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花开春满目

时间:2022-03-15 07:34:03

一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汩汩清泉直达农家庭院,一栋栋小洋楼别致明亮,一张张笑脸溢满幸福……芳菲四月,徜徉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昌,处处生机勃发,春潮涌动。近年来,广昌县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一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6万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423元提升至3545元。

整村推进换新颜

走进驿前镇有广昌“莲花第一村”美誉的姚西村,昔日的低矮茅草屋、破旧的猪牛栏已不见踪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宽敞明亮、白墙黛瓦的砖木结构民居和一些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砖混结构的小洋楼。莲田里,村民抢抓时节忙着新莲移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繁荣的美好景象。村民姚金宝感慨激动地说:“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改变了我们的村庄面貌,使我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2010至2011年,县扶贫部门依托姚西特有的莲海资源,在姚西村投入扶贫资金48.5万元,同时整合水利、交通、建设等部门资金300余万元,硬化公路2公路,修建水渠2000米,铺设游步道2193米,并实施了村落房屋“穿衣带帽”、安全饮水、电路改造等工程,聚力打造姚西莲海景区,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路。现在该村已形成了以白莲为主,泽泻、养蜂、旅游、劳务等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姚西村的变迁只是广昌县大力推进整村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2006年以来,该县在59个重点村累计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实施农村组公路改造、教育、卫生、水利等项目300余个,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

移民搬迁奔富路

“都是托了党的恩情、政府的福,才让我们有了今天这幸福的生活!”听说采访,塘坊乡池源村横塅新村村民刘芳财忙拉着笔者来到他家刚落成不久的新房参观。笔者看到,冰箱、液晶彩电、家庭影院、电脑、摩托车等一应俱全;卫生间、太阳能配备齐全。整个新房设计、装修、家居现代风格浓郁,一点不比城里差。

刘芳财以前的居住地叫草坡山。草坡山,路窄坡陡,当地方言“上山穿鞋,下山提鞋”是最为形象的描绘。地里种出的粮食产量不及山外的一半;想发展特色养殖业,总是担心养多了卖不出。自下山搬到横塅新村,刘芳财一家的生活全新改写。夫妻俩流转了20亩地种莲、种烟,还养猪、养鸡,光生猪养殖一项,年获利就逾七万元。这几年,他家年均收入都在十万元以上。

近年来,广昌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整体搬迁、分类安置、部门支持、配套实施的原则,以集中安置和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相结合、有土安置与进城经商务工安置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居住在深山区和受到威胁的地质灾害区群众逐步实施整体搬迁移民扶贫。为消除下山移民思想顾虑,拓宽这部分群众的增收渠道,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富裕”目标,该县从项目、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加大后续扶持力度。目前,9000余深山群众通过移民扶贫工程走下山,远离了地质灾害危险,实现了安居乐业。

[作者简介]

陈勇贵,江西省广昌县委宣传部。

上一篇:断裂的爱 第7期 下一篇:加强城乡教师互动交流,促进铜鼓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