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时间:2022-03-14 06:19:55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摘要:本文从昭通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城镇化条件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因素和昭通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昭通市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矛盾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昭通市 城镇化 农村 人力资源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表现为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过程,也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

一、昭通市城镇化基本状况

昭通市辖10县1区,有143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建制镇54个(县城所在地10个),办事处3个,乡86个,1178个村委会,96个居委会。到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574.24万人。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全市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地方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各地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05年至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7%上升到21%,平均每年增加0.8个百分点;建制镇数量由原来48个(含县城所在地)增加到54个(含县城所在地),增加了11.1%;城镇(含乡)建成区面积由113.4平方公里增加到161.2平方公里,增加了47.8平方公里; 2010年末与“十五”末相比,全市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8.77平方公里增加到78.85平方公里,增加了20.0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由232.51公里增加到399.6公里,增加了167.09公里,道路总面积由312.55万平方米增加到639.9万平方米,增加了325.35万平方米。 但是和周边城市和地区相比较 我市市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到2010年末,全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7.5%,高于全市26.5个百分点;全省为36%,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和周边城市和地区相比较,曲靖为37%,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四川省宜宾市为38.56%,高于全市17.56个百分点;贵州省毕节地区为27%,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六盘水市为35%,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目前昭通的城镇化水平仅略高于全国改革开放初期17.9%的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可见昭通城镇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城镇化条件下昭通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因素

昭通市广大农村地区一直保持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特别是镇雄、威信等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这样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生成。

1.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根据经济学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可避免地持续下降,仅靠农产品收入,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很难赶上城镇居民。2011年昭通市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09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3元,同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94元,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住房、公费医疗和实物收入,再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用于第二年再生产资料,城乡居民实际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更大。许多感受到经济地位下降的农户看到外出打工所带来的改善收入状况的机会,因而具有较强的迁移动机。

2.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随着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越来越小,边际生产率接近零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就成为了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不仅不会影响农业部门的产出,而且会成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在当前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部门呈现一种局部缩小的趋势,城镇边缘的失地农民被迫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3.环境压力迫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昭通市人地矛盾十分突出,2001年昭通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就仅为0.88亩,相当于世界人均3.75亩人均耕地的23%,稍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耕地的警戒线。农村地区人口的数量已经超出了当地资源环境的容量。由于过去的过度开垦致使缺乏水源涵养干旱板结,地力下降。在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下,不可能快速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必然趋势。

三、昭通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城镇化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矛盾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劳动力。但由于我市农民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术教育落后,有95.3%的人没受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全市职业技术学校只有3所,专门针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机构或学校几乎空白,农村人力资源的非农就业能力有待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昭通市城镇化条件下第二第三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一方面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工厂企业招不到符合招聘条件的员工,这成为了阻碍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不仅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也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

四、解决我市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最大障碍。政府应该加大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的财政投入,并使之“制度化”,以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和创业发展权。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对农村剩余劳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免费技能培训,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其持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劳动力市场。政府要建立健全市场用工信息系统,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就业咨询、法律服务等在内的就业服务网络,打破城乡就业壁垒,把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人员统一管理,实现平等就业。

2.政府应该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第一,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要本着“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均衡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撤、并、转、建”等方式撤并整合,打破乡镇行政辖区的限制,优化教育资源。形成高中阶段学校向城区集中,初中阶段学校向乡镇集中,每个乡镇重点为好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初中。在此基础上根据“五统一”(标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原则,制定并落实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规划。第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在教育经费分配上实行差别化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不同层级的对口支援,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第三,实施优惠师资政策辅助农村学校。鼓励优秀人才到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推行定向培养政策,制定待遇优惠政策,通过提高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前往执教,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资源的均衡问题;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学校教师的培训政策,从时间、经费、培训力量等方面给予保障,以提高这类学校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第四,建立合理的教师资源流动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校都可能有优秀教师前来执教。在不同区县之间、学校之间建立师资力量的对口支援关系,帮助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鼓励城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义务到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工作,使我市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均衡发展。

3.快速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产值会越来越大,劳动力将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从经济规律和昭通市的市情来看,昭通市的各级城镇的就业潜力是巨大的。而且城镇的规模越大,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就越强。政府应当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鼓励旅游、餐饮、商贸、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税收方面给予支持,以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上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军队人才队伍建设刍议 下一篇:现代纺织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