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 见水 见天地

时间:2022-03-15 02:46:04

许多年前,去过大理到了双廊,惊异于它原始的美。两年后再去,变化翻天覆地。村民的渴望求变与旅人的浮光掠影两相碰撞,结果虽可以理解,只是对这片自然天地略微带了些遗憾。艺术家沈见华,决定从上海移居双廊,不是旅人,而是住客。当一个人没有离开一片土地的时候,是没有故乡和原乡概念的。而当他离开了一片土地,在另一片土地上居留,他与这片土地产生的羁绊与情感,或许可以称之为“原乡”。双廊,就是沈见华的原乡。

找一片山水 代言心中境界

2008年,为夫人秋秋的身体健康着想,沈见华带着妻女离开上海,到农村生活。考察了丽江的文海、玉龙村,也去了大理的才村,最后决定在双廊停留。他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在临海的半亩地上,建起了一座小院,取名“白居”。由二女儿莺莺手写院名,并在木头门边刻了一只蜗牛。

从都市到乡村,生活慢了,沈见华每天都在博客、朋友圈更新一家人的生活日常。夜幕下的双廊,下雨时的苍山。秋秋生病,邻居用拖车送去医院。莺莺来到洱海边,进了双廊小学。秋秋去码头买新鲜的鱼、用当地的麦面做披萨。春节,一家人备上糖果,挨家挨户拜年。中秋,秋秋和莺莺做好月饼,划船送到各家……渐渐地,附近村民都知道,这座房子里有好吃的点心和好喝的咖啡。

朋友刘晓丹这样评价沈见华的生活:“我觉得他的生活只有啥危一段是离开上海以前的生活,一段是来到双廊以后的生活,所以双廊是很重要的节点。”

沈见华在双廊参加村民的葬礼,看到逝者的照片模糊不清,想给老人留下一张像样的照片。回到家,就在临街的铁皮牌上写“免费为双廊村民拍摄全家福”,特意在院子的遮阳架上挂了白布做背景,每次拍完还要冲印出来搭配相框装好。

也因为这12个字,村民定龙与沈见华结下了缘。

1990年出生的定龙,原本在大理一所中专读书,退学回了家,学造房子又不高兴。爷爷赵伯心疼孙子,来白居想让定龙拜师学摄影。沈见华很高兴,当即应允:“好呀!让他来。”

当天下午,白居后门就响起了鞭炮声。定龙的父亲托着摆放了烟酒茶糖的木盘,母亲抱着一只雄鸡,定龙跟在爷爷身后。一家人认认真真送上拜师礼,眼看定龙要下跪,沈见华赶紧张罗大家入坐。“白族人拜师是很认真的,仪式结束后还要请客吃饭,除了师徒两家人,村里的长者也在现场做见证。”庄重的仪式后,定龙成了沈见华来大理收的第一个徒弟。

平日,定龙就在白居待着,沈见华教他看画册、摄影集。上手的第一台机器是松下LX3,定龙自己看说明,尝试不同光线下的白平衡,考验自学的能力。大理灿烂的阳光、丰富的色彩加上沈见华的口传心授,定龙学得很快。从11月拜师到次年2月,沈见华就在双廊的魁星阁为定龙办了第一次摄影展。“有成就感就可以翻山越岭。成就感是必需的,否则老在学就没兴趣了。”展上卖了4幅作品,其中两幅以每幅1 500元的价格被收藏。

而为老乡拍照这件事,沈见华也让定龙来操刀和延续了。

人们经常提到“故乡”,但“故乡”没有“原乡”有深意。故乡是乡愁,充满了离别。而原乡有力量和光芒,是精神家园,有归宿感。

携八旬老太 探访心地之真

沈见华到双廊的第二年,有位79岁的老妇人希望他能帮忙给政府说情,继续申请低保。沈见华了解情况后,建议教她画画再帮她卖,挣的钱比低保多。

“这是我能帮你的。”沈见华说,结果她成了第一位跟着沈见华学画画的奶奶。人们都叫她老外婆,今年已经84岁。老外婆初来时,有次画着画着就对定龙说:“唉,师父是骗我们的。你看,我画什么,师父都说好。”

真是把人给逗乐。

有了老外婆,张军妈、小双娘、光旗奶奶……也都跟着来了,光是听名字,就会被打动。沈见华干脆成立了双廊白族农民画社,让定龙当社长,也让他学画。

她们手里的画,色彩纯度非常高,这与她们日常生活的感受相关,心底无染全然呈现在画布上。所以,沈见华不能像在上海教学生一样教她们学习三原色、配色原理,这些反而会禁锢思维。他让秋秋在网上订购了99种油画颜料,各种颜色一组,从冷色到暖色,深深浅浅。又请木匠做了梯子,把颜料一溜一溜地排列起来,随她们取用。这样,沈见华也能在一旁观察她们下意识的配色。

太复杂的造型,就教老奶奶们日影取形。

画格桑花,小双娘拿了一朵花在太阳底下看,不只有花,还有剪影,也就容易把握造型。马、牛、羊一刻不停,老奶奶们说“太复杂,画不来”。沈见华又让秋秋从网上买回快干雕塑泥发给她们,一边对着马、牛、羊观察,一边用手捏,从三维回到二维平面就容易画了。后来,小双娘画了自己的《人生》,把三代人的故事用三联幅的方式表现出来。

老奶奶们习惯活在过去,沈见华就教她们自然倾诉。“不同于上课,大家住在画室生活在一起,而生活的每个瞬间都是教育。”随着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画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就连游客都会到画社参观。“环境太嘈杂,大家没法安心作画。”沈见华决定重新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让老奶奶们继续创作。

新画室在半山腰,两层的简朴民居,由沈见华亲手设计,两间房用作画室,另有四间供老奶奶们山上画画时居住。盘旋颠簸,交通不便,距离最近的邻居要走30分钟。所以,定龙负责定期接送老奶奶们上山画画。在他的努力下,双廊白族农民画社在当地举办了多次展览。在秋秋的联系下,老奶奶们也走出大理,在北京、杭州、成都、上海分别举办过展览。许多作品被有心人买走,老外婆的作品最高卖到了15 000元。“过去,我们多困难啊。现在多亏沈老师资助我们画画,生活越来越好。”作为社长,定龙想得更远,他联系了工厂,用手工套色的方式把老奶奶的画印在丝巾上。找来砧板让老奶奶们直接在上面手绘,做成工艺品。

早起还在农耕捕渔,下午就拿笔安心作画,因为这样的状态,有人称老奶奶们为艺术家,听起来很浪漫。很突然的,她们的生活常态和愿景就发生了改变,艺术成了她们起居生活、劳碌奔波中的一部分。有两种生活特别容易打动人,一种是艺术家的生活,一种是像艺术家一样生活。而老奶奶在沈见华的帮助下,不只层面发生了改变,也让她们过上了让人艳羡的生活。

拾粒粒羊屎 刻写心经之秘

“寂静,对我来说是种安全。”沈见华坐在二楼的露台上,看着眼前变幻莫测的天气。

离开城市到农村,是沈见华心疼夫人秋秋的身体做出的决定。对他而言,在上海的生活也很慢,那座城市的味道也很迷人。因为一直坚持自由创作,所以双城之间的切换,对沈见华而言,生活方式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但如果一直在上海,不大可能创作出《羊屎心经》这样的作品。”他常常在黄昏时,和莺莺去山间小路散步,有时能遇到羊倌放羊。山里天气多变,瞬时雨又瞬间晴。羊蹄在雨后山道的泥泞里留下脚印,也在一道道泥痕上拉下羊屎,沈见华觉得这样的细节很有意思,动了创作的心思,想用盲文表达《心经》部分内容。

他将纤维泥填满82×82×6厘米大小的空间,印上一只只羊蹄的形状,用一个个黑色的羊屎状小球“谱写”了一段《心经》。“其实,并不是真的羊屎,全都是泥巴捏制。”沈见华解释。有朋友开餐馆,帮他买来一只羊四个蹄。作品里的“羊屎”按照1∶1的大小,一个个手工捏制。“相当费工夫,心经全文有260个字,但仅这一段就用了4 160个泥球。”所有材料全是就地取材。

“这件作品很打动我,形式很有趣,思维模式也不一样。心经本是正统、优雅的题材,他却用反叛性的思维来处理和表达。”好友佘文涛看了作品后,感叹:“物质性还非常强,因地取材。”

画室的老奶奶围观半天,问:“这羊屎,还臭不臭?”可爱得很。

沈见华特别不喜欢解释自己的作品,因为一旦有表达,就是文学语言而不是作品本身。曾经,有件名为《色即是空》的作品,挂在家里墙上4年。渔民邻居来来往往,看来看去。直到有一天,他对沈见华说:“现在,我明白它的意思了。”沈见华很高兴:“你看,他说的不是你想表达的意思,而是它的意思。”这四年,它没白白挂在墙上,完全做成了自己,也完成了艺术家创作的最高境界―― 如其所是。

就像沈见华对二女儿莺莺的教育,孩子往哪里跑,做父母的就把梯子往那里搁,时时照顾莺莺的兴趣和爱好。秋秋擅长烹饪,莺莺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妈妈学习,现在已经能独立制作多种中西式糕点。

“中国人文价值的培养是必须的。”所以莺莺小时候每天都要背《弟子规》、写书法,“这样的培养更利于兴趣爱好的发展。”沈见华不仅在教授老奶奶们的L画上坚持“不教而教”,对莺莺的教育也是引导,用家风影响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只要生活在一起就有极大的影响了。”沈见华说莺莺搬来大理8年,学会了和自己相处。城市对莺莺是另一种真的生活,两处不存在好与坏,但会影响出不同的气质和精神。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要做的选择太多,已经不得已,就看怎么去导演。

上一篇:NLRP3炎性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工程地质学术语易混淆用字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