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古往今来的战略图谱

时间:2022-03-14 02:19:33

审视古往今来的战略图谱

国际战略学是研究世界全局战略规律的科学。它本着盯住前人、为了今人、想着后人的人文理念,从深度上开掘过去,从广度上开拓现实,从过去与现实的互激中预见未来,在学术体系和研究咨询方面颇有建树。

作为国际战略学的长期参研者,笔者在不同阶段领略了《国际战略学》一书的不同魅力:初学时书中展现的国际关系领域一幕幕精彩的你来我往让我神往;入门后书本传授的体系与结构让我再看那一幕幕“国际演出”时不再懵懂;今天,我正在工作、生活中践行着《国际战略学》书中的精髓。近读王家福、徐萍所著《国际战略学》新版(2005年8月出版),反思新旧两版,再次领略了国际战略学的独特之美。

新版完善了国际战略学体系,界定了纵横交叉型的结构。国际战略整体,纵向是上、中、下三个层次,依次为军事战、经济战、知识战,这就是古往今来国际战略总流向的“三大战略流程”。横向左、中、右的三个区位,依次是创新段、调整段、基础段,这就是国际战略学的“三区结构”。垂直线上溯约26个世纪,前瞻未来约100年。水平线彰显经济、政治、社会、军事、外交、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意识形态、传播媒介和生态环境等国际战略要素运行事务。

国际战略学体系的构建,是以恩格斯关于世界是转化过程集合体思想为总则,基于思想的实质在于简单性,科学的实质在于艺术性的合一。国际战略学以“3”为主参数,以1:0.618计量纵横参数,着力于积极而稳健地推进纵向简洁、横向丰富的结构运行,以展开古往今来世界运作物力、财力与人力的战略图谱。

贵在独特,美在简单。人世间事物,大者如地球经纬,小者如人体结构都是纵横交叉的。它正如钱学森院士所阐述的,系统是由纵向与横向而界定了上下左右关系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简单”。相对于某些论著重在传输外国国际关系范式,《国际战略学》体系以简单求独特,少见且具有结构创新性。《国际战略学》把国内事务与国外事物纳为一体,高度重视对对象国国内事务的细化性研究,以达知其内,而识其外;基于人而立足于国,直面地区而走向世界,它具有学术创新性。

新版持续地构建思维的空间塔楼,优化了“立体研究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应该说,在研究方法方面,新版比旧版有明显地提升。秉承运用新的研究方法与新兴学科一道成长的世界走势,“立体研究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面世,它同《国际战略学》旧版携手走过了近20个年头,并同其新版规范而顺畅地对接。从学理上审视,它也是《国际战略学》体系创新的一大佐证,因为它彰显了思维创新的物化成果。两者同步互激,在我国同领域是仅见的,值得人们特别地注目。

思维活力是人才要素的核心。“立体研究系统”是践行马克思有关“在头脑中建造房屋”的原则提示,努力地构建思维的空间塔楼。它是以世界历史学、世界人才学、国际战略学三个学科,与逻辑(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思维方式,依序分别叠加为一体,并以“三区结构”加以运行,组合为三大支柱伸向空间而形成开放系统。从构建思维的空间塔楼解析,三个学科使其骨架坚挺,三种思维方式使其血肉丰实,宛如钢筋水泥般的塔楼。“立体研究系统”的要旨,就是启示人们变“从地面往上看”为“从天空往下看”,以避免用昨天的思维在今天办了明天的事。

王家福、徐萍所著《国际战略学》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其中主要的有:一是强化了“经济政策的社会政治效应”的核心性命题,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对接。二是系统地论证了“科技、经济、政治的正反向运行”机理。三是全面地解析了“国际战略的新方向”;四是农业和教育是国策性的两大战略标尺,其中提出农业问题,首先是国家的问题。五是从学术研究上分析了我国外交运作的全局调控及其信号问题。六是提出了约至21世纪中期,构建国际新格局将走完其“半程”,其全程将在21世纪末前后实现。七是细密地论证了“实力、形象、意志是世界对国家的战略审视点”;“经济、社会、政治是国家走向世界的战略支撑点”;“视野、思维、境界是国家与世界的战略对接点”等,其哲理、数据解析,令人耳目一新。

上一篇:以色列与伊朗会发生冲突? 下一篇:多功能性和贸易自由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