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3-16 05:57:14

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摘 要: 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人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巧设悬念诱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期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论》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世界的神秘和新奇,是他们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这样就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二、诱导探究激兴趣

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第八单元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就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化结合;(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三、探究释疑增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只要给予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式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让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不能。然后诱导学生用吸滤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实验熄灭酒精灯火焰。由此得出,泡沫灭火器的原理。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当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动脑筋,善于发现,抛开传统老师说、学生听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自己动手,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联系生活涨兴趣

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都非常热爱、关心生活,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琐事至关重要。比如衣服上的墨水团、汗迹该如何清洗;水壶的水垢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除去;我们长期吃方便面、喝饮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向学生介绍,从而将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处处有化学“,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以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赤潮”、“蓝藻”、“水华现象”等究竟是指什么,为什么会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在干旱少雨的季节最为突出,这些现象因何而引起,还可以让学生直接上网去查询,搜索资料,以体味独立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受,体会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效用。当前热门的西部大开发,也已燃起战火,如何合理地开发西部,建设西部,那又会不会引起更多的环境污染?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当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我们不妨让学生共同参与,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其思维。借此体现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创造性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能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上一篇:提高学生兴趣的化学教学 下一篇: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浅析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