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届东西部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时间:2022-03-13 08:51:43

在第一届东西部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今天,来自各地的朋友相聚古城西安,参加第一届东西部合作论坛。利用这个机会,我就本次合作论坛所确定的主题谈几点认识。

第一,东西部合作必须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基础。东部地区拥有产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领先、资本相对充裕、开放程度很高、发展活力较强的优势,在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方面,具有举轻若重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土地等资源供应不足,工资成本因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不断上升,发展空间趋向饱和,具有的优势有所减弱。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产业迅速壮大,其资源要素成本低廉与发展空间广阔等优势日益凸显,正在成为国际资本和东部客商投资的热土。

十年来,东部地区有近20万家企业落户西部,总投资超过2.2万亿元,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0亿元美金,完全有条件、有可能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东部与西部资金、自然资源、人才和信息管理上的全面对接,促成国内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在更高水平上优化配置。当然,这种合作必须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处理好双方的利益关系,做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第二,东西部合作必须以项目对接、产业融合为途径。项目是合作的载体,产业是发展的基础,通过项目跨区域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是东西部合作的基本形式。当前,东西部的项目对接可以考虑沿着以下的方向进行:一是以西部地区丰富的矿产、水电资源为重点,策划实施一批资源深度转化项目,拓展全能产业的发展空间。二是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在技术发展的高端与前沿领域有所作为。三是通过发掘各地自然风光各异、文化形态多样的深刻内涵,发展壮大旅游、文化等产业,在培育文化休闲等消费热点方面各展所长。四是在促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着力开拓走西口路上的大通道,发挥欧亚大陆桥的作用,优化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格局。五是按照园区化成长、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共同创办和建设产业聚集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板块。

第三,东西部合作必须以统筹协调、政策引导为保障,这既是西部自身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拓展东西部合作领域的客观要求。建议国家结合制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发展的规划和“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比如支持西部在提高资源转化能力的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西部的长远发展打牢基础。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小城镇为主体,支持西部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增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西部地区改善民生,避免群众应该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因地区经济差距而受到较大的影响。进一步细化对关中-天水、成渝和泛北部湾等重点区域的支持措施,培育西部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政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东西部合作的体制机制,把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结合起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种格局,使促进东西部合作的各项措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各位朋友、各位嘉宾,陕西目前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在陕北建设大型煤炭示范基地的机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把加快优势资源转化作为壮大主导产业的立足点,延长能源、化工产业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型产业,推动旅游、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把搞好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建设,作为集合科技生产力的承载体。建议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趋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推动力。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一批重点镇建设作为提升城镇化水平的突破口,加快建设关中城市群的建设,加速壮大县域经济,发挥对全省乃至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缓解环境压力的切入点,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破解环境脆弱地区和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难题。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准抓手,以项目化推进为手段、财政增期预算为保证,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尽快使公共服务水平位居西部前列,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我们真诚希望各位对陕西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热诚期待与各省区市进一步加强经济交往与合作,为全国的发展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相信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省区市的共同努力下,东西部合作论坛必将会成为东西部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上一篇:合作创造辉煌 下一篇:推进城市化是东西部合作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