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合唱训练中气息控制对于音准偏差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14 05:03:11

童声合唱训练中气息控制对于音准偏差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在各级各类的校园合唱活动和竞赛中,我们不难发现,音准问题一直是困扰合唱团队健康发展的顽疾。没有良好的音准,合唱作品整体的融合与平衡感就会被打破,艺术表现更是无从谈及。合唱中的音准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呼吸、音区、速度、力度、节奏、和声等。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大,但它说明了气息控制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正确的呼吸方法是确保合唱作品整体协调和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多种呼吸技巧的全面参与,而个人意念和呼吸肌肉群的全力配合是达成目标的重要途径。当歌唱者呼吸方法运用不当时,就会有力不从心之感,音准自然难以保证,合唱的融合与平衡即被打破。

歌唱呼吸的训练与运用不应被看做是纯技术性的技巧,而应当被看成是歌唱艺术有效表现的手段。单纯地强调各种技巧只会成为炫耀与卖弄,使艺术的美感荡然无存,只有从歌曲的内容和音乐表现出发,通过个人的情绪表现欲望带动机体的意念控制,帮助气息巧妙找到位置,更精准地把握音准,才是歌唱者练习歌唱呼吸的真正目的。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呼吸方法或是气息控制法,都可以从情绪的表达、情境的引导上人手找到解决的途径。

下面,笔者尝试选取日常合唱训练、教学的片段,从合唱指挥的角度针对呼吸方法造成的音准偏差现象,从理性上进行剖析,同时提出调整、修正策略。

现象之一:高音、延长项音音准偏低并不断向下滑落

合唱作品《每一个清晨都是节日》的尾声,旋律不断向高潮推进,本该结束在稳定、饱满的和声中,但和声突然变得摇晃,音准的严重偏离使得乐曲的终止不够圆满,充满遗憾。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使孩子们感到无比沮丧。

孩子们一定都意识到了音准出现了问题,他们太想稳定和修正了,所以才会产生音准的摇晃。可事实证明他们没能做到,不协和的和声最终破坏了合唱作品的完美表现。所以问题不在他们的内心听觉上,是哪里出现了障碍呢?反复的受挫容易导致孩子情绪的紧张,心理的不稳定造成气息也随之不稳定,听觉反应力减弱,发声器官不够松弛,导致群体力度和音色的不确定,并形成恶性循环。

冷静下来不难发现,担任高音声部的孩子们面对较长时值的高音出现了身不由己的抛物线形下滑的现象,这才是症结所在。这个问题是极具普遍性的,几乎在所有的长音、延长音演唱中都会遇到,尤其在遇到较高音的延长时更为明显,经常是开口时的音准就是偏低的。另外,音准的滑落一定是由于孩子的气息缺少支撑导致的。e3的位置并不是孩子音域的极限或临界点,换气之后的七拍长音在小快板的速度之下也不足以造成气息支持的艰难,这一定与气息运用的技巧有关。

声乐教师经常会提到“声在气流中”、气“包着字”、气“包着音”。气息带动的不只是咬字的准确,更有声音位置和情感的深入。将呼吸作为动力放在先,咬字作为核心放在中,情感作为目的放在后,引导孩子做到字随气走、气随情走,斟酌乐句的情绪表现,做到有感情地呼吸,音到哪里,气息要提前一步先到那里,这样有准备的高音才会清晰、饱满。在这个欢快情绪片段的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孩子不断积蓄内心的情感,在渐渐充盈的热情中迎来一个情感的爆发点,这时候的吸气量会不断增加,力度也会逐渐加强,在亢奋的情绪中,发声位置自然也走到了最高点。孩子们只要把握“气在前、声在后”的原则,开口音的音准障碍就能够迎刃而解。指挥要做的是调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充分的手势暗示来预示乐句呼吸和情绪,做好高音区的提示(如:手位提高暗示高音位置、虎口撑开暗示口腔充分打开等)。

要想避免长音的音准下滑,首先得从心理上解决“气息稳定、保持音准”的误区。过于强调演唱技巧而忽略乐曲情绪表现的人往往会这样认为:长音演唱是静态的直声表现形式,只要保持气息的平稳,音准自然就得到了保证。恰恰是这种背离了作品艺术表现的观念导致了气息的松懈、听觉的麻痹、音准的偏离和艺术表现的苍白。首先我们要根据音乐情绪的表现用动态的视角来看待运动中的长音,然后才能科学有效地调整歌唱者的气息:结合作品高潮的推进,让孩子们感受、理解高潮乐句情绪上的升华是一个渐进过程,想象自己的声线是一架正在跑道上起飞的飞机,要不断调整动力(气息支持)使它不断向前、向上飞行,驶向蓝天,和天融为一体。与此同时,指挥的手势和表情提示也显得尤为重要:手势一定是在不断运动中的,可以一样是较高位置上的缓缓前行(同样是向前、向上的运动轨迹),或是一手由低到高缓缓地向上牵引。不论是哪一种,指挥手势都要有不间断的运动过程并在结束位置给予清晰的终止(停顿);面部表情则要能够引领孩子们更准确地把握音乐情绪并结合一些歌唱方法上的提示。

现象之二:旋律下行过程中出现的发声位置下降和音准偏低

在合唱作品《西风的话》最后一个乐句的演唱中,柔美悠远的意境被低音声部掉落的音准打破,甚至出现了音色的明显差异,让人不免惋惜。从听觉效果和谱面上不难发现这其中的原因:旋律线条的下行带引发声位置和音准的下落;低音区的发声位置偏低。

在演唱中低音区,尤其是结合渐慢、渐弱的乐句时,演唱者容易感受情绪的暗淡,随之会出现气息缺乏支持的现象,这是由于发声器官过于松弛和发声位置较低而导致音准偏低。在声乐课堂上我们都接受过这样的理念:低音高感觉、高音低感觉、轻音找感觉。这就是为了避免演唱低音而带引发声位置的下落。要想摆脱这种局面我想首先应该从脱离暗淡的情绪开始。

结合刚才的乐句,如果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深秋的苍凉、萧瑟,那么这种暗淡的情绪是挥之不去的;相反,用拟人化的手法来演绎西风再次到来时的亲切语气和欣喜的情绪,则能帮助孩子们理解染红的树叶也是一道绝美的风景,是西风带来的惊喜。在这样的铺垫之下,我又让他们通过下面的练习理解旋律下行时声线的运动变化:

当旋律走到最低音时,出现了开口度更大的母音,它引导着声音线条的向上进行。我让孩子们对比老师的两次范唱:相同的旋律,一次是声音线条跟随下行,第二次则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孩子们很快就意识到这其中的差异,当我在黑板上画出两条截然相反的斜线时,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上行的线条。接下来的演唱就显得顺利多了,带着美好的感情唱出旖旎的风景,旋律向下走、气息向上推,而指挥只要带着与孩子们情绪一样的、缓缓向上的线条就可以收获一个完美的结局了。

现象之三:同音反复带来的音准逐渐走低

合唱作品《八只小鹅》的歌声在活泼欢快的音型中展开。多声部的和声在主、属和弦之间来回转换,表现出了小鹅们嘈杂、笨拙的可爱形象,不断的同音反复更是将鹅儿们快乐的叫声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然而,排练时令人感到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原以为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同音反复部分却出现音准不断“下坠”,在脱离钢琴伴奏的情况下尤为明显,甚至到了整个和声音响严重偏离的地步。

这是发声位置不统一造成的吗?还是歌唱者情绪的暗淡带动了音准的走低?这种“水平式”的相同音高的连续进行为什么会在较为欢快的演唱速度下逐渐偏低呢?

带着疑问我又在不同的合唱作品(《春风地铁》、《每一个清晨都是节日》等)中截取类似的同音反复旋律片段进行实验,在无伴奏下引导孩子进行分声部练习同音反复,以结束音的音高与钢琴的标准音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同一个音出现两次反复之后即会出现上述现象,反复的次数越多,音准的差异就愈加明显。

多次尝试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发声位置的掉落明显是松懈的结果,我开始了逆向思维:既然情绪上的稳定与坚持使本应水平运动的走向出现了下行的趋势,能不能将音乐理解为情绪的渐进积累呢?我首先做了两个同音反复的尝试:

因为母音的原因,在无形中第二个音比前一个音需要更多些的气息量,情绪上也形成了向上的趋势。我又将同音反复逐渐增加到三个、四个,并在黑板上画出了几个逐渐走高(15度左右的角度)的圆点来表示后音与前音的位置关系,在学生练唱的同时我再用不断向上的手位来提示,结果发现这样做明显固定了发声的位置,音准也就不再向下掉落了。带着这样的理解,我引导孩子:小鹅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在和小伙伴们打招呼呐。(结合指挥的手势提示加入点头和伸脖子的动作表演,一拍一次)这样尝试的结果是孩子们的演唱更生动了,音准更精确了,还避免了音量随之递增的现象发生。

上一篇:在实践中探索音乐教育之路 下一篇:中学合唱训练的有效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