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制度设计目标研究

时间:2022-03-13 05:17:25

大学制度设计目标研究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大学制度建设的理念和实务考察;大学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视域;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矫正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理念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起点、实务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制度建设是现代公共权力的重新分配、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知识实践的内在要求、大学制度建设要紧扣大学作为社会中心的目标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大学制度建设理念实务现代性

论文摘要:制度建设乃大学发展的根本,大学制度建设一方面与大学发展的内在张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的影响。大学制度建设理念和实务的发展与演变要求大学制度建设进行现代转型,因此需要对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进行矫正:应紧扣大学作为社会中心的目标,优化配置高校人力资源,不断促进制度供给与创新。

现代大学的发展涉及到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育机制、后勤供给保证、社会服务水平、各级党组织及群团组织建设等诸多公共管理学与教育管理学范畴。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学“社会中心地位”的获得。一方面与大学发展的内在张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到了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的影响。不论大学的发展关涉多少领域,受到何种影响,其中一条鲜明的线索。乃大学制度建设的状态与水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的创新发展就是大学制度建设的应然与实然状态,制度建设乃大学发展的根本。究其根由,深受制度管理学的影响与辐射,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法人实体均试图通过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来填补自身发展进程中制度缺失的领域,来拓展制度运行的空间,调整自身发展的方向,这是高等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内在驱动力。

一、大学制度建设的理念和实务考察

制度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从字面意义上考察,“制”在于节制与制衡:“度”强调尺度与标准;制度是对人类思想行为与实践活动起制衡作用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承接此意,大学制度就是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某种规范体系。值得追问的是,现代大学制度缘何产生?怎样发生作用?作用的机理如何?回答上述问题,不妨抓住这样一个基本出发点,即大学制度设计的理念。

理念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起点。首先,大学制度建设深受“领袖论”的影响。在所有关于技术创新与进步的理论中,诸如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均把大学推举为区域经济、人文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的发动机效应使得“领袖论”的观点独树一帜,备受推崇。大学的领袖气质吸引了政府决策者、教育管理者与社会投资方的眼球.一时间大学成为了各方利益主体追逐的“大蛋糕”。政府给出许多优惠政策,学校筹措巨额经费,企业粉墨进场。在“领袖论”思想的主导下,学校除了在事关发展命脉的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的培养方面制度优先且愿意慷慨解囊外,师生的待遇与权益、教学基本建设等制度的供应十分疲弱。其次,大学制度建设深受“话语权论”的制约。在“学制”与“官制”的博弈中.大学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已经不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服务功能。似乎再好的服务规范也只能获得社会的一点赏赐而已,唯有与“话语权”相匹配的大学的能力和地位。才能使大学获得主动权与自。大学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科技方面的优势,一厢情愿地诠释着办学自的重要性.

这种理念下的高调与“话语权”.设置了大学与社会互动的制度屏障。例如,一些地方性高校总埋怨不能得到一些地方项目,这些项目落入中心城市重点高校囊中是因为当地政府不支持,其实需要反思就是地方高校对服务性制度建设的定位问题。此外.大学制度建设深受“万能论”的阻碍。近年来.大学的中心地位被全能化,不管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发挥的如何.也要在社会责任上先贴上醒目的标签,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能生产什么。似乎只有应用性的热门专业、持续攀升的科研奖项、门类众多的研究所,才能代表大学的生命力。大学的长久发展遭遇“万能论”的误区.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难以启动、见效和维持,基础知识和认识能力的探求的方向被扭曲。相反,大学的“万能”引发了巨人症,衍生出教育质量的滑坡、科学精神的缺失、师生关系的矛盾、科研团队的不和谐等一系列集体“症候”。

实务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制度建设依托的母体就是实践,它必须通过一系列举措与途径来体现实际的使用效力.这种由实务作支撑的执行力,建立在制度目标必须权衡大学生存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的完善程度上。有研究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指向两大层面,一是界定并处理好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大学实行学术自治。大学内外关系的调整进而演化为现代大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事实上,仅仅从内外部关系界定现代大学制度,只能构建起政府宏观调控、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社会评估监督的“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相对于现代大学使命的完善与责任的担当.这只是冰山之一角,不能概括大学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如果从实务层面分析大学制度建设的重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确立高校的实体地位。除《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高校法律意义上的实体地位外.作为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单元的高校,必须成为社会管理的实体与市场经济的实体.着力解决好高等教育系统开放性机制、高校自我行为目标、高校间公平竞争性机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平衡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认识学术自由的内涵。打破官本位陈旧体制的营垒,破除学术霸语绵延的根基,改变学缘机构的尘垢,固然需要张扬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有利于推动大学逐步形成自身成熟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精神风貌。但是一味将自由作为学术活动的天性,乃至大学制度的命脉,其本身就是犯了自由至上主义的错误,其结果会使大学功能的泛化并丧失。三是强化大学制度的执行力。当前,高校面临着行政权力越位、学术权力式微、学术道德滑坡等诸多难题,具体表现为政治框架与法律框架中制度性矛盾、管理体制中的权力与责任的失衡、运行体制中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脱节等。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突破现行制度的缺陷和困境,从注重制度安排转向强化执行力,将执行效能建设纳入大学制度建设的实务范畴。

二、大学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视域

大学制度建设的理念层出不穷与实务矛盾频发,两者交错发展的格局,标志着现代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断实现着自身的目标诉求。大学的现代性需要以大学制度建设的现代性为根基。大学处理外部关系(主要是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完善组织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展服务社会渠道.均要以制度的建设与运行绩效为支撑。在此意义上,大学制度建设面I临着现代转型闼。

首先,大学制度建设是现代公共权力的重新分配。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社会与高校因为各自拥有公共权力的变化,必然使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构建全新的职能分配体系,这是制度创新与变迁的过程。由此各社会单元分别拥有了诸如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经济权力等职能。以大学为例,其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由法律赋予并受到各级政府有关规制的调整.其经济权力由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并以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设定利益边界,其学术权力受到国家科研技术标准的规范并表现出相对独立的学术自由属性。政府、社会与高校关系的确立是大学制度设计的前提条件,合理的权力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生成的关键,或者说。政府、社会与高校的权力必须建立在合理制衡的基础之上。大学制度建设是对复杂社会系统关系重新界定的过程中确立的权力制衡关系,不但要应对政府控制与社会影响,而且要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大学对知识创新与文化传承的逻辑体系出发,构造和划分公共权力配置的区间和领域。

其次,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知识实践的内在要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赋予高校的使命与高校摆脱“象牙塔”式的封闭结构,始终以互为因果的互动发展为样式呈现。现代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往往归结为以独立姿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以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其中,知识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对大学制度建设有着内在的要求。大学内部知识创造与创新活动对原有相对单向、孤立的管理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注重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强调多学科、多部门、多要素的协同参与,优化学术力量与物质条件,从而形成大学在知识生产实践中的规模、质量与效益整体发展的格局。这是大学现代转型的根本手段,也是大学制度建设的轴心所在。从目前大学制度建设一般沿用科层制管理模式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标准化、定量化与程序化,为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和可行的途径。但从知识生产与学术实践的规律考察,仅仅采用行政事务专业化的分工模式,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术活动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有时甚至会制约知识生产的长期良性循环。因此,大学知识实践的内在要求不能表现为单一管理模式一劳永逸地发挥作用.制度设定与变迁使得现行制度的开放性研究成为可能。

最后,大学制度建设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当务之举。大学的现代性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它对社会诸要素的影响不是消极适应,而是主动应对。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是基于人们对现存大学的批判性认识,现实中的大学组织架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或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些不合理部分都需要革除,需要用一种新型的或全新的制度模式来替代。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首先需要对现行大学制度的缺陷与问题加以诊断。在政府权力不断延伸。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渐趋强化的趋势下.大学制度建设更需要反思并突破高度集权的制度设计模式。防止学术性组织行政化官僚化的倾向,打破束缚教育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重塑大学的学术创造活力。要客观分析当前大学发展存在的困境,深入揭示高校经济困窘、人才流失的危机及其根源,要明确急功近利的政策不能催生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警惕工具理性价值对大学发展的不良影响,在架构人事分配制度、职员制、绩效考核制度的过程中,要渗透大学精神本质与制度文明的最新成果。摈弃功利主义、新自由主义、商业化等错误观念与思潮的干扰。

三、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矫正

一是大学制度建设要紧扣大学作为社会中心的目标。大学的中心地位是社会赋予还是自身特质的体现,是外部实施还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秉性使然。是政府权力的分化还是大学发展的吁求?在理念层面,关于大学地位界定的领袖论、万能论以及话语权论,不能全面地体现大学的社会中心地位,都只是肯定了大学制度建设的某一方面.试图通过一对矛盾化解达到制度建设的目的。社会中心形成的标志就是资源的积聚,高校成为社会中心需要以教育资源的积聚为基石。如果仅仅依靠规模扩张效应或者采用合并一些高校的做法,就能够使大学中心地位提升的话,这只能归结为功利主义的短视行为。与之相关的大学制度建设往往只注重短期效益,对高校的发展缺乏前瞻性思考,甚至始终抱有高等教育万能的幻想。现代大学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符号,其制度建设应该立足于促进所在地区、领域教育资源分布、调控与发展,将局限于经济视角的思维程式转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是大学制度建设要优化配置高校人力资源。高校汇集着大量的人才资源,构筑起人力资源高地。大学的现代转型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也是人的思想转型。事实上,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总是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人手,来探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方式,进而将大学制度建设维系在单纯的经济层面。将大学制度问题衍化为经济问题。例如,对优秀人才的争夺依靠的是经济手段;对绩效考核依靠的是收入分配;对科研成果依靠的经济奖励;对社会服务依靠的市场方式,等等。似乎经济手段以超乎寻常的功效占据了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主阵地,经济利益至上的资源配置方式摧残着大学制度建设对于生命价值本应关注的方面,现有制度框架下出现的各种价值“异化”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因此,当前优化配置高校人力资源不能采用单一的方式,要从制度建设层面渗透人才生涯设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价值、高等教育的价值等内容,将日益倒置的价值取向扭转过来。

三是大学制度建设要促进制度供给与创新。大学制度在价值取向上可以分两类:一是为外在制度,主要通过制度环境的优化来完善;二是内在制度,主要依托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前者涵盖政府与大学的基本关系、大学法律实体地位的获得等内容,要从公共管理角度研究制度供给的方式方法,建立充分协调大学、政府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后者植根于大学本质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涉及人事管理制度、学术保障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后勤供给制度等内容,侧重于探讨高校制度创新的各个领域,如建立合理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的现代大学管理机制,重塑大学的人文批判精神。为大学制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总之,大学制度建设需要综合考量制度环境与大学内部组织结构,采用探索与实践相互融通、相互借鉴的方式,及时总结现有制度机制运行的经验与效果。

上一篇:政府农业税尾欠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林业局山区绿化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