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荆州滨江公园采用砖砌纵向雨水收集利用体系

时间:2022-03-18 02:24:37

试论荆州滨江公园采用砖砌纵向雨水收集利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荆州市滨江公园是为全面提升荆州城市功能,推进“创新荆州”、“和谐荆州”建设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位于荆州长江大桥北桥头,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78.8公顷。公园占地面积的增加,受微地貌环境制约,造成雨水不能有效利用地形排放。如采用常规排水系统定会造成降雨后积水、滞水。且雨水泾流面积增大,仅采用增加雨水口数量,增大雨水支、干管管径解决排水问题弊病颇多。就一般排水体系而言,降水时,通过雨水口收水―排入支、干管―进入河道―汇入江河,只起到排排除雨水功能,不能对雨水有效加以利用。如何将大自然赋予的雨水尽可能多的留住利用,抓住机遇多储存一些水资源,用于公园绿地及树木灌溉,显得尤为重要。

1、目前公园道路积水的原因及现况

在近几年的汛期中,公园道路的积滞水常造成部分道路无法行走,人们用砖头、石片垫在积水路段通行,公园的使用功能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一,公园多采用微地貌,部分道路位于微地貌的盆地内,雨水出路不畅或根本没有出路;其二,道路外侧雨水口周边多为绿地,因雨水冲刷泥土进入雨水口及支管,造成堵塞;其三,普遍采用雨水口“点排水”的收水方式,降水造成的地面泾流经常夹带漂浮物,如:塑料袋、树叶、食品垃圾等,将雨水口篦子糊死,造成严重的积滞水。公园管理部门不得不在降水后派出大量人员,对雨水口篦子进行清理,疏通雨水支管。

通过对雨水口排水研究发现,作为成熟技术推广的采用雨水口收水方式,在城市道路及大型广场应用较多。雨水口的收水形态及雨水口篦子及几何尺寸的确定大多未经过任何分析和科学论证,致使在排水体系的收水口上导致了一个盲区。至今还影响着整个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常用的雨水篦子几何尺寸有380*680mm或380*400mm,无论是单篦、双篦或多篦在收水过程中都有2/3篦闲置浪费,起不到收水的作用。即使是积水深度达到10cm,有效的收水面积也就是用上2/3篦。再者,排水设计包括雨水口,雨水口作为道路的附属设施在道路设计图中体现,一般只在图纸说明中提及在道路的最低点处设置。雨水口设计的这种似有似无的现况导致了多年来雨水口不能正式纳入排水设计体系。因设计的缺陷及施工的不精准,往往是造成积水的主要原因。

2、滨江公园雨水收集利用体系

滨江公园设计采用砖砌纵向排水沟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它以造价适中、清理方便、收水完全、与环境协调一致等优点在公园建设中被采用。排水沟沿道路纵向一侧通长布置,墙体采用机砖砌筑、防水砂浆抹面,顶部安装带孔砼盖板,盖板上面敷设鹅卵石,即达到与景观的和谐一致,又有效阻挡杂草、树叶进入排水沟。雨水通过排水沟汇集到人工湖存贮起来,当人工湖储满后通过泄洪槽排入河道,人工湖储水通过预设的喷灌体系可以灌溉整个园区的绿地。

对于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把雨水收集利用,是把一潭死水变活,是变废为保、利国利民的大事。在保证人工湖不超最大容量的前提下,形成一个收集、存储、利用的循环体系,从整个公园的运营维护角度看,每年可节约水资源上万吨,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炎热的夏季,阳光下的混凝土路面温度可达50~60℃左右,降雨时,径流过程中吸收大量热能,利用雨水口排水时,部分过低路段的雨水会直接进入草地,非常不利于绿化草木的成活,增加补植维护成本。而将雨水沿路纵向排水沟收集,通过管道汇集到人工湖,待早、晚温度适中、适宜灌溉的时候,通过喷淋系统将雨水回灌大地,该体系起到混水器的作用。

3、纵向排水沟与雨水口的工程造价对比

纵向排水沟适应于道路纵坡适中的路段,主要是通过调整沟内底高,利用水重力原理收集雨水。在沟底深度达到规定深度时,采用出水口(或窨井)与雨水管道相连。

雨水口集水一般30~40米设置1个,通过雨水支管与附近的雨水干管连接,然后将水流排入城市总排水系统。

本案例中,纵向排水沟尺寸取b*h=0.3*0.6m,雨水口系统支管取D300mm,干管取D600mm。两种方案均按500米测算,工程造价对比如下:

1)纵向排水沟汇排水系统造价分析:

土方开挖:0.78*0.6*500=234m3*14.22=2227元

基础砼 C20:0.78*0.1*500=39m3*33.76=1316元

砌筑砖砌: 0.24*0.5*2*500=120m3*223.55=26826元

防水砂浆抹面: 0.5*2*500=500m2*20=10000元

盖板安装:500块*120=60000元

鹅卵石:0.8*0.1*500=40m3*180=7200元

合计107569/500=215.14元/m

2)雨水口汇排水系统造价分析

土方开挖:1.5*1*500=1125m3*6.5=7312元

土方回填: 1125-203.5=921.5m3*7.66=7058元

双篦雨水口:12*738.75=8865元

雨水干管 600: 500m*176.88=88440元

雨水支管 300:5*12=60m*84.32=5059元

合计116734/500=233.46元/m

对比以上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利用纵向排水沟汇排水比雨水口排水每米可以节约18.32元,更加的经济。

4、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得出:

1、在排水有效性上,利用路侧排水沟进行汇排水比利用雨水口收集排水更有效果;

2、在环保理念上,利用路侧排水沟将雨水引入城市公园内人工湖之中,进行循环绿化浇灌,比之雨水口将雨水直接排走,更有长久意义;

3、在同等条件下,在工程造价方面,利用路侧排水沟排水的方式比雨水口排水更经济。

所以,在现代城市中,我们利用路侧纵向排水沟取代雨水口进行汇水排水,对于生活小区、广场、城市公园及停车场等公共场所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我们国家的每处公园、景观广场设计时都采取节水环保理念,更好的收集利用自然降水,这将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局面。我们在这里呼吁,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广泛应用路侧排水沟收集雨水,美化城市景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高校年轻一代吃苦精神反思 下一篇:公路工程路面沥青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