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性产能过剩问题原因探究

时间:2022-03-13 07:12:08

长期性产能过剩问题原因探究

内容摘要: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产业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企业为达到规模经济,不断的增加投资、扩充产能,导致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暴跌、库存增加、利润下降,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本文着眼于经济理论的不同观点来探讨当前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长期性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并就产能过剩造成的经济效果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能过剩 供过于求 产能利用率 市场机能失灵 规模经济

企业为从事生产必需雇用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能力等生产要素,并运用这些资源生产出特定的产品,以提供销售或服务。而生产能力即产能(capacity)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资源,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数量。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自利的动机下,消费者追求最大满足,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市场的价格机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引导商品的供给量即需求量,不存在生产过剩(excess capacity)的问题。然而,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完全竞争市场和价格自动调整的假设存在一定缺陷,市场机能完全可能失灵,因此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需均衡就算短期内可能达到,但要维持长期均衡则十分困难。

如果社会需求受各项因素影响而无法满足总供给时,厂商的总产能就会出现过剩。从1970年石油危机后美国制造业的不景气,到1990年初期日本的泡沫经济现象,甚至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面临的经济衰退,产能过剩似乎已成为一种长期性及全球性的问题。即使在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廉的我国,虽然出口的快速增长可持续地带动国内需求的成长,但在跨国公司逐渐将制造基地移至我国,同时国内企业也不断扩建增产的双重供给增加之下,国内各行业逐渐出现供过于求、产能闲置的情况。

根据商务部于2005年8月公布的《2005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及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其中,如家用电器、纺织品、通讯手机、五金电料等主要消费品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行业利润继续恶化。而生产资料的情况虽然较消费品略好,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过于求的有66种,占22%;供求平衡的213种,占71%;供不应求的21种,占7%。但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及汽车等行业,也遭遇到产能扩张过快、库存增加、利润明显下降的问题。

如果生产者的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厂商在面临生产过剩、利润下降时仍不断削价竞争,甚至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继续扩产呢?长期性的产能过剩对厂商的决策行为及消费者的福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从经济学理论的不同观点,探讨长期性生产过剩能力的形成原因,并探讨长期产能过剩对总体经济和个体厂商的影响。

生产能力与厂商效率

在探讨生产能力过剩的原因之前,有必要为生产能力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根据威廉•史蒂文森的说法,生产能力是指一个作业单元(operation unit)满负荷生产时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简单地说,生产能力就是产能的上限。但是在实务管理上,可以将生产能力细分为两种:

设计生产能力,指可实现的最大产出,或称为理想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有效生产能力,指在考虑了产品组合、排程的困难、机器维修以及质量因素等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

从上述两种定义可以看出,有效生产能力通常小于设计生产能力,而两者间与实际产出的比率对分析生产能力的运用效率十分有效。一般来说,现场生产部经理重视的是实际产出与有效生产能力间的比率,即所谓的生产效率(production efficiency),它代表在排除所有不是生产部经理控制的因素下,所能做到的最好情况和最大产量。

然而,对经营者和投资人来说,产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可能是更有意义的指标,指实际产出与设计生产能力的比值,它更能反映个别厂商或整体产业的生产资源是否真正能得到有效利用。尤其对设备投资庞大、产能相对集中的高科技行业(如半导体芯片代工业、液晶面板、炼油厂等)来说,从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可以看出,该行业的供需态势、竞争强度甚至利润情况。

通过以上说明,可以进一步的探讨厂商应如何提高生产能力。从生产者行为的角度来看,厂商在面对生产要素投入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时,要面临着不同的限制条件。在短期决策(short run)时,一种或多种的固定投入品,如厂房的扩建、机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资本的投入等是无法变更的,因此提高产能的手段只能偏向于提高现有设备的生产效率,也就是从减少设备检修时间、改善排程、安排工人加班、调整产品生产组合等方法提高有效生产能力水平。

但是从长期决策(long run)来看,所有的投入品都是可变的,企业可以透过资本支出来改变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至于何谓短期?何谓长期?并没有特定的区分标准,对劳力密集型或生产设备简单的加工行业来说,一两个星期或几个月就可以完成长期产能的增加,但对资本密集型、设备投入大的核心工业(core industry)来说,三年或五年都不见得能完成生产能力的增加。对这些生产能力调整不易的产业来说,需要何种生产能力?需要多大的生产能力?何时需要这种生产能力?这些问题对公司的长期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不当的生产能力决策将会对厂商的生产成本及竞争效率带来严重后果,造成生产能力不足或生产能力过剩。因此,丧失市场发展机会或出现产能闲置。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产能过剩问题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不可能会生产过量,因为生产产品的过程就会产生和产品相同价值的所得,即使产品有些过剩或不足,透过价格机能,生产过剩的产品价格会下跌,生产不足的产品价格会上升,市场机能(market mechanism)可迅速消除这种不均衡,此即所谓的赛伊法则(Say’s Law)。

二战后,由于市场秩序及经济活动遭受巨大的破坏,基于战后重建的需要,政府的角色被不断的强化,西方国家受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影响,致力于运用政府控制的手段来管制商业运作、控制金融市场,并建立福利社会,希望通过政府支出的增加以改善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此做法被称之为凯恩斯革命(Keynesian Revolution),全球经济从此开始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高成长、低通膨的黄金时代。然而这样的高成长和繁荣时期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全球贸易投资的不断扩张,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互相影响不断加深。1970年,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成立标志石油危机和象征固定汇率体制的布里敦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瓦解,各国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这时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干预的弊病,并期望通过取消劳动力、资本与货物自由流动的限制,由市场力量来消除供需的不平衡,至此新古典经济理论(Neoclassical economic theory)又重新回到主导地位。

在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会产生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因此,政府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干预、打破行政垄断、开放国内市场等,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力量自然会达到最有效率的运作。

但新古典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两项不合理假设暴露出在产能过剩问题上分析不足。首先,新古典经济学根据边际成本(MC)递增法则认为,单位生产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按照P=MR=MC的订价原则,即使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下,边际利润为零,但边际成本仍将高于长期平均成本(LAC),此部份的利润仍可弥补厂商的固定费用(FC)。

因此即使短期决策内总需求的下降会带来短暂的产能过剩,但长期决策时完全竞争会迫使亏损的厂商退出市场,直到剩余产能完全被消除为止。然而,这样的假设可能只会出现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事实上从已开发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已经被证明不能完全解释当前的经济现实,尤其它过度强调自由放任,认为政府应该放弃对总需求的目标设定的观点,导致GDP成长变缓、失业率变高及生产力下降的现象更引起了后续经济学家的普遍批评。

从当前具支配地位的汽车、电子、化工等核心产业或IT、通讯、软件等创新行业的发展来观察,可验证此事实。实证研究表明,资本密集型核心产业的边际成本在产量接近全产能之前是不会上升的,产能利用率上升时,边际生产成本通常只是维持固定不变甚至下降。因此如果完全竞争导致厂商的订价随着边际成本下降时,厂商卖愈多就亏愈多,最后只能面临破产的命运。这种现象在IT及通讯行业中尤其明显,以最极端的软件和网络事业来说,它们拥有巨大的固定成本(例如高素质、高成本的劳动力,庞大的网络建置成本,长期的品牌广告营销投入等),但却拥有极小的边际成本(例如增加一张光盘的生产成本和增加一名网络使用者的边际成本几乎是零),因此如果这些行业无法达到规模经济下的全产能而出现长期产能过剩的话,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产能过剩问题的第一个假设缺陷。

新古典经济学对产能过剩问题的第二个假设缺陷是认为,低利润市场的退出不存在成本或退出成本很低,显然这个假设与现实不符,因为大部份具有生产力的资产都具有不可移动性(immobile)及不可还原性(irreversible)。因此,退出一个产业不可能是没有成本的,会为厂商带来巨大的损失。尤其对那些固定投入十分具大的核心产业来说,生产设备大部份是按行业特别要求而设计的专用设备,这类的设备投资可以看做是一种沉没成本(sunk cost)。除非竞争者愿意购并接收外,此类设备无法转做他用,但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竞争对手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接收设备以造成更大的产能压力,即使出于长期策略考虑愿意购并,其收购价格也会比原厂商的购置成本低。

因此,就算在获利情况最混沌不明、产能过剩最严重的时期,大多数厂商只要能维持基本运作,都不愿意第一个退出市场,因为退出市场就意味着必需承受原有资本支出的巨大损失,这也是生产过剩会长期性持续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能过剩与规模经济

此外,从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的角度来探讨制造业的长期产能过剩问题。规模经济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观念,指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这个简单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基本法则,也成为厂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基本策略。根据钱德勒教授的看法,成本的不可分割性是产生经济规模现象的主要原因,因为许多机器设备都必需整件购买、不能分割,因此机器设备的充分利用与否就成了平均生产成本高低的关键。

规模经济不仅出现在生产的环节,其它如采购、配销、广告、财务、研发及管理上同样具有规模经济效果。大量采购可以强化制造商与上游供货商的议价能力,降低进货成本;高营业额则使厂商有能力建构较完整的营销体系,降低配销成本;庞大的广告支出可以经由营业额的增加使广告平均单位成本降低;产量大、营业额高的厂商可以取得低的利息优惠及好的融资条件,这些都是规模经济带来的正面效果,而这种效果也是趋使厂商不断扩充产能的潜在动力。

当一个行业已经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时,如果市场需求不变,过剩的生产能力只能通过价格下跌来降低供给量,使之恢复均衡。当价格竞争激烈时,具规模经济的厂商可运用较低的平均生产成本发起价格战,打击产量较小、平均成本较高的厂商,迫使它退出市场。但等到市场价格上升到边际成本以上时,有一定市场控制力、产能较大的厂商就不会再以降价或处置闲置产能做为手段来提高利润或争取市场占有率,而会保留这部份过剩生产能力做为战略性进入壁垒(strategic entry barriers),阻止其它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因而形成熊彼德学派所说的自然寡占(natural oligopolies)产业型态,这也是长期性产能过剩无法消除的另一个原因。

长期产能过剩与经济效果

不能否认,长期性、全球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已经是一个既存事实,也是导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经济发展迟缓的主因。目前除了个别具稀缺性的能源及原料产品可能存在供给不足外,绝大部份工业产品及消费品近年来在全球主要工业国家都面临供过于求,生产过剩的现象。在高度产能过剩之下,不仅国内同行业间发起生死存亡的价格竞争大战,进口品也趁隙抢占市场,导致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最终陷入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

从总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当生产能力出现长期性过剩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造成通货紧缩。根据James Corotty的分析,生产能力过剩会通过下列方式影响总需求的成长:

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失业率上升,工资和就业机会成长趋缓,工会与雇主的谈判力量变弱等,这些结果都会抑制劳工可支配所得的增加,迫使劳工减少消费,导致总需求成长减少;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厂商利润下降,政府税收减少,进而造成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投资支出的减少;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削弱了所有国家的经济主导能力,国内产业容易受到低价进口品的攻击,导致价格大战,库存上升,设备闲置,总需求下降。

产能过剩导致通货紧缩的情况经过许多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后已获得普遍的认同,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日本泡沫经济现象。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策略是以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导向发展政策(export -driven strategy)为中心思路,但是随着国内制造商出走及新兴竞争对手的加入,日本当地的制造商面临出口萎缩、成本偏高、产能闲置的现象。

面对大量的闲置产能,日本政府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听从经济学家的建议,关闭不需要的工厂、允许没有效率的公司破产、放松政府管制及开放国内市场以期待经济重新复苏;二是运用政府资金向面临挣扎边缘的银行及企业纾困,期待全球经济恢复景气时,日本的出口产业可以重新振兴经济。日本政府选择了第二种做法。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出现产能过剩的泡沫经济现象,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仍竭尽所能的扶持企业,避免公司破产;而企业雇主也以日本企业终身雇用制的传统而自豪,认为以裁员、购并来消除剩余产能,挽救经济危机的做法不道德。因此,日本政府只能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来提振经济。但是由于日本原有的经济结构是以供应全球市场为出发点所设计的,出口的萎缩对其经济自然带来致命的打击,并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使得经济复苏遥不可及。

长期性产能过剩对个体厂商的主要影响迫使不具规模经济的厂商退出市场,具规模经济优势的厂商走向合作性竞争(corespective competition)下的自然垄断,而新的竞争者受限于规模经济障碍也很难进入市场。因为,当市场竞合到一定程度,体质不佳的竞争者被淘汰的差不多,产能过剩的现象得到一定缓解后,留下来的生产厂商最理性及有利的决策就是相互合作以维持产品售价高于边际成本,这样厂商们不但可以避免亏损,并能够为下一次的需求成长累积获得设备投资和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投入。

不过这种合作性竞争的互信基础十分脆弱,每一家厂商都希望自己能全能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以只要需求出现下降,有厂商削价竞争,单纯的降价就会演变成价格大战。对个别厂商来说,他们都知道退出市场必需付出的成本有多大,即使竞争再激烈他们还是怀抱着存活到最后一刻的希望,只要其它竞争者退出,超额利润就属于最后的赢家,幸存下来的厂商将可以再一次的取得市场寡占的控制地位。从博奕论的角度看来,拒绝退出是厂商最佳的选择,因此产能过剩现象也不会像新古典经济理论所说的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而会长期存在。

长期性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但不会因为投资贸易行为使得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然流动而消除,反而会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程度的升高而加剧,这一点从我国加入WTO以后的经济结构变化及产业供需情况可以得到印证。只要降低成本的压力及全球化生产模式持续发展,现有的剩余产能就无法缓解,追求规模经济的投资冲动还会引导新的产能不断的出现。到最后厂商只有不断的通过购并扩张,提高经济规模才能生存,而生存下来的幸存者未必是技术能力强、生产效率高、具创新能力的厂商,通常是那些能以金钱游戏逼迫竞争对手就范的巨无霸寡头。等到那一天,消费者和其它生产商的利益将由谁来照顾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市场运行司.2005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05年下半年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05.8.1

2.威廉•史蒂文森 (William J•Stevenson).生产与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平狄克(Pindyck, R.),鲁宾费尔德(Rubinfeld, D.L.).微观经济学(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吴思华.策略九说:策略思考的本质.台北城邦文化发行,2000

5.沙伦•奥斯特.现代竞争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白雪洁.日本产业组织研究:对外贸易框架中的特征与作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7.巴德•帕金,经济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跨国比较管理学的文化观研究 下一篇:我国企业价值增长战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