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中学作文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15 04:52:15

浅论农村中学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文章认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感悟、观察、欣赏、分析能力,加大课外阅读量,改进作文教学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作文能力 培养方法

语言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际方式,而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通过书面进行表达,即写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教育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中学,如何搞好作文教学工作,充分培养和发展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农村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很广阔、丰富、真实的大自然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较城市中学生更亲切、真实、细腻、自然。近几年,我真正立足于农村这片广阔的创造天地中,充分发挥农村的特有优势,激发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情,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

一、充分挖掘农村自然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要求学生作文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农村中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这就是农村作文教学的独特优势。首先,他们从小就频繁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情感。蓝天白云、落日晚霞、绿水青山、村落炊烟、花鸟鱼虫,这些都能带给他们美的陶醉,并能为他们描写优美的田园生活提供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其次,古朴的民风、纯真的乡情,奠定了书写真善美的基础。另外,父辈的艰辛及要求摆脱贫困、渴望子女成才的强烈愿望,在孩子心中激起了浓厚的情感,他们所表现出的坚韧,是城里学生所不及的。

有了上述种种客观优势,加以利用,就可以为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只要能好好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想上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绝对就能创出一片新天地。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的:1.采田野风光之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从平平常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掘它们的形式美和内在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锻炼捕捉素材的能力。2.采农家新居美。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农村新居正是现代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院,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3.交流、收集农村语言,体验农村生活。“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霜降采茄子、立冬打晚枣”等,这是农村农作物种植和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同时,学生在星期天、节假日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劳动,这也是指导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4.观察农村的变化,思考现实问题。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在迅猛发展,如农村的现代化、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组织学生调查周边几家金子浸化场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清澈的溪水变得浑浊污秽、臭气扑鼻,难得再见水中的鱼儿……让学生切身目睹事实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可见,通过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使学生从生活的源泉中积累写作素材。当素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写作时就觉得有话可说,写作时就有了兴趣,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二、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要写好作文,光靠语文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在学好语文的前提下增加阅读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由于农村学生拥有的课外书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把自己手头的书籍和资料借给学生,甚至把一些与课文关联比较密切的课外阅读资料拿来,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或赏析理解,要求学生写出一些心得体会。这样,就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不断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或组织有条件的学生收集资料,定期出版报、班报,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指导学生订阅一些较好的报刊读物,尤其是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课外读物。通过组建“班级图书角”,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由摘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谚语、歇后语、警句等简单的读书笔记起,逐步达到能根据原文材料,经过提炼写成感想、心得之类的文章或小评论,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联想、创新和灵活运用所积累知识的能力。

三、改善作文教学方法,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要搞好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以课内作文为核心,以课外作文为补充。课内作文是指常规的每周一次的当堂作文。在每周一次的课堂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在依据教材单元训练要求的同时,尽量从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写作内容和题目,这样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一定要求的作文,离不开当堂审题、立意、构思,从而进行写作练习。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把作文教学延伸到课外,采取写读书笔记、日记、读后感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到课堂以外的广阔天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生活,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真正做到能书善写、能言善辩,让学生能够运用全部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深入观察、体味、融通那些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养成自觉作文的习惯。

这就是充分发挥农村的地理条件优势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他们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掌握了写作技巧和方法,丰富了课内课外生活,不断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改变农村中学写作教学长期滞后的现状,就应该立足于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积极面对农村中学生基础差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农村中学生的自然人文环境优势,从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写作兴趣、增加素材积累等不同方面对传统的陈旧教学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加以变革,使教与学两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使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上一篇:例谈论述类文章对议论文写作结构的启示 下一篇:关于方程的根的一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