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带状疱疹用联合用药法

时间:2022-03-16 04:52:48

患者李某,男,42岁,患带状疱疹20余天。在患病的初期,他曾使用阿昔洛韦、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2治疗了10余天,但病情未见好转。于是,他又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了糖皮质激素,但效果仍不理想。无奈之下,他找到了笔者。笔者对李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后认为,其带状疱疹的病情尚处于早中期,因此建议其联合使用龙胆泻肝口服液和龙胆泻肝片进行治疗。李某使用此疗法治疗7天后,其病情就痊愈了,而且没有留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后遗症。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水疱疹样皮肤病。此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带状疱疹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可出现低热、乏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个别患者还可伴有局部皮肤瘙痒、烧灼感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在上述症状出现1~3天后,患者的皮肤上(主要是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可出现点片状的红斑。这些红斑会逐渐形成密集成簇的丘疱疹。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丘疱疹可转变成圆形疱疹或大疱、血疱,并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此病患者若未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在疱疹消退后可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后遗症。目前,西医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抗组胺药物(如卡马西平)、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维生素B12)和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但疗效不够稳定,副作用较大,而且无法抑制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后遗症。

中医将带状疱疹叫做“缠腰火丹”、“蛇串疮”、“蛇盘疮”或“缠腰龙”。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患者情志内伤,使肝经气郁生火、肝胆火盛所致。此病患者通常会伴有口苦胁痛、目赤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赤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等症状。治疗此病,应采用清肝泻火的方法。

龙胆泻肝口服液是中药名方龙胆泻肝汤的浓缩制剂。龙胆泻肝汤出自清代医书《医方集解》。此方的药物组成为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和生甘草,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龙胆泻肝口服液是将龙胆泻肝汤的药液浓缩后制成的。此药的作用与龙胆泻肝汤相同,但在药效上要强于龙胆泻肝汤,而且比龙胆泻肝汤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龙胆泻肝片是将龙胆泻肝汤的药液浓缩并固化制成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龙胆泻肝片在外用时,具有抗炎、抗病毒、修复受损皮肤组织的作用。因此,联合使用龙胆泻肝口服液和外用龙胆泻肝片治疗带状疱疹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笔者曾联合使用龙胆泻肝口服液和外用龙胆泻肝片治疗了336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过7天的治疗,这336例患者的痊愈率为96.8%。而且在痊愈的患者中,没有人留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后遗症。

联合使用龙胆泻肝口服液和外用龙胆泻肝片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是:带状疱疹患者每日服用2次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服1支。同时取2片龙胆泻肝片,将其用少量的清水溶解,用此药液涂抹患处,每日涂抹2~3次。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此疗法治疗期间应忌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孕妇、年老体弱者及存在大便溏软症状的患者应慎服龙胆泻肝口服液。

上一篇:广东蒋宁一主任治好了我母亲的甲状腺结节病 下一篇:克服五种疼痛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