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

时间:2022-03-16 04:26:02

略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

[摘 要]当今的时代是网络发展快速的年代,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走进各行各业。许多行业为了追赶时代的潮流,在自身的管理工作中加入网络技术。档案编研工作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模式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发展需要。本篇文章以网络环境为视角,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

[关键词]网络发展;信息时代;适应;档案编研;改革

中图分类号:N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06-01

我国的传统档案编研工作模式单一封闭,数字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档案编研工作也不断更新。当前环境是网络发展迅速的环境,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也要加入网络因素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节奏。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档案编研工作,模式不再单一,工作模式开始朝向开放化转变、编研成果也不仅仅局限于文献,而是向着多样化的模式发展。档案编研的规章制度也逐渐健全,更加全面完善,档案编研工作的革新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当今的时代对档案编研工作提出几点发展要求,档案编研工作在网络环境的发展要求下,根据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对档案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的要求也更严格。在当前的环境下,做好档案工作的一个前提是发展档案编研工作。发展档案编研工整合档案信息,可以有效保存档案资源,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有利于发挥档案馆的功能,提升档案馆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实际上,网路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与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完全不同,网路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与网络关系紧密,与当代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对档案编研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

档案编研工作中几项工作例如,编辑信息、修改文章、校对排版、整合资料等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编研工作,丰富了编研成果,提高了档案编研的工作效率。

2、网络为信息交流提供一个平台,网络平台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信息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广,方式多样

在网络平台上,档案编研的成果可以快速传播,让大众看到档案编研的成果。除此之外,网上的档案编研成果不需要像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一样,经过校对、排版、印刷、发行等多个环节,通过长周期准备才能发行。只需要通过网络。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修改或删除,节省了档案编研工作的时间,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更好开展,网络用户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上看到档案编研成果。

3、网络平台的使用提高了档案编研工作的效率,加快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速度,也为档案编研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档案编研工作者在档案编研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从网络上寻找信息,方面快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编研工作中资料缺乏的问题。丰富了编研资料的内容,拓展了资料范围,促进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

4、网络的运用解决地域沟通难的问题,加强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为跨地域合作的编研人员提供了便利

网络的交互式是虚拟的,因此各个地域档案编研人员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编辑室。不同地域的编研人员在这个虚拟编辑室中交流心得,交换意见,可以避免了档案编研工作资源浪费,还能集思广益,促进编研工作的完成,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效率。

二、目前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使档案工作者面临新的考验。档案工作者在网络档案编研工作方面的起点很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趋势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急需解决。在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前期存在问题很正常,然而,我国准备长久的发展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不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我国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

(1)档案编研工作也需要考核,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中绩效评定的标准就是档案编研工作是否满足利用者的需求。我国的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不足之一就是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不能满足利用者需要。国外的很多档案馆都有庞大的数据库,档案数量多而且信息量大,和国外相比我国的档案数量少,网络档案编研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满足利用者多种需求;另外,网络是一个交流平台,但是我国目前的网络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交流性,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仍处于独立运作的局面。

(2)档案汇编的可靠性没有保障,编研成果是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网络编研工作是通过计算机工具,运用网络编辑技术将档案展现出来,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原始档案的信息可能失真。

(3)我国的网络编研工作的水平不高,编研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档案编研水平的高低,从目前来看,我国需要提高编研水平与技术,避免编研工作中错误,规范网络档案编研工作。

三、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措施

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朝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本篇文章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的相关措施提出一些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1)打破传统封闭模式,走联合编研道路。联合编研是档案信息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扩大了档案编研的主客体范围及其成果受益者,是实现社会化“大编研”和档案信息资源全人类共享的必由之路。

(2)采取编者与利用者互动模式。网络环境的互动模式下,档案编研者可以将自己的编研工作计划与编研成果在网上,由浏览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具体要求,编研者由社会各阶层的档案需求信息,决定档案编研工作的进度与安排。

(3)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当前的编研策略应与时俱进,重点推行“馆藏特色”。馆藏特色是一个不同于其他馆的标志,对于反映当地特色的档案信息,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整理加工,使信息更加系统、更全面,体现出地方特色,为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历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4)拓展档案编研和深层开发的新领域。电子文件和信息网络化的出现,时档案工作的影响是历史性的,这不仅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前途,而且将引发档案信息编研和深层开发。

(5)提高网络编研人员的综合能力。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发展档案编研工作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技,因此要求档案编研人员不但要具备档案编研工作能力,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档案编研的长期发展,档案编研工作就必须要改革,适应时代的潮流的变化。当今时代是网络发展迅速地时代,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做好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大跃.试论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A];贵州省档案学会[C].2008年.

[2] 贾立进;;论档案编研工作发展新趋势[A];回顾与展望[C];2010年.

[3] 张甜冰.档案编研工作要有新思维[N];济宁日报;2009年.

上一篇:新型城镇居民住宅社区规划理念探讨 下一篇:探析精密加工与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