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龙窑紫砂盆器研究

时间:2022-03-17 02:44:11

宜兴龙窑紫砂盆器研究

江苏宜兴的陶瓷生产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举世闻名的紫砂陶瓷迄今也具有五百多年历史。宜兴人民在创造陶都文明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陶瓷产品烧制的设备――龙窑。龙窑烧制的紫砂花盆,由于通过烧制时的窑变,致使产品千姿百态、古朴大方、浑厚美观、韵味无穷。在当今多为气炉、电炉烧制紫砂盆器的时代,用传统工艺龙窑烧制的盆器如熠熠生辉的明珠,得到越来越多高端私家盆景园的青睐,龙窑盆器因其独有的韵味成为中高端盆器市场的宠儿。

龙窑大小不一,以烧制紫砂花盆为主的龙窑最长的达85m,它由窑梢、大段、中段、小段(也称下段),窑尖咀五个部分连接而成。窑梢的顶部连接一个排放热量和出烟的咀囱。窑尖咀末端连接着一个加热炉的炉膛。窑尖咀和加热炉砌在一个简易的房子内,称炉房。这样的结构是用作为整个烧制过程中对紫砂花盆坯件预热使用。窑体呈狭长结构,上面用耐火砖砌成拱形串状覆盖窑体,拱形外面用宜兴特产的白土密封,这就是龙窑的窑背。在窑体的侧面要造三个和外面连接的门,称“户口”。下面的称小户口;中间的称中户口;上面的称顶户口(也称大户口),作为生产过程中进坯和出货使用。龙窑体内一般分四段,从窑尖咀向上到小户口是小段部分,长8m,窑体坡度为24度左右。从小户口到中户口是中段部分,长18m,窑体坡度为20度左右。从中户口向上是大段部分,长51m,窑体坡度为16度左右。大段向上是窑梢部分,长8m,坡度也要慢慢放平,只有10度左右。龙窑的坡度主要是装窑时花盆底部要用名叫脚石的附件刹平,致使所装花盆底部与窑底有一定空隙,烧制时火焰能直喷花盆底部。整个窑体由下而上慢慢开阔加高,窑尖咀和炉膛连接部位高60cm,宽80cm。到小户口时高140cm、宽2m,到大段部位高260cm、宽80cm,窑梢部位又要慢慢缩小放低,到窑梢顶部高180cm、宽2m。窑体内部四壁都要用耐火砖石密封。在窑顶外壁两侧要以拱形底端为准,各向外砌出5m左右的坡面,称为“窑翅膀”,作为烧窑工人的操作场地,并用来堆放燃料。在窑顶和窑翅膀连接的地方,每隔一段距离就必须对称地向窑内开一个30cm直径的圆孔,称“鳞眼”,作为烧制过程中向窑体内运送燃料和观察花盆坯件烧制程度以及窑内气氛使用。鳞眼的间距不一,小段部分70cm,中段部分75cm,大段以及窑梢部分80cm。

成窑烧制全过程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即预期准备、装窑、值窑、烧窑、冷却、开窑等,现将其重要环节介绍,以期与读者共同了解龙窑烧制紫砂盆器的特点。

一、预期准备

在装窑前,要根据窑体和花盆坯件的储备情况,计算出装窑花盆的品种和数量,同时也要安排好装窑所需的各种附件,如脚石、泥片、泥刹、钉子、坯芹以及粘接用的面粉等材料。特别是脚石,要以生产紫砂泥的黄龙山的黄石,再由专人加工成各种大小不同的直角斜堆体,一面铲平,另一面铣成和窑体坡度相吻合的斜面。

二、装窑

装窑人员由进杠和装窑两部分人员组成。进杠实际上就是身体素质好、技术比较熟练的搬运工用竹杠把停放在户口外场地上的紫砂花盆按装窑顺序逐步抬进窑体供装窑使用。

装窑人员又分为小段、中段、大段三部分。装窑时这三部分人员同时操作,由于小段安装的花盆都是小件,装窑工人可以单独操作。小段是从窑尖咀向上装,一直装到与小户口下段齐平。小段安装时必须在窑尖咀和炉膛连接处安装,一个直径30cm的圆柱陶瓷坯体,从窑顶到窑底顶端,与两边窑壁各距25cm间隙,这样确保在龙窑预热时热气流从窑体两侧向上,然后再通窑扩散。中段安装的大多数是中型花盆,而且越往上装花盆体积越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必要时需要协同操作。大段安装的大型花盆,要求更高,必须2个或2个以上工人协同操作,它是由梢往下装,一直装到顶户口上端。脚石的斜面涂上用面粉调成的浆糊,粘接在窑底上,与窑底粘牢,然后再脚石上铺上一层小砂。花盆底部的脚不要均匀,所有脚石的平面部分要在同一平面上。脚石放置完毕后,操作人员再把花盆平稳牢固地放在脚石上,总的要求刹牢放平放稳。紧接着操作人员立即在大型花盆内部的坯底上撒上细沙,放置好泥片,把体积较小的花盆装在泥片上。随后便要在外壳大型花盆的口沿上均匀放置泥刹,把同品种的花盆倒置对装在上面。

通窑装窑将近结束,就会留下正对三个户口的空隙,最后就由技术水平高的工人选择不同品种把空隙装满,俗称“合拢”。装窑时还必须在所装的花盆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为烧窑时运送燃料留有位置,并保证窑内火焰与空气能在花盆四周均匀对流。

装窑全部结束,除掉窑梢部位的鳞眼留有小的空隙外,其余所有鳞眼和三个户口要全部严密封闭,为下一步预热做好准备。窑梢部位所留鳞眼缝隙大小要根据花盆坯件的干燥程度和天气干湿度来定,坯件含水量高,空气湿度大,缝隙要相应放大。

三、值窑

值窑就是点燃炉房内的加热炉,对整个窑体内的花盆坯件进行预热。值窑一般分为小火、中火、大火、焰火四个阶段。

小火就是点燃加热炉进行慢慢加热开始,一般需要八个小时,遇坯件含量不高时,空气湿度偏大时,上一期操作开窑后停息时间过长时就必须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小火时间。

中火就是在小火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燃烧程度,一般需要十六个小时。火候的区分是根据燃料在加热炉炉排上的燃烧面积来定。炉排长180cm,小火时燃料只在炉排接近炉门50cm的范围内燃烧,大中火就必须伸到80cm的范围内燃烧,中火时要伸到1m的范围内燃烧,大中火要伸到120cm的范围内燃烧。

大火就是在中火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燃烧程度,必须伸到150cm的范围内燃烧,大火一般要八个小时。

最后是焰火,焰火就是通炉排安放燃料燃烧,这是炉膛内的焰火就逐步喷向窑体的小段部位,焰火一般要六个小时。

当焰火到小段安装花盆将要结晶时,必须通知烧窑工人接班准备烧窑。值窑和烧窑的交接俗称“接火”。接火时烧窑工人打开第一个鳞眼开始在窑体内用燃料烧窑,与此同时,值窑工人还必须保持焰火燃烧,等到窑体燃料烧成,小段末端产品烧制成功,接火才能完成。接火成功意味值窑结束,烧窑开始,从此便由烧窑工人在窑翅膀上操作。

接火后,值窑操作工必须把炉门密封,只留三个手指粗的小孔观察窑体内火候。古龙窑值窑所用燃料是树杆和树根。随着陶瓷产品产量的增加,燃料越来越不能满足供应,因此陶瓷烧制也改用了隧道窑、推板窑等现代窑炉,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龙窑目前已所剩无几了,龙窑产品也就弥足珍贵。

四、烧窑

烧窑操作人员是由下向上逐个鳞眼向上烧,每个鳞眼烧窑的程度就是必须把花盆坯体烧结晶,变成成品。坯体烧制时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果烧少了,就会出现“欠火”现象,花盆发黄;如果烧多了,就会出现“过火”现象,花盆发黑。目前,可以用测温仪表来协助解决烧制工艺,只要按不同花盆品种对烧制温度的不同要求,安装相应的测温仪表来解决问题。因此,在烧制过程中要经常“看火”、看火候及花盆在窑体内的成色,当花贫红而发亮,呈熔融状,像镜子一样反光时花盆也就烧制成功了。烧窑时必须先烧“顶火”,在烧“脚火”。顶火就是把燃料放在花盆坯体的顶部燃烧,底火就是把燃料放在花盆坯体的下脚边燃烧。烧窑的燃料一般是树枝,最好的是连带树叶的松树枝干,松树中含有丰富的油脂,烧制成的花盆特别漂亮。

烧小段时,对松枝的干燥要求很高,水分含量高的松枝往往烧不起火焰。这样一个一个鳞眼烧上去,一个鳞眼的花盆烧结了就开启上一个鳞眼,烧好后的鳞眼必须密封。当烧制到大段时,必须两个鳞眼穿插烧窑。在下一个鳞眼烧到脚火时就必须开启上一个鳞眼烧到顶火。

烧制工作在每个鳞眼即将完成时,窑内花盆坯件开始反光,呈现出熔融状,这时窑内火焰带着窑烟满窑飞舞,气化的松枝油脂和少量微细的残灰随着烟气和火焰不均匀地喷向花盆坯体,被熔融状的花盆吸附,这时就发生了窑变。窑变的变化万千,没有两件花盆能产生同样的外观。因此在古龙窑内用松枝烧制的花盆,千姿百态、古朴大方、浑厚美观,现代窑炉烧制的花盆就绝对不能产生这种效果。又因为龙窑的预热,烧制时间长,一般要72小时以上,花盆从坯体到清货变化缓慢,所以它结晶程度高而均匀,釉面不脱落,不碎裂,产品牢固耐久,抗胀和抗压程度高,这些特点也远远超过了其它现代窑炉烧制的产品。

五、冷却

烧窑结束后,窑体内温度很高,必须使窑体慢慢冷却。要派专人负责,根据天气和风向的情况,控制窑梢烟囱的闸门,从上到下慢慢开启鳞眼并不断调节,以防冷风进窑过大而产生花盆产品惊破的现象,到开启窑头咀的鳞眼时同时也要打开封闭的炉门和户口。冷却的周期一般在十二个小时以上。

宜兴陶瓷工人依靠神奇的古龙窑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紫砂器具精品,许多传世铭品都是龙窑烧制,成就了博大精深的紫砂文化。现时代,坚守龙窑烧制紫砂盆器的企业已经不多了,笔者多年来对龙窑情有独钟,虽然成本较高,但烧制出的器具硬度高,结实耐用,而且古拙粗犷,雄浑大器,与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归隐田园意趣不谋而合。另外龙窑烧制中自然的窑变,产生千变万化的盆器也是其它烧制方法难以企及的。随着越来越多高端盆景园的出现,对盆器自身收藏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龙窑盆器必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上一篇:透视宏观经济下的城镇化与城市化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