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研究

时间:2022-03-16 12:29:02

校政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研究

【摘要】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级政府、各高校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以校政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

【关键词】校政合作;毕业生;就业;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是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12年毕业生达680万,2013年,预计高校毕业生数量近700万,对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政府、各高校十分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校政合作,以校政合作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

一、校政合作的基本做法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与苏州市人社局、苏州人才服务中心、苏州高新区劳动局等政府部门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1.共建校园人才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2007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利用与苏州市人事局、苏州市人才市场多次合作开办校园招聘会的经验,借助政府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多年人才市场运作的经验,在学院内建立了苏州市毕业生就业市场国际教育园北区市场。

国际教育园北区市场由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学校借鉴政府常设人才市场的管理制度,负责市场正常运作的管理服务;政府指定专门人员常驻校园常设市场负责媒介宣传,提供用人需求的信息,组织企事业用人单位入场招聘,履行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用人单位及时提供岗位、技能的需求信息,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技能培训工作并提供见习培训和预就业岗位,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国际教育园北区市场常设管理办公室,由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担任主任,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工作人员由双方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国际教育园北区市场的日常工作。

依托苏州市人事局、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和成熟的管理办法,北区人才常设市场每年安排招聘活动10-12场,根据国际教育园北区各高职院校教学规律,突出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和实习岗位的最佳时间,每年4-6月、10-12月每月安排2场,采取县区区域招聘和专业专场招聘相结合,年初制定详细招聘活动安排,向社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公示,广泛收集就业岗位,组织毕业生进场应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国际教育园各高校毕业生就业。

2.共建就业创业指导站,举办创业模拟实训班

2011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人社局再次合作,苏州市人社局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苏州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开设创业模拟实训班,由苏州市政府出资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免费培训,不限户籍,大学生培训合格,在苏州市自办实体,经工商登记,凭创业模拟实训合格证,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有效地带动和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整个培训课程共64学时,其中8学时为创业引导和创业政策培训,56学时为创业实训模拟公司课程,采用业余形式,在校学生可通过晚自习或双休日参加培训。通过组建模拟公司,确定公司架构,分析经营环境,尝试经营业务以及完成各岗位和各商业环节的实际业务活动,使学员体会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和相关意识,包括执业能力、办公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团队意识等,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3.建立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促进校企紧密合作

多年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加强与苏州高新区劳动局的联系,作为苏州高新区主办的苏州高新区技职院校就业指导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一直积极参加研究会的各项活动,主动参与研究有关就业指导方法、就业市场建设、就业政策调研、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等相关专题的研究,积极参与研究会与高新区人事经理协会的各类联谊活动,加深了校企的紧密合作,高新区每年组织近百家企业到校招聘,为学校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

2011年,苏州高新区劳动局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苏州高新区技能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作为校政合作项目,高新区政府每年对基地学校给予5万元的奖励,另外基地学校每年为高新区输送一名获得高级技能证书的毕业生,苏州高新区政府给予2000元/生奖励。2011年11月30日,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2012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共有243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需求岗位5300个,其中高新区用人单位75家,提供岗位1300余个,有效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校政合作取得的成效

1.校政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校政合作有利于加强政府与学校的交流沟通,了解学校的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社会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针对在苏高校苏州籍毕业生人数较少,非苏州籍毕业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为扩大政策的受惠面,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苏州市人社局在广泛调研和征求在苏高校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12月5日苏州市出台《关于完善市区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就业见习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统一为见习学员购买综合性商业保险”,“政府按核定的见习人数和时间予以生活费补贴、带教见习学员补贴,生活费补贴标准为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50%,带教见习学员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见习对象为苏州籍生源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苏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学年内未就业的非苏州市户籍毕业生”;2010年9月29日,苏州市出台《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在苏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建设,组织有创业愿望的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参加创业模拟实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创业模拟实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贴标准参照创业培训(SYB)”,文件的服务对象突破了以往只关注苏州籍生源,拓展为所有在苏高校生源,受到了在苏高校普遍欢迎,大大提升了在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了在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

2.校政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

由北区常设市场牵头,依托苏州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组织成立苏州高校就业工作联盟,以联盟为依托,交流就业工作经验,研究就业工作方法,建立各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库,促进本区域人才信息的聚集,为单位对实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建立人才需求的信息平台,突破了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无缝对接。借助校政合作平台优势,密切了校企关系,使学校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对于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校园人才市场及企业的反馈信息,学院近两年通过教改试点专业建设等途径进行校企合作、产学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效显著。同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采取校企共建、社会捐建等多种途径,建成校企资源互补型的校内实训中心。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合理设计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校内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训等实践性与生产性相融合的实训。形成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结合。

3.校政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通过校政合作,使学校及时了解地方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实现校政信息互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根据《苏州市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文件精神,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苏州市新一轮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总思路是加速发展生产业、提升发展消费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把苏州打造成现代服务业高地和服务经济强市,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结构。2009年,新增了“营销与策划”、“投资与理财”、“会计与审计”三个专业,同时调整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产品营销”方向、染整技术专业的“工艺与贸易”方向等12个专业方向。2010年,学院根据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态势、苏州与上海和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同城化趋势,新增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同时调整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连锁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IT服务外包”等九个专业方向,从而使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度以及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

总之,校政合作对于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密切校企关系、整合各种资源、拓展就业渠道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马书臣.“政府治理”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8,11(6).

[2]杨学锋,陈丽影,李革.浅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5.

[3]张留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5(3).

作者简介:沈巧明(1970—),大学本科,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长,副研究员。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GIS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