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与“修学”

时间:2022-03-19 03:49:09

编者按:为了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水平,改进领导方法,掌握领导艺术,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我们特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挖掘领导智慧,从现代领导学中选取决策管理理论,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历史上开明有为的皇帝,如唐太宗、清康熙帝等都是勤学和善于学习之人。而有识之士则写出了许多劝学名篇。荀子著名的《劝学》篇就说:“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在隋朝教育家颜之推看来,不学无术的官吏只能自取其辱。《颜氏家训》中说,有些人由于家世的庇荫,得到了一官半职,便自我满足,完全忘记了进修学业;碰上有吉凶的大事,检讨起得失来,张口结舌,如坠云雾一样,一无所知;在公私宴会中,人家谈论古今、写诗作赋,他只能低头葙舌,一句话也搭不上茬,连连打着呵欠而已。有学识的人在旁边观看,都替他们感到害羞,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这些人为什么要吝惜那几年勤学的工夫,而去蒙受一辈子的羞辱呢?

修学的精神

孔夫子论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要有学习的愿望,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人就会乐在其中。

第一,要志于学。

学习是一件长期艰苦的事情,因此,古人特别强调要以“志”保证持久深入的学习。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明治学乃至治身的起点是立志。

古人从多方面论述立志的重要性。墨子将立志与增智联系起来。墨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那么他的智慧也不会通达无碍。”将立志看成是一个人能否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先决条件。王阳明、苏轼等人将立志与事业成败联系起来。王阳明说:不树立坚定明确的志向,天下就没有能干成的事。苏轼说:古时候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是有超出世人的才能,还必须有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志向。嵇康总结说:“人无志,非人也”。认为一个人要是没有志向,就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将树立远大的志向看成是作为人的起码的条件。

第二,要有苦学的精神。

古人身处逆境而能砥砺意志,终于取得成功的事迹比比皆是。战国苏秦向秦王上书十次也没有达到目的,回家后受到全家人的冷落,于是发愤读书,学成之后游说赵侯,献了连横之策,成就了辉煌人生;西汉匡衡家里贫穷,买不起灯烛,于是凿壁偷光,借邻居之灯光读书而成了大学问家;汉代朱买臣靠砍伐柴草卖钱维持三餐,妻子因嫌其贫穷而离异,而他依旧手不释卷,日后仕途显赫;宋代范仲淹年轻时每天以喝粥度日,仍然埋头书卷,学成文韬武略,日后成为国家栋梁,青史留名……这些动人的事迹,史不绝书,代不乏人。

第三,要专心。

荀子的那段著名的劝学之言永远值得我们记取:“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没有专心致志做学问的人,没有埋头伏案之精神的人,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修学的内容

第一,修学之要在博学。

早在《中庸》中,孔子就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思想,把博学作为为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它的意思就是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相关的知识。

历代开明帝王强调博学。清代的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这样说:“夫多识前言往行要在读书。天人之蕴奥在《易》,帝王之政事在《书》,性情之理在《诗》,节文之详在《礼》,圣人之褒贬在《春秋》,至于传记子史皆所以羽翼。圣经记载往绩,展卷诵读,则日闻所未闻,智识精明,涵养深厚,故谓之畜德。”

第二,学习经典与基础知识。

在中国的知识分类中,古代经典著作被称为经,是经、史、子、集四部之首。修学首先是学习经典。荀子曾议论道:“《尚书》是古代记载政事的书籍;《诗经》是中和醇正的诗歌的集大成;《礼》是制定一切法律政令的原则和准绳,因此说学习一定要学到礼才算是到达终点。这才达到了最高道德的境界。《礼》中规范了各种注重礼节仪式的原则,《乐》是中和醇正的声音,能够使人和谐悦耳,《诗经》、《尚书》的内容广博,《春秋》寓褒贬于叙事之中,有微言大义,这些典籍经书已经囊括了人世间的所有文化精华了。”经是需要从小诵读终生研习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勤习经典而增长治国才干的事例。

除了读经,对于要有所成就的领导者来说,阅读、写作等知识基础也是重要的。清曾国藩曾对其儿子谆谆教诲道:

“我十余岁至二十岁虚度光阴,到现在把看、读、写、作四方面逐日无间断地进行,还可以有所成就。你说话太快,举止太轻浮,最近能不能努力在‘迟’、‘重’二字上下工大,以改正你的毛病?”

第三,博而不杂,学贵精专。

强调广博学习,多读书,不是什么书都要涉猎、都要花工夫去研习。南宋大学者朱熹就曾解释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朱熹在这里提出了首先要对“大”而“急”的方面着手学习,不可以杂乱而没有体系。明代思想家王廷相也认为:博学,是于古今、常变、因革、治乱、幽明、上下之道无不究极也?非不论是非邪正,兼收而博取之。故古人之学渭之该博,后人之学不过博杂而已。康熙在论述“多识前言往行”的问题后,也指出:“学者各随分量所及,审其先后而致功焉。其荒秽不经之书、浅陋之文,非徒无益反有损,勿令入目,以误聪明可也。”这与他主张多读经书的思想是一致的。

修学的方法

古人关于修学的论述有很多,归纳起来,下述的学习的逻辑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学、问、思、辨、行的统一。

《礼记・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学习模式。其五个环节是: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尽细致地探究事物的原理、审慎地思考所学的东西、努力辨清其是非真相、坚决地实践所学的真理。这里,学、问、思、辨、行五者是一个序列过程。都要做到、做透。

第二,循序渐进,不断积累。

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的确道出了学习成功的真谛。

第三,要虚心、近贤。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非常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他的这段话,不仅对于增长知识有益,对于处事待人、修身养性也都是有益的。荀子也认为,向他人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贤师更方便的了。仿效贤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那么就可以养成尊贵的人格,得到周详的知识,通达事理了。因此说,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贤师更方便的了。

学习不仅仅是信息的输入,更是心灵的活动。宋代黎靖德指出,看前人的文章,未理解到文中的含意,就轻易地做出结论,这是非常有害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既得不到正确的道理,又枉费了精力。不如虚心地静静地看,那么就会收到修养、研究一举两得的功效。(本文摘自李雪峰:《中国管理学――融通古今的管理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删节。 责任编辑/李 坤)

上一篇:打车软件风险几何 下一篇:一个人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