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孔子教育的启示意义

时间:2022-03-18 07:07:47

体悟孔子教育的启示意义

作为一位政治家,孔子显然是失败的。他的“为政以德”、“治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在日渐衰微的社会里,在纷争日益的各诸侯间,道德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没落,无法挽救一个清明的社会,致使他“累累若丧家之狗”,疲惫地奔走于各诸侯国间而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抱负。但是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无疑是成功的,门人三千,贤能者七十二人,他们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却无怨无悔。是怎样的一种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弟子的呢?子贡说:在我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日月。颜回说:老师的学问高深难测,无所不在,是我望尘莫及的,我将终日如影随形地追随他。足以证明孔子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磨灭的。

历经两千年历史风霜的洗礼,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下的教育者而言,他的“有教无类”的无差别教育,他的“循循善诱人”的启发式教育方法。他的“思学并举”的教学原则,他的“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等等,毋庸质疑,孔子的教育思想正如满天星辰熠熠发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永放光彩,是教育界一道永不失色且历久弥新的亮丽风景线。值得我们后辈之学,细嚼慢咽,慢慢品读。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蕴涵了教育公平的先进教育思想,能在奴隶社会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实在是一种飞跃。联系我们当前的教育,真正达到有教无类了吗?城乡差别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在城市里各个级别的重点校更是把教育人为地分成了若干等第,教育的不公平性比比皆是。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分层次教学,美其名曰因材施教,其实是分类施教的典型代表。用形似正确的公众理论掩盖自己错误的行径成了当今社会的拿手好戏,相比奴隶社会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处于社会主义的当代教育还如此体现“有教无类”,都不是一桩怪事!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之下,看似体现了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但个个学校在“应试取人”的高考大环境之下,为了确保学校的声誉和直观的效益,而不得不做出的相应的调整,致使部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被无形的消解。这难道还不能引起教育界的深刻反思吗?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培养高分低能、危害人类和社会的人,而是培养德才兼备、各方面素质都能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能自立于社会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可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无形的抛弃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这岂不是与我们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吗?我们是否给予学生以平等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都能进步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好好的体会“有教无类”的无差别教育,使每位学生都享有被教育的权利。

孔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很注重抓住教育的契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能力。否则,正如孔子在《论语・为正》中指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会使学生进入一种学习的困境中,危险呀!

这不正是我们新课标中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吗。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就以其独特的教育原则培养了一群德才兼备的弟子。反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育方式上还是注重填鸭式的灌输而忽视启发引导,把学生摆在了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主导没有主体。以时间大战、题海战术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技术熟练代替融会贯通的领悟。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吧!只有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快乐地进行学习。这样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正是孔子在“知人”的前提下,对弟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了一批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只有认识到个体间的差异和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才可能施以正确的、有效的教育。认得差异属性,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但在班级授课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而且教师并不是固定地去教一个班级。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实在是太困难了。但是我们不能抛弃了这个教育原则,否则,学校将变成工厂了,出来的“成品”都是一样的了。

孔子在其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智慧之光,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在从事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自我做起,克己崇德,不断学习,及时充电。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紧紧围绕着当代教育的目的,做到思学并举,传习结合,让学生能更好的全面发展。因而当代教育的任务就应既汲取孔子传统的教育思想,又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在传统的继承中谋求发展,最终形成源于传统而又胜于传统的当代的教育新理念。从而把我们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搞得更好、更完美。

参考文献:

[1]马立霞.读书笔记的作用及其写作,2007,18.

[2]钱丽春.记读书笔记的五种方法[J].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06(1).

上一篇:无限情愁物象间 下一篇:浅谈文言文的情趣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