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术语易混淆用字辨析

时间:2022-06-06 10:30:15

工程地质学术语易混淆用字辨析

摘要:在审校工程地质类稿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用词、用字的混淆。归纳出几组出现概率比较高的易混淆词语,通过查阅相关的工具书以及权威的专业书,并结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结果,从它们在工程地质学中的应用出发对这些词语进行辨析。发现混用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类:(1)正异误认,例如“黏”和“粘”;(2)不谙惯例,例如“砂土”和“沙土”;(3)音同形似,例如“岩芯”和“岩心”;(4)汉化不当,例如“摩尔-库仑”和“莫尔-库仑”。对这些易混淆词语总结出其合理的使用方式,从而为相关专业的作者和编辑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地质,科技术语,黏土,砂土,黏聚力,岩芯,莫尔

中图分类号:N04;P6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2.015

Analysis on Confusab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in Engineering Geology//GUO Jingyun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review and proofreading of paper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it is frequently found some authors mix up some words or use wrong wor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several groups of confusable words. Through consulting relevant reference books and some authoritative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and refering to the results of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we sum up and analyze these words from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geology. We found the confus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1) Different usage of Chinese characters, such as “nian” and “zhan”. (2) Unclear conventions, such as “sand”. (3) Wrong use because of same pronunciation and similar font, such as “rock core”. (4) Improperly Chinese name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such as “Mohr”. This study concludes the reasonable pattern of these word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authors and editors in related disciplines.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clay, sand, cohesion, rock core, Mohr

收稿日期:2016-10-26修回日期:2016-11-23

基金目:2016―2017年度小编・仁和基金(XBRH2016-17020)

作者简介:郭静芸(1987―),女,硕士,工程师,《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以及期刊出版工作。通信方式:。

引言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涉及交通、能源、海洋、城市等方面的大规模建设与开发,工程地质学将大有作为。这就迫切需要对工程地质学的一些常用的术语用字进行规范统一,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好地呈现出来。

《工程地质学报》是中国工程地质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国内业界影响力很大。笔者在审稿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常见术语用字的错误,很有必要对混用概率比较高的术语用字进行辨析,指出其正确的用字,从而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一正异误认

《新华字典》第11版对“黏”和“粘”的释义为[1]:

“黏(nián)”:形容词,像胶水或糨糊所具有的能使物体粘和的性质。

“粘”:读作nián时,一是表示姓氏,二是同“黏”;还有一个读音为zhān,动词,指通过黏性物把两种物体结合到一起的行为。

“黏”和“粘”两字长期纠缠不清,这和异体字的变化有关。1955年12月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黏”曾作为异体字被淘汰;凡是原来用“黏”的地方一律改为“粘”。但1965年文改会、文化部颁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恢复了“黏”字的规范地位。2013年由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黏”字亦确定为规范汉字。“粘”和“黏”的分工是:“粘”除了表示姓氏读作nián外,其他地方一律读作zhān;而“黏”则表示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2]。至此,“黏”和“粘”的分工基本确定[3]。

1. “黏土”和“粘土”

“黏土”和“粘土”是工程地质类稿件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有的作者用“黏土”,而有的作者用“粘土”,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混用。相关的书籍用法也不一致,例如:《专门工程地质学》 [4]《工程地质学概论》[5]、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的《土力学》[6]用的是“粘土”,《工程地质手册》[7]、李广信等编著的《土力学》[8]、《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9]用的是“黏土”。

由此可见,在早些年的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粘土”,而近年则普遍使用“黏土”。根据异体字规范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地质学名词》[10]审定的结果,正确的用法是“黏土”,而非“粘土”。

2. 其他与“黏”和“粘”有关的词语

编辑部来稿中其他与“黏”和“粘”有关的高频词语为:(1)“黏聚力”和“粘聚力”,(2)“粘贴”和“黏贴”,(3)“粘接”和“黏接”。通过分析“黏”和“粘”的释义可知,(1)组应该读作“nián聚力”,全国科技名词委相关学科审定的结果是“黏聚力”,没有出现“粘聚力”的表达方式,所以正确用法为“黏聚力”;(2)组和(3)组应分别读作“zhān贴”和“zhān接”,表示动作,正确用法为“粘贴”和“粘接”。

二不谙惯例

有些词语虽然形式不同,但含义是一样的。具体到一篇学术论文中,如果两者同时出现,会显得很随意,不符合科学性和严谨性。既然含义相同,那么就需要采用在工程地质学科内的常用形式。

1.“砂土”和“沙土”

“砂”和“沙”在表示“非常细碎的石粒”的时候,在《新华字典》第11版[1]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12]中都是可以通用的。而《专门工程地质学》[4]《工程地质学概论》[5]、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的《土力学》[6]、《工程地质手册》[7]、李广信等编著的《土力学》[8]、《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9]用的都是“砂土”,全国科技名词委《土木工程名词》[11]审定的结果也是“砂土”,所以推荐采用“砂土”。

2. “黏聚力”和“内聚力”

《专门工程地质学》[4]中“粘聚力”和“内聚力”都用到,《工程地质学概论》[5]中为“内聚力”,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的《土力学》[6]中为“粘聚力(内聚力)”(以上“粘聚力”应为“黏聚力”);《工程地质手册》[7]、李广信等编著的《土力学》[8]、《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9]中均为“黏聚力”;而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结果中“黏聚力”和“内聚力”都有。

可见,“黏聚力”出现的频率高于“内聚力”。当然该术语还有多种别的叫法,例如凝聚力、黏结力等。在含义相同的前提下,遵循工程地质学科沿用的习惯,推荐采用“黏聚力”。

三音同形似

一些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的汉字也容易误用。例如“岩芯”和“岩心”。

《新华字典》[1]中对“芯”和“心”的相关释义为:

“芯”:某些物体的中心部分。

“心”:中央,在中间的地位或部分。

《现代汉语词典》[12]中的释义为:

“芯”:泛指某些物体的中心部分。

“心”:中心,中央的部分。

据此无法辨别出应该用“岩芯”还是“岩心”,但是在词例中,《新华字典》[1]和《现代汉语词典》 [12]中出现的都是“岩芯”。《工程地质学概论》 [5]《工程地质手册》[7]《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9]中用的也都是“岩芯”。只有在早些年,《专门工程地质学》[4]中出现了“岩心”这一用法。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审定结果则在不同的学科中用法不一样,例如:公路交通科学技术、煤炭科学技术、石油等学科是“岩心”,而海洋科学技术、大气科学等学科是“岩芯”。

按照相关工具书的词例和工程地质行业的惯例,推荐的用法是“岩芯”。

四汉化不当

工程地质学科涉及很多包含英文名字的术语,例如在岩石强度理论中就有MohrCoulomb准则、Griffith强度理论、DruckerPrager准则等。在汉化的过程中,这些人名对应的中文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为了体现科技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将一些常用的汉化后的术语进行统一。下面举例说明Mohr的汉化。

在工程地质学科内,有很多地方涉及Mohr。例如Mohr应力圆、Mohr包络线、MohrCoulomb准则等。Mohr进行汉化时,基本上会出现两种形式:“莫尔”和“摩尔”。下面通过分析相关书籍及相关规范中的实例来说明那种用法更恰当。

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的《土力W》[6]、《岩石力学与工程》[13]、李广信等编著的《土力学》 [7]、《岩石断裂力学导论》[14]用的都是“莫尔”;《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则用的是“摩尔”[9],而《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09―2010》[15]用的是英语Mohr。《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6]中Mohr的翻译为“莫尔”。地质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4年审定公布的《地质学名词》中涉及Mohr的规范用词有“莫尔图”“莫尔应力圆”和“莫尔包络线”[10],土木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2004年审定公布的《土木工程名词》[11]中涉及Mohr的规范用词有“莫尔包线”“莫尔圆”“莫尔屈服准则”和“莫尔-库仑定律”。

由上可见,大部分书籍采用“莫尔”,少部分采用“摩尔”。汉化时应当遵照《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的名词采用“莫尔”。

五结语

以上分析了工程地质学几组常见术语易混淆用字的情况,作者和编辑在工作中需参考权威的工具书,尤其应遵照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从而促进术语使用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大字本[M].1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363.

[2] 楚山孤.常见别字辨析手册[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5:146-147.

[3] 李小玲.地学论文中科技术语的准确使用――以黏土、湖、D民为例[J].中国科技术语,2015(4):57-61.

[4] 张咸恭,李智毅,郑达辉,等.专门工程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5] 李智毅,杨裕云.工程地质学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6] 张克恭,刘松玉.土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 《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M]. 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 李广信,张丙印,于玉贞.土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T 50279―2014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10] 地质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质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1] 土木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土木工程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25,1127.

[13] 蔡美峰, 何满潮, 刘东燕. 岩石力学与工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14] 李世愚,和泰名,尹祥础,等.岩石断裂力学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1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6] 新华通讯社译名室.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上一篇:见山 见水 见天地 下一篇:超声在20例儿童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