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入确认与税法处理的差异性研究

时间:2022-03-15 07:48:20

会计收入确认与税法处理的差异性研究

【摘要】企业内的税法与会计准则,对于内部会计收入的确认有着一定的差别,下文当中将主要针对会计收入确认与税法处理存在的几方面差异进行详细分析,为企业会计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会计收入确认 税法处理 差异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都会依据会计相关的准则对企业内部的账务进行处理,并按税法规章进行纳税申报。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国家对于企业会计工作体制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这一变动导致会计收入确认与税法处理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差异。因此,企业应对两者在收入确认领域中的几点差异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依据更好的指导会计工作。

一、在整体收入确认方面的差异

企业内部会计相关准则当中,针对会计收入确认环节订立了五个判定的基准,而税法处理与会计收入确认在评判基准方面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企业的经济利益能否真正归入企业这一问题上。因此,不能确定相关收入已经流入企业时,企业内的会计部门通常都不会进行收入确认,对于已经发出的商品成本,则应将其转入到“发出商品”的条目当中。从税法的角度来分析,在其他条件都已经确认达成的情况下,企业的各项收入无论是否能够确定将归入企业,都必须要及时进行收入确认。在商品收入的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当中有明确规定,在销售合同当中商议确定将使用递延方式收取款项的前提下,即是指实质上已经具备了融资性质的销售业务,都应当依照相关商业合同当所制定的价格或者以合同当中价款的公允价值作为整个销售过程最终收入的确认数额。在税法当中,对企业产品销售行为的具体规定是:在企业选取了分期收款方式的前提下,对整体收入进行计量时,就应当依据相关的合同条目或者合同当中已经明确的全部价款以及价外的支出为依据来对整体收入进行确认。

二、在让渡资金使用权方面的差异

利息与使用费的收入,是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当中至关重要的两项内容。从利息收入角度来分析,会计的相关规章当中,对于利息收入的具体定义是企业对外实行专业借贷业务所获得的利息收入,而从税法的角度来看,其对利息收入的定义则是企业将自身的资产转借给其他主体,在非权益性投资前提下其他主体因占用企业自有资产而自愿支付的费用,其中包含了债券利息、存款利息、欠款利息等等。从使用费收入的角度来分析,会计相关规章制度当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明,依据让渡无形资产的专利权与使用权等合法获取的资产收入,可以定义为使用费收入。而在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当中,现在并没有专门针对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所订立的相关政策,只有相关企业财产转让的部分内容,在这些相关内容当中,财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概念,其中牵涉到无形资产、股权、固定资产、债券等等,此外,还有一点需要多加注意,从税法角度来分析,转让的资金收入主要是指资金的所有权,并非使用权。

三、劳动力资源供给方式上的差异

从劳动力资源供给方式的角度来分析,会计相关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假如在每年的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中,企业能及时提供劳动力资源交易的详细信息,那么就必须要借助完工百分比法对劳动力交易环节所得的收入进行详细确认。如果无法准确得出相关的劳动力交易信息,那么则应当以以下两点作为入手点进行综合分析:其一,对于预算环节能够得到相应补偿的,已经产生的劳动力交易成本,应该依照在实际交易过程当中已经发生的劳动力成本数额,作为确认劳动力交易环节具体收入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对劳动力交易的成本进行结转。另一方面,对于预算环节无法得到相应补偿的,已经产生劳动力交易成本,应先将其纳入当期的损益数额当中,暂时不对劳动力收入进行核实确认。税法的相关条文当中便有明确规定,如果一个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安全与检修等业务,且经营的整体时间已经超过一年的,都可以依据完工的进度来对整体收入进行确认。不难看出,税法处理与会计收入确认在对劳动力资源交易收入进行确认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按税法的相关要求来分析,劳动力交易结果无法预算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并不符合谨慎性的原则,所以一家企业只要向其他机构提供了劳动力,就可以对收入进行确认。而按照会计的相关要求来分析,则要顾及到更多方面,要从劳动力成本是否能够得到应得回报等方面,谨慎的去分析。

四、结语

当前我国无论是在税务相关制度方面还是会计法规方面,都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因此需要借助全社会企业的帮助,对国内的税收体系以及会计相关法规进行补充完善,进而消除税法与会计两者在收入确认方面的差别。

参考文献:

[1]陈琼.会计收入确认与税法处理的差异比较[J].商业会计,2011,(14).

[2]陈琼.关于会计收入确认与税法处理的差异分析[J].商业经济,2011,(1).

[3]孙德成.论收入的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及应对策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11).

上一篇:基于参与式教学的机械原理应用竞赛教学模式分... 下一篇:理顺助学机制 资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