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管治计划

时间:2022-03-18 07:35:50

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管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以全镇各行政村(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为目标,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就业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扶,通过开展“充分就业镇、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提升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功能,为实现“个个都有好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创建目标和标准

创建标准:充分就业镇、村(社区)指镇、村(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80%以上;镇、村(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并有愿望的农村就业困难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创建目标: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对全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加强村村通信息平台建设,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全畅通。全镇80%以上的村(社区)创建成“充分就业村”;85%以上的行政村创建成“充分就业村”。

三、创建工作保障措施

(一)大力开发农村就业岗位

全镇各村(社区)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工业集中区用工情况,开发各类企业内适合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大力挖掘和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帮助4045失业人员、单亲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被征地无业农民和农村低保家庭失业人员等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二)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加大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组织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对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适合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特点的免费培训;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宣传,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引导鼓励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

(三)切实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1)加强平台建设。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认真抓好村级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镇、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村村通”信息平台,确保就业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2)加强基础管理。开展入户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情况、就业状况、技能情况、求职意向、培训意愿和参保情况,建立健全就业服务基础台帐、培训专项台帐和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台帐,对各类人员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及时就业培训信息,充分利用和发挥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3)建立援助机制。对各类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提供菜单式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采集空岗信息,认真做好职业指导和推荐介绍工作,大力开展“一对一”零距离跟踪服务,建立定期走访、回访制度。对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服务,免费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有效就业信息和一次职业培训,确保实现就业。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政策宣传等主题活动,为农村劳动者“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挖掘和宣传自主创业典范,引导更多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镇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保障所,由劳动保障所负责人任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创建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督促协调。各村(社区)也要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指导创建工作。

(二)实施考核奖励。创建充分就业镇、村工作作为民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纳入政府促进城乡就业目标考核任务指标。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村(社区)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年终实施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根据全年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和考核评分等综合情况,对开展创建工作效果好、成绩突出的村(社区)和先进个人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三)加大资金投入。镇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充分就业镇、村创建工作的经费预算,镇财政部门要加大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增加贷款的担保基金。

(四)凝聚社会合力。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充分就业镇、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各村(社区)要围绕创建目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创建充分就业镇、村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就业工作,全面完成就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上一篇:诚信教育是会计质量的保障 下一篇:城建稽查执法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