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派绝学劈空劲

时间:2022-03-15 03:50:10

内容提要:李杰展示了青城劈空劲,只见他抬头上望,双眼紧盯住路旁一株大柏树的树叉(离地4米多高),突然他一闪身,右手临空一掌,同时发出一声“嘿”,其声震荡山谷,这时只见那枝高高长在柏树上的树叉(足足有酒杯那么粗)、咔嚓一声,整枝都被击落下来。

劈空劲应该说是每个名门大派都在秘传的一种高功夫,尤其是内家拳派。但从目前我所遍查的国内外史料中,不是传说、有史可载且达到最高境界的只有青城派高手。到目前为止,代表此功夫最高水平的也只有青城派而已。

所谓劈空劲意即拳家经过较长时间修炼后,能够在拳、掌不接触对手或物体时发力,即会对对手或物体的前、中、后方造成伤害或较大影响。一旦接触对手轻则致伤、残、休克,重则致死。发力时旁观者不一定看得出有什么威力,但承受者会真正体会到对手打前伤后、打表伤里的厉害。

从理论上说,劈空劲与传说中的隔山打牛功夫类似,所以目前武术杂志的广告上也就出现了隔3到5米遥控发功,使刘,方心跳加速,失去战斗力的功夫,出现了隔50到100米的距离打断了耐火砖或石碑的功夫。但这类功夫都未在公开场合或业内专家面前亮相,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证书,没有武术专业杂志、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

从实质上说,这门功夫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师爷这辈的高人能打断2米开外的树枝,能震响2米开外的门窗,我练了二十多年武功,也不过就是出拳打灭1米开外的几支蜡烛(发挥最好时,能够前面蜡烛不灭,先灭中间;或中间不灭,先灭后面;最后一支蜡烛距拳峰1.6米),要对人构成伤害还必须得拳和足到敌身,就这水平居然代表了国内武术界劈空拳的最高水平(从2002年我获中国电视吉尼斯证书至今尚无人在公开场合下能打破该项纪录),让《精武》、《武魂》、中国电视吉尼斯、《北京晚报》、《中国体育报》、中央电视台、韩国电视台、中国新华社等专业武术杂志或主流媒体大大地宣传了一阵,着实让我惭愧,我也不知是师爷保守少教了一些东西,或是老师粗心忘掉了一些东西,还是自己天赋不够,努力不够没练成一些东西,这武术的理想与现实,无论怎样努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据《灌县志》记载:1931年,青城山道士唐复初被灌县名士帅国祥请到杨柳河家中做客,酒至半酣,唐道士忽然随手扬了一扬,顿时厅堂门、窗户发出一阵强烈震响,客人都十分惊骇。事后,帅国祥才告诉客人,唐道士有“提壶灌鼎”之术,刚才门窗的震响是他运功发出的声响,他发功还能移动观内的大铁鼎。

据《秘传道家筋经内丹功》记载,1949年,我(指王庆余者师)随父王子光(筋经门传人,已故)与青城山欢喜道人辞别时,李杰展示了青城劈空劲,只见他抬头上望,双眼紧盯住路旁一株大柏树的树叉(离地4米多高),突然他一闪身,右手临空一掌,同时发出一声“嘿”,其声震荡山谷,这时只见那枝高高长在柏树上的树叉(足足有酒杯那么粗),咔嚓一声,整枝都被击落下来,然后李杰离去。父亲一直生活在军队中,长期的戎马生涯,南征北战,使他相信只有枪炮、刀剑、拳头才是货真价实,对玄门异术是从不相信的,他对刚才的所见有所怀疑,于是,在走了一会后,又悄,消回到原地,非常认真地四处观察,搜寻,还把我托起来,要我仔细看看树上是否有人爬过的痕迹。我顺着树干环绕了几次,认真地看了几遍,也没有发现任何痕迹。父亲这时又问我:“当时树枝落下来以后,你发现树上有什么动静吗?是不是有人在树上?”

“没有呀,既没有什么动静,又没有见其他的人,难道你看见了什么吗?”我反问他。

他摇摇头说,“不可能有人的。这里四周围都是小树,又很空旷开阔,被击落的那株树的树叶也不很繁茂,一眼就可以看穿的。哪里能藏什么人?!”

经过这番仔细搜索和分析,父亲彻底信服了,他感慨万分地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李道长真是奇人。”

上述两件事,前一件事载人史志,毋庸置疑,后一件事是王庆余老师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秘传道家筋经内丹功》所述,王庆余老师的武功人品,世所公认,一生疾恶如仇,不打诳语,但因李杰是我师爷,王庆余是我老师,即使我以我的人格担保说后一件事是真实的,也难免被人误解为在抬高师门。那么,请看中国道教协会顾问、中国道教研究所副所长王家佑教授(解放前曾出家青城山,解放后曾在四川大学,中国道教学院带研究生)对此书的评价:“是详实功夫历史,乃纪实珍贵传略”,当知我言不虚。

在峨嵋派僧门(我曾跟该门宗师彭元植先生习艺),有一种打蜡烛的基本功,要求用拳打灭一尺开外的蜡烛即为合格,表示已具备一定杀伤力,彭元植宗师近90岁时还能打灭近两尺开外的蜡烛,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劈空劲的检验手段。因为习武者首重武德,不能轻易出手伤人,在遇上对手切磋挑战又不愿伤害对手时,可以文比,即不以双方拳足到肉来进行对抗的武比,既可看出双方功夫的深浅,又不伤和气。那么打蜡烛就是一种文比的最好方式。

1997年我在都江堰授武时,曾有一学生赵某,天赋较好,心高气傲,跟我学过一段时间排打功,进展很快,开始有些骄傲自满,动不动就叫别人打他几拳,以显示自己的功夫,后来,我跟他说:“那我打你一拳如何?”他说:“不行,师傅您的手重。”我说:“那我手不打直,打你一拳如何?”他认为我手不打直,力量应该不大,就说“行”。我说:“你站稳我再打,只打胸部,不打要害。”他站好桩架,运好气后,我随手在他左胸抖了一拳,当时就打得他脸色苍白,说不出话,一下就蹲在地上。我赶忙用内功给他推拿按摩,刚做一半他就缓过气来,嘴上还是不服:“我觉得不是很痛。”我说:“本来没使多大劲,当然不是很痛”,就笑笑走了。第三天下午,他来找我,说:“师傅救我”。原来,我走后一个时辰(2小时),他又痛起来了。因他已跟我犟过嘴,不好意思找我,就自己到医院看,连医三天,不但不见好,整个胸部都痛起来,呼吸都困难。我笑着问他:“你以后还叫别人打你几拳吗?”他说:“师傅,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我说:“你去找你金师爷(金跃山),请他给你把经络疏通,贴一张他秘传的膏药。”结果他遵嘱去做,1天就好了。

其实,早在60年前,能抗大长板凳连击的蜀中横练高手吴某就吃过这么一个亏,当时吴参师青城廿四侠之一的周德三。因周不喜横练硬功,擅长以巧制敌,而吴带艺投师,功力过人,一些先入门的师兄反而打不过吴,吴遂有些洋洋自得,此举被周之大弟子周伯英看在眼里,一日,吴正在练功,周伯英笑着说:“师弟,听说你能连挨36板凳,不知能否受我一掌。”吴很少见周伯英练

功,只知道他是个乡绅,以为又是一个拜名师出名的有钱人,看起来白白胖胖,温文尔雅,整天像个笑面和尚,殊不知周伯英不只得乃师内功真传,而且是灌县首届搏击擂台赛金章得主(旧时灌县擂赛不分体重级别、年龄,以抽签为准,最后的总冠军得金章)。吴说:“就是挨你十掌又何妨”。周笑呵呵说:“不必不必,一掌即可。”结果吴站好桩架,运好气,周随手一掌,即将吴击退一丈多远仍未站稳,栽倒于地。到上世纪80年代末,吴忆起往事,尚连声说:“周伯英的掌,哪个都挨不起。”

2000年,青城派落人最低谷。我对恩师余国雄说:“师傅,您不能再给我讲道不外求,不敢为天下先的理论,再不宣传,青城派不仅要被人遗忘,而且要失传了。我想出去亮亮我们青城派的真功夫,让国内外的有志之士来振兴青城派。”余老师考虑了三天,同意我出去亮亮功夫,结果我携女弟子吴珊重出江湖,在国际太极拳大赛套路、推手比赛中获两金一银,其中吴珊以56公斤体重打65公斤级女子推手比赛获亚军。引起轰动,载誉而归的我,又以劈空拳灭烛,引起四川各大媒体、《北京晚报》、中国电视吉尼斯总部的关注。2002年12月,我应中国电视吉尼斯总部之邀,在北京广播学院进行了青城派武功绝技――劈空拳的表演。当时在表演前,我作为嘉宾参加前一个节目的拍摄,已被各种强光射灯照得满头大汗,头有些晕,故在表演时只在桌上摆了8支蜡烛(11月5日,我在四川成都电视台采访时曾一气击灭9支蜡烛,而且有前面不灭先灭中间的效果),结果只灭了6支,但已是全国第一,被中国电视吉尼斯总部授予中国电视吉尼斯证书。

从我二十多年练武的经历来看,第一,武术练成前须具备三心:信心、恒心、决心;第二,绝技练成要讲法窍,我一师弟以前跟峨嵋派一高手练劈空拳,每天马步冲拳3000拳,一次下来汗流浃背,打湿衣裤,加上他习武近十年,一月下来,竟不敌我一学生胡波(其时习武已3年)每天冲拳300余次练出的打蜡烛效果,所以光靠蛮练苦练不一定成功;第三,劈空拳不一定身高体重力大者就打得好,前面说我那师弟就比胡波重40斤。

因为我年龄比较小就出名了,可能是四川武术界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出名最快的一个,包括我的一些师兄弟,因为对我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他们有些人(在他们学武时我还没学,我学武时,他们已经成教练、拳师了)对我的快速出名不服气,但我觉得这也是正常的。

其中,一个是曾经在国际拳击赛拿过亚军的国家健将级运动员,而且是在当年国际拳击赛中,惟一一个打败外国拳击手的中国选手。他后来在一个省的拳击队当教练,后来又成为一个公安局特警大队教官,他和我以前是好朋友,都接触过现代西洋拳击,后来我们就认了师兄弟,我的徒弟们都叫他师叔。

他是个北方大汉,身高有一米八多,一百八十斤。在他心中,他认为是打得过我的,而且他一直想试一下。但我因和他感情很好,所以虽知他有这种想法,却一直在回避这种事,和他在一起时,我就不谈拳击散打,改谈别的事情。

我还有一个大师兄,是我以前一个老师的大徒弟,年轻时也挺能打,一个人打得过十多个人。在他心目中,也觉得打得过我,而媒体,又常常倾向于我,我知道他的心里也不服我,而我更不愿意和他打一架来定输赢。

后来我的劈空拳重出江湖后,全国就有许多媒体、电视给我作报道,还有三个电视台把我的劈空拳做成专题,我刻录成光碟。并在光碟上面写了些感谢曾经支持我和青城武术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就包括这两个朋友。

后来我就把光碟送过去了,大概第三天,我们的特警高手打了个电话过来,他就说:绥哥啊,我的拳头是不是应该比你重啊?我回说:你的拳头当然比我重啊。他说:那为何那些蜡烛你打得灭,我打不灭啊?我说:你是不是隔太远了。他说:不远啊,你打了一米远,我才打三十厘米都没打灭。最后我就说:你和我学的东西不一样,我是练道家武功的,你是练西洋拳击的。在功夫来说,你是外家,我是内家。他就说:绥哥,以前我一直觉得我打得过你,现在我感觉我可能打不过你了。我说:没有那个必要嘛!打得过,打不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两个是朋友嘛!

我那个大师兄呢,那天我把光碟拿给他后,我就走了。当天晚上他看了光碟后,隔天早上立刻招集了他最得意的三个徒弟,晚上就大练劈空拳打蜡烛,结果三个人手都打痛了,手都抬不起来了,还是没有达到我一半的位置。

后来有一天他才说,说老实话,我以前只是因为你是我师弟,师傅要我帮你,所以我帮助你来振兴青城派,但我并不服你,我觉得你的功夫并不好。现在我才认为你的功夫的确不错。

我认为要把劈空拳练好,有下面几个诀窍:

1 关节要松开。全身要活,才能开练,否则有肌肉拉伤和力量发不完之虞。

2 速度要快。我得过“千手观音,蜀中第一快手”彭元植恩师的传授,10多年前我还在做运动员时就能1秒打6拳,中央电视台制片人赵邈听了不信,后来回京后将我灭蜡烛的资料调出来用仪器测试,确实如此才相信。速度快了,拳风就大,而且可以一层一层地推进冲击,所谓内家的“龙门三迭浪”劲与此意思相近,这种方法应用在散手比赛中,效果也很好。1999年,我在山东遇上一习武20余年的台湾武林高手张某,进行了一场切磋,他摔了我一跤,在此之前我打了他10多下,几分钟就结束了。后来他说:“你狠,你打中了我13下我给你记住了。”我说:“我要真狠,这13下任何一下都可以把你打休克。”大家相视大笑,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3 内气要足。打劈空拳和打散打一个道理,内气要足,用现代话说,就是耐力要够。2000年全国第二届“天彭牡丹杯”武术散打擂台赛上,我学武不足1年的弟子小龙遇上技术全面的体院散打高手袁某,我告诉小龙:“技术上你打不过他,一旦与他对阵,护住要害,只进不退,只打直拳连击,一次能打多少就打多少下。”比赛时小龙照章办理,连续两次把对手冲下擂台,最后获得70公斤级第三名。小龙当时就是一口气打完30个直拳,让对手无法反击,只有不断后退,最后下台。如果小龙当时打一两拳就停,结果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打劈空拳灭烛也是,有时看见最后那支蜡烛马上就要灭了,只要一拳就可以成功,但那时你可能却连打半拳的体力都没有了。

4 拳头要准。这跟打散打一样,拳头要长眼睛,只不过散打拳头要向对手要害处招呼,劈空拳灭烛要向蜡烛招呼,如果方向不对,目标未打准,再大的力量也是泥牛入海,杳无声息,无济于事。

5 发劲要突然。在力量不够时要借力,这与散打都是一回事,要让对手没有准备、打蜡烛力量不够时,可以先将拳劲从左侧打进,让蜡烛被拳风倒震回来,拉短拳头与蜡烛的距离,然后从中或后侧打进,就容易打灭蜡烛。

因门规所限,我只将劈空拳初级内功公布出来,只要练习得法,1到3个月内打灭与拳相距10到20厘米的蜡烛没有问题。而且速度、力量都会有很明显的提高,对于技击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些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个,皿东学生原本要学一年在我处学了三个月不到,即能两手食指、中指、拇指撑地,靠墙倒立,几步冲上离地4米高的墙壁,并且学了后来载人国家最高级别《中华武术展现工程》的青城单鞭拳及技击法,但家长还认为未学到东西,结果学期未满,学费未交清就跑了。又到山东某健身学校习武,学会把一个站着不攻击他的人推倒的功夫,他父亲觉得这才学到了真正的功夫,并在某武术杂志上发表,我了解情况后先是好笑,后又觉得难过。

我虽不算顶尖高手,比起目前在武术杂志上露脸的武术家们,说句不谦虚的话,至少一大半水平不如我,因为我是习武20余年,大小700余战,打了五处骨折,才打出的名声。不是没有打过架,打过擂,打过生死格斗,只靠写文章玩游戏成名的武术家,我如果光会打斗,则武德有损。这个学生凭在我处练就的基础实力,要推倒一个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用得着花那么多钱学吗?我教他打人的功夫,家长觉得不是功夫,人家教他推人的功夫,他倒觉得是真功夫了。问一问搞散打、搏击、擒拿的高手,就知道这种推人的功夫能否在真正的格斗中派上用场了。这位家长可能不知道,他能在某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是因为该杂志有个规定,凡长期在该杂志打广告的武术组织可以推荐一篇文章免费发表在馆校专页上,而我馆在中国各大武术杂志上长期发文章(包括技术文章和宣传报道)、当封面人物,是不交广告费的,相反还要得点稿费。

上一篇:彭氏僧门达摩易筋经等 下一篇:太极名家阚桂香尊师重道事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