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田间管理要点

时间:2022-03-19 09:09:44

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田间管理要点

淮安区仇桥镇近年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2012年夏季秸秆还田面积达30000亩,秋季秸秆还田面积达10000亩,通过对秸秆的合理处理,提高土壤地力、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了秸秆焚烧或将秸秆随意丢弃在河沟中带来的严重污染空气、水源等生态环境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

从近几年实践看,在还田条件下,为充分发挥秸秆还田的作用,还田后大田管理应与未还田的地块有所区别,如果不加以区别地进行管理,就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具体讲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水的控制管理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但并不是每一个生长阶段田面上都要保持水层。有时需要田面有浅水,有时又不需要水层,这个时机一定要把握适当,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就会影响水稻的生长,进而影响产量。

1、插秧后2-3天内的水分管理。这时间如果是抛秧田则不需灌水,只要保持田间湿润就可以了。插秧田块要勤灌勤排,保持湿润,如果太阳烈、温度高,那么就要上水护苗,灌入相当于苗高1/3-1/2的水层,这样以利于扶护秧苗,减少叶面蒸腾,防止秧苗枯萎,确保返青成活。如果一阶段水层太薄,秧苗经不住风吹日搁,很容易造成失水干枯,造成缓苗期延长,使早秧变成了晚秧,壮秧变成了弱秧,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2、返青后的水分管理。水稻移栽返青后要尽早排水露田,。由于水稻田秸秆长期浸泡在水下,随着秸秆的矿化,在释放养分的同时,还会产生有机酸、甲烷、硫化氢等物质,这些物质如果积累太多就会对植物的根系产生毒害作用,会影响水稻分蘖期根系发育,进而影响分蘖的发生。这时应及时排水露田,浅水勤灌,要做到后水不见前水,干干湿湿,以通气增氧、排除毒素、促进根系生长、促进分蘖。

3、生长中期的水分管理。这一阶段由于大量表草还田,土壤不实,易造成秧苗根倒,为此要分次脱水搁田,使土壤尽快变得沉实,以利秧苗扎根生长。

搁田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改良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加强微生物活动。二是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以利防治和减轻水稻螟虫、稻瘟病行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三是可以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四是促进禾秆坚硬,增强抗逆能力,防止水稻后期倒伏。

搁苗的时机应把握正确,抛秧田块要在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65%并采用多次轻搁的方法,插秧田块要在田间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70%-80%之间进行脱水搁田。搁田还应根据苗情、肥力、土质、地势等实际因素,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为达到“新根跑田面,老根往下扎、叶片挺且直”的要求,对发棵早、叶色浓、长势旺、泥脚深、底肥足的要尽早地搁、重重地搁、长时间地搁。对那些发棵迟、叶色淡、长势弱、泥脚浅、底肥不足的则宜迟搁、轻搁、短时间地搁。实践证明,把握好搁田的时机和火候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7%-10%。

4、生长后期水的管理。这一时期由于还田的地块孔隙度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也相对较大,这就要求在后期的水分管理要做到间隙灌溉,既保水又透气。

二、肥的控制管理

1、旋耕作业时施加基肥:旋耕作业时每亩施加普通复合肥45-50公斤。复合肥是高效多元化肥,具有配比科学、养分含量高而且全面、施用方便、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为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每亩大田增施微生物调理剂肥200ml。

2、幼苗二、三叶期时早施苗肥:根据这几年我镇推广秸秆还田的实践看,在水稻生长前期,未实施秸秆还田的田块发生分蘖显著快于秸秆还田地块。重要原因就在于秸秆前期腐烂时需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速效氮,发生与秸秆分解与秧苗争夺氮肥,进而抑制分蘖的情况。这一阶段如果不尽早增施氮肥就会出现秧苗生长缓慢的现象。因此在幼苗二、三叶期要早施苗肥,一般每亩还田200公斤秸秆的田块,要增施肥碳酸氢铵25-30公斤或人粪尿10挑(约400公斤)。每亩还要施过磷酸钙20-30公斤。

3、拔节、孕穗肥:在小麦主茎叶龄7-8张时,根据田间长势长相,每亩追施普通复合肥15-20公斤或尿素5-8公斤。

三、病虫害的控制管理

秸秆全量还田旋耕稻作,有利于清除田面杂草,也有助于防止杂草稻的发生,但在水稻种植后仍然需要预防杂草产生危害,特别是机直播的田块,对于杂草的防除要做到“一封、二杀、三挑”。另外要注意掌握病虫害的动态情况,及时防治。下面是我镇常发生的几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穗稻瘟的防治: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期是破口期,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30克,还可用40%富士一号乳油亩用150毫升。

2、叶稻瘟的防治:当田间出现病斑时,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3、纹枯病的防治:防治最佳时期为孕穗期。药剂选用:(1)亩用井冈霉素2包,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2)30%洁苗乳油2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3)75%稻曲纹枯灵可湿性粉剂亩用4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4、稻螟虫的防治:稻螟虫为害水稻后造成枯心或白穗,防治药剂选用:(1)98%巴丹原粉亩用30克拌细土25公斤撒施;(2)50%螟怕可湿性粉剂亩用8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3)25%喹硫磷乳油15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5、稻飞虱的防治:稻飞虱主要栖息在稻丛基部,吸取植株汁液,使水稻植株变黄,影响产量,防治药剂选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亩用30克:(2)20%蚜螨灵乳油亩用10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3)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上一篇: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依安县马铃薯110厘米垄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