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倾心打造

时间:2022-03-17 05:23:31

新视野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倾心打造

要: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诱发自主参与学习、激活学生思维灵性、注重数学学习评价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主参与;思维;学习评价

让教育教学充满成长的气息,倾心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 当下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满怀谦虚谨慎的务实态度,广泛吸取教育“前沿”的思想精华,大胆实践,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长期发展奠基. 高效数学课堂是充满“磁力”与“活力”的,它致力于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师生配合得高效,三者融为一体. 高效课堂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是学生智慧涌动、活力迸发的舞台.

■诱发自主参与学习——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倡导数学教学能有效的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在教学内容上能有效切入并切实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能够让学生自主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够给学生构建足够自主的时空,能够真正凸显“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从而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学生的好奇心来自于未知,但求知的规律往往是由现象到本质. 教师可以根据纸胶带教学内容,或选择实物带入课堂,或选择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并且在此之前还可以渲染一下气氛,创造“神秘感”,从而引领高中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将本来要教的内容变革为学生主动去探究自己所应该学的东西的过程. 因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建构与数学能力的和谐发展终究要凭借自身的主观努力才得以实现,因而必须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文本)的实际特征设计成需要学生自主参与性的操作活动,构建生动活泼的现实活动场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掌握数学知识,探寻数学问题的最佳答案. 教师既要为学生架设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引领学生有效理解新知识,又要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将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局面“把脉”. 例如,执教“奠定轨迹”时,一位教师凭借几何画板软件的动画功能,设计程序引领学生自主上机操作,追踪点的变化过程,从而探求点的轨迹,学生很容易地把握了数学知识的关键,探寻到了数学问题的本质. 又如,在“立体几何”入门教学时,教师借助问题“用六根长度相等的小棒搭正三角形,请同学们试试最多能搭几个正三角形?”引领学生自主参与,但由于受平面思维定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是在桌面上摆出两个正三角形,还余下一根小棒. 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启发、引领、点拨学生最多搭出4个正三角形,强烈的好奇心一定会诱发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探究、合作探究,当学生们深层体验不仅仅局限于桌面摆放时,也就探寻到在空间中可以搭出四个正三角形的惊喜,然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正四面体骨架模型. 教师有效的引领学生思维由平面向空间延伸拓展,有效建构空间观念,引入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与目的,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奠定了基础.

■激“活”学生思维“灵性”——高效数学课堂的核心

1. 借助一题多解有效激“活”

教师应引领、点拨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对同一数学问题探寻不同的解决策略,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敏捷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借助多题一解激“活”

比如,抛物线C:x2=-2py(p≥0)上的动点M到直线l:3x+4y-12=0的最短距离为l,求抛物线C的方程. 本题可这样分析:设抛物线C上任意一点M(x0,y0)到直线l的距离为d,有d=■,如何确定3x0+4y0-12=0的符号呢?常规的方法是分类讨论. 为了避免分类讨论,从题中不难发现抛物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个“显性”的条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抛物线都在直线的左侧,所以3x0+4y0-12<0,从视而不见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中,破译出二元一次线性表达式的符号,从而避免了分类讨论. 因此d=■=■·x■-■·x0+■,x0∈R,当x0=■时,d取得最小值,即dmin=■+■=1,解得p=■,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y.

从上述例子中,根据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得到相应不等式,其中“数”“形”之间的转化都是借助了线性规划的知识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注重利用一个知识点或者一种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知识迁移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注重数学学习评价——高效数学课堂的动力

新课程倡导的数学学习评价的宗旨在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结果作出有效的价值评判,涵盖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能力发展的考量及其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学习行为诸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数学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准确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促进学生获得更快更大的发展,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让学生有效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诸方面的欠缺,有效地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激励性为主,鼓励学生及其家长也参与评价,从而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注入动力.

上一篇:永恒的来与往 下一篇:在甘肃(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