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时间:2022-03-15 08:40:50

我中心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关键词】社区卫生;处方质量

处方点评是医院为了提高处方质量而进行的日常管理,故为了提高我中心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笔者对我中心2012年门诊不合格处方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医生提高处方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

定,参考药物临床治疗指南和循证药学等依据,抽取我院2012年1――12月每位医生每月其中1天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共计22455张。将处方分为合格处方与不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按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诊断两类进行分析。

2结果

本次共抽查处方数22455张,其中不合格处方为408张,占抽查总处方的1.82%。对408张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267张,占不合格处方65.44%;不合理诊断处方为141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4.56%,详见表1。

3讨论与分析

3.1不合理用药不合格用药主要出现情况:①重复用药;②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超一月用量,一般慢性疾病用药或中成药超2周用量;③使用四种中成药;④药物用法用量错误;⑤用药不合理等。这些不合格情况,与我中心作为一级医院,服务的对象多数为慢性病患者等情况有关,有的身患多种疾病,某些全科门诊医生在对药品说明书掌握不够全面,对药理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1],出现重复成分用药。医院使用电子软件系统,在门诊量大的情况下,用法用量可能出现错误,也不排除部分门诊医生不能详尽了解说明书所致。医疗安全为医疗行为中的基石,为了保障医疗安全,我中心质量监控部门严抓药物用法用量,但仍有部门医生超说明书用量,病史中未说明病情需要原因等。

3.2不合理诊断不合理诊断现象有:①处方漏诊断;②诊断与用药不符合;③症状作诊断;④诊断不合理等。由于我中心服务人群多数为老年患者,自身疾病种类较多,医务人员在门诊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可能处方开具了药物,但未及时补录诊断;有的由于医生本身的业务知识薄弱或医生的责任意识淡薄,可能出现症状作诊断、诊断不合理的现象。

3.3对策针对我中心不合格处方,笔者结合工作过程中所遇问题,做出如下建议:①中心通过医联体、科研等渠道,引进好的师资力量,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②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宣讲,同时对相应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2],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沟通,对于屡次不改者与绩效相结合,并纳入医技档案。③提供药师与医师良好的沟通平台,对处方质量的问题适时沟通,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顾芳.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J].上海医药,2012,33(10):35-36.

[2]张丽娜,李艳丽.2009年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2):2140-2141.

上一篇:肾透明细胞癌与高密度肾囊肿的CT鉴别诊断 下一篇:灵犬×中华田园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