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衣剂组合对花生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

时间:2022-03-19 07:36:48

不同种衣剂组合对花生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

摘 要:通过几种种衣剂及其组合对花蛴螬及根腐、茎腐病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花生出苗均无不良影响,对花生中后期蛴螬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和保果作用,且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MH2荚果667m2产量最高,达279.35kg,较空白对照增74.08kg,增幅为36.09%,MH5次之,667m2产量274.28kg,较空白对照增69.01kg增幅为33.62%。

关键词:种衣剂;花生;蛴螬;根腐病;茎腐病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61-03

苗势(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禾姆(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是高效、低毒新型种子包衣剂,组合使用对花生蛴螬和花生根腐病、茎腐病防治效果较好。针对其特点,开展了两种包衣剂复配使用田间试验研究,取得了理想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苗势、禾姆悬浮种衣剂均由世科姆公司提供;其它常规种衣剂及肥料均由当地市场购买;试验用花生品种为泰花8号(泰兴市农科所选育)。

1.2 试验设计 共设6个处理,用量分别为:MH1:苗势15mL+禾姆15mL+水100g拌花生种仁4kg。MH2:苗势15mL+禾姆30mL+水100g拌花生种仁4kg。MH3:阿立卡15mL+福美双(50%粉剂)15g+水100g拌花生种仁4kg。MH4:高巧(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5mL+卫福(400g/L萎锈・福美双)17mL+水100g拌花生种仁4kg。MH5:优拌(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mL+亮盾(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mL+水100g拌花生种仁4kg。MH6:空白区,不使用任何农药。

1.3 试验地点 试验地在泰兴市农科所内,前茬大豆后冬闲,地势平坦,排灌良好,肥力中等均匀,土壤有机质含量0.76%,pH值8.0。

1.4 试验概况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垅作栽培,每小区4垅,垅长3.8m,宽0.75m,小区面积11.4m2,四周设保护行。4月25日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150kg后耕翻,4月28日每667m2施45%(15-15-15)高浓度复合肥35kg后人工起垅、挖墒、放样、划区并平整。采用竖畦横垅,5月4日按方案要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后晾干,5月6日播种,每垅播2行,穴距0.2m,每穴2粒、3粒相间播种。播后每667m2用96%异丙甲草胺100mL兑水50kg喷雾化除。各处理均于5月18日出苗,5月19日齐苗,5月20日、5月27日分别调查苗情,5月28日定苗,6月7日开花,6月12日、7月18日、8月27日先后3次人工拔除田间杂草,7月25日每667m2用20%超生宝可湿性粉剂60g兑水50kg喷施化控,8月8日每667m2用福戈8克兑水50kg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各处理均于9月12日成熟,9月13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率 5月20苗情调查结果:NH1、MH2田间出苗率均为94.0%,与除MH6以外的其它处理相当。5月27日苗情显示:MH1、MH2田间出苗率均为95.0%,均不低于主对照在内的其它处理。主对照MH6出苗率最低为92.3%。可见,采用苗势、禾姆种衣剂组合拌种对花生出苗安全(表1)。

2.2 病害 2~3对真叶期,田间未发现病虫危害,中后期分别于7月1日、8月4日、8月25日对田间叶斑病进行调查,7月1日花针期调查显示:MH1、MH2田间叶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3.42和2.51,防治效果分别为24.36%和44.49%,高于MH3和MH4,其中MH2高于MH5(表2)。

8月4日结荚期调查显示:MH1、MH2田间叶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4.52和3.16,防治效果分别为38.77%和57.13%。仍高于MH3和MH4,其中MH2略高于MH5(表3)。

8月25饱果成熟期调查显示:MH1、MH2田间叶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9.40和6.26,防治效果分别为39.30%和59.53%。高于MH3和MH4,其中MH2高于大面积效果好的MH5(表4)。

.3 虫害 花生生育中期,受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蛴螬发生普遍迟于往年,7月中旬开始田间调查,一直未发现蛴螬发生,至8月1日调查,田间各处理零星发现1、2龄幼虫,且可能受干旱天气影响,所有调查点极少发现虫卵。8月1日各处理连续挖查2穴4株,MH1、MH2、MH3、MH4各处理幼虫数均为1头,MH5、MH6均为2头。8月6日第二次调查,MH1、MH2、MH3、MH4 、MH5、MH6各处理幼虫数分别为1、2、2、1、2和5头,仍以MH6幼虫数最多。8月12日调查,MH1、MH2、MH3、MH4 、MH5、MH6各处理幼虫数分别为2、3、2、1、2和6头,还以MH6幼虫数较多。8月30日调查,MH1、MH2、MH3、MH4、MH5、MH6各处理幼虫数分别为3、3、2、2、7和11头,以MH5、MH6幼虫数较多其它各处理相当。

8月30日虫害调查显示:样点2穴4株中,MH1、MH2、MH3、MH4、MH5、MH6各处理虫果率分别为6.00%、4.08%、6.25%、6.38%、6.67%和39.58%,洞果率分别为4.00%、4.08%、4.17%、2.13%、4.44%、25.00%,虫、洞果率以MH6(空白对照)最高达39.58%,其它各处理相当。

可见,种衣剂处理后,幼虫数无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而虫果率、洞果率各种衣剂处理间差别较小,大大低于空白对照区(表5)。

2.4 荚果产量 收获晒干后产量结果统计显示,各处理平均667m2产理205.27~279.35kg之间,其中MH2667m2产量最高为279.35kg,较空白对照增74.08kg,增幅为36.09%;MH5其次,667m2产量为274.28kg,较空白对照增69.01kg,增幅为33.62%,其它依次为MH3、MH1和MH4,667m2荚果产量为263.56kg、257.71kg和246.02kg,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28.40%、25.55%和19.85%(表6)。

4.15\&4.12\&4.35\&12.62\&4.21\&246.02\&40.75\&19.85\&MH5\&4.60\&4.92\&4.55\&14.07\&4.69\&274.28\&69.01\&33.62\&MH6\&3.43\&3.45\&3.65\&10.53\&3.51\&205.27\&\&\&]

2.5 方差分析 区组间F值为1.31,小于F0.05,处理间F值为19.63,大于F0.01,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显著(表7、表8)。

2.6 经济性状 荚果经济性状考查结果显示,500g果数以MH2较少,为234个,MH5、MH1、MH4次之,为244~248个,MH3、MH6相当,分别为260、266个;饱果重则以MH3、MH2较高,分别为492.4和490.0g,MH5、MH4其次;出仁率以MH4、MH5较高,为78.1%、78.0%,MH1、MH5较低,为74.1%、73.9%;荚果饱满度以MH5、MH4较高,为75.5%、75.4%,MH6较低,为69.7%(表9)。

3 结论与讨论

(1)各种衣剂及其组合对花生出苗均无不良影响。

(2)参试各种衣剂处理后对花生中后期蛴螬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和保果作用,其中以MH4处理防虫保果效果更好,其它各处理相当。

(3)对花生后期叶斑病控制,以MH2效果更好,MH5次之,成熟期防治效果分别达59.53%和48.19%。

(4)各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增产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以MH2荚果667m2产量最高达279.35kg,较空白对照增74.08kg,增幅为36.09%,MH5其次,667m2产量274.28kg,较空白对照增69.01kg增幅为33.62%。

(5)本试验受干旱天气影响,试验结果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可能发生偏差,建议在对MH2进行大面积示范的同时,进一步近探讨其理想用量,以获取最佳使用效果。

(责编:张长青)

上一篇:2种鞘翅目仓储害虫触角的显微结构研究 下一篇: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药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