄袭。”因此,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提问,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统计”这节内容时,我问:“在统计时我们可以采用什么统计方法来记录结果呢?小组通过讨论后,有的同学说:“可以用“正”字法;有的同学说:“可以用打”/”的方法;”还有同学说:“可以用画“O”的方法。”我以为他们根据书上提供的这几种方法都说完了,没有别的方法了。可是,没有想到几秒钟后,一位学生立即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我可以用画“口”的方法吗?”听了这个问题,我感到又惊又喜,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同学们也鼓起掌来对这位同学表示赞扬。这位同学顿时显现出一种很自信,很高兴的神情来,在此情境下,其他同学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如:画“八”的方法、画“”的方法等等。可见,教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

三、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

合作交流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修正意见,是学习者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最好机会。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活跃学习气氛。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中,设计安排了几次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如:涂一涂,共分四组,要求补充中间的图形,需要对每一组规律有完整的认识,全面的考虑,于是我采用由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像这样的合作学习形式,我每一次都会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让学生与组内的同学交流合作,这样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社会性的绝好机会。

四、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写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机会,为此,要想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首先作业要求要具体明确,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学生能按以上要求完成的可以给予小小的奖励。如完成好的学生给他贴上一颗小红星、小红花等。其次,要在班上树立作业榜样,在做作业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并在班上设立“看我的作业真棒!”专栏,使每一位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对完成不好作业的学生,应多指导、多鼓励、认真帮他们纠错,及时反馈,还要在课堂上多注意他们的作业并适时表扬他们的进步,让这样的学生也有体会成功喜悦的心理。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也是新世纪学生必备的素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取得预想不到的结果,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

2.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3.张德勤:《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东星小学)

上一篇:爸爸陪你一起“过日子”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