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

时间:2022-03-13 03:40:01

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取得良好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为此本文在仔细分析基本建设工程中投资失控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各个阶段的工作要点,提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及解决办法,并指出招标过程中造价的控制及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工程管理造价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is also more and mo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is a good investment returns and social benefits of premi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carefully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unaway investment basis of rea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key points of the work,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the solving metho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ost of the bid process control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st manag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其建设程序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后评价阶段。由于项目建设阶段多,工程价值量大,建设周期长,价格构成比较繁杂,因此,要多阶段进行计价: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招投标阶段确定承包合同价;合同实施阶段确定结算价;竣工验收阶段编制竣工决算。整个计价过程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四算两价”环环相扣,前者制约后者,后者补充前者。最后确定工程实际造价,这样才能如实体现该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

一、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假如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不是最优,预决算人员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预决算人员的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造价管理目前存在这些问题:工程造价与市场脱节,带着明显的“计划”痕迹;工程造价不能反映竞争机制的要求;定标方法的差异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都迫切需要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二、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人们普遍忽视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施工阶段,对项目前期这一造价形成、定位的源头缺乏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在建设项目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

(1)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有些项目在申请立项阶段,为了能使项目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预留资金缺口。

(2)在初步设计阶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深度,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设备和材料价格的不按市场行情制定。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超过设计标准的过高要求,如办公设施面积增大,装修超标准等。

三、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的对策

在我国由于体制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人们普遍忽视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施工阶段,对项目前期这一造价形成、定位的源头缺乏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结果取决于建筑工程从设计、计价、施工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它在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联系紧密且相互影响,是不确定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工程造价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要全过程动态控制的重要性。

所谓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批准的造价限额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一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具体地说即防止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实施中可从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这几个阶段进行造价控制。

四、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的造价控制

1合同条款。有些施工企业在对文明安全施工措施费、价差造价、取费标准等方面找空子,因此忽略细小条款会对造价产生影响,如:一般合同条款中约定措施费包干,就需要注明为除脚手架和模板外的措施费用包干。2008清单计价中,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也并入措施费项目中,这部分在合同中也要注明不在包干范围内。

2施工图与竣工图的差异。竣工图是以实体完工时状态的记录,而施工图是招标依据和过程施工的证明,有些工程建设单位要求按竣工图结算,要求设计院把施工中发生的设计变更、联系单、会议纪要等变更的内容反映在竣工图中,不能反映的施工过程以“后补签证”形式结算,按竣工图结算一般以工程量按实结算、综合单价包死的合同中应用。对于固定总价合同,可用施工图加变更签证的方式结算。在审核过程中,主要查看合同的结算方式,根据现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

3材料性能和价格标准。某项工程室内给水管材要求用钢塑复合,而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却用PPR管施工,因都埋在墙体内,特别是从远处观看,外行很难看出,但材料单价却相差很多;材料的消耗量定额有明确规定,但有的施工单位在上报造价时却在工料组合里增加消耗量,这样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就会提高;施工中采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虚报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也是普遍现象。

4. 工程预结算审核。常规的主要是工程量是否正确、单价的套用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三方面为重点,这是基本的也是在审核中要对每个项目都这样做的常用过程。验收的主要内容是否符合设计及质量要求,其中设计要求中包含了工程造价的成份达到或符合设计要求,也就达到或符合设计要求的造价。因此,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进行工程结算的前提。目前,在很多建设项目中隐蔽工程没有验收记录,到竣工结算时,施工企业才找有关人员后补记录,然后列入结算。有的甚至没有发生也列入结算,这种事后补办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仅存在严重质量隐患,而且使工程造价提高,并且存在严重腐败现象,因此,在审查隐蔽工程的价款时,一定要严格审查验收记录手续的完整性、合法性、验收记录上除了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确认外,还要加盖建设单位公章并注明记录日期,防止事后补办记录或虚假记录的发生,为竣工结算减少纠纷铺平道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后评价作为对整个建设项目的一次综合性评价,也是对该项目工程造价的总结。一方面总结在整个项目建设期有效控制、全面管理造价的经验,另一方面分析在控制造价方面的不足,尽可能找出因主观原因而影响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因素,并加以克服。总之,通过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可以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也使得我们的造价控制工作有始有终。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设单位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始终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尤其应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应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松懈的,而且每一个环节也都是重要的。因此,改变原有工程造价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各行其事,缺乏连续性的局面同时要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状况。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对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葛琦 造价控制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安徽建筑,2006;

[2] 许小放 要十分重视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 建筑经济,2006;

[3] 王振鸿 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基本要素, 基建管理化,2006;

[4] 谭德精、 杜晓玲、吴宇经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建筑安全管理的特点 下一篇:浅论测绘地图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