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有才的文学典故

时间:2022-03-12 07:52:18

夸人有才的文学典故

梦笔生花 大诗人李白小时候曾梦见自己所用的笔笔头开花,后文采赡逸,名闻天下。后来也因此以“梦笔生花”“生花妙笔”等成语赞誉人的文采。

才高八斗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人因此称才学出众者,为“八斗之才”或“才高八斗”。

洛阳纸贵 西晋文学家左思写了《三都赋》,洛阳的人们争相抄阅,一时间,让洛阳的纸张紧缺。后人常以“洛阳纸贵”形容文章的广泛传播或被人推崇。

一字千金 秦时吕不韦使其门客著《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来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

学富五车 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春秋时的惠施读过的书要装满五辆马车,后来形容读书多或学问大。

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著述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n(中幼父名n)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著述等身”“等身著作”来形容读书很多或著述极富。

柳絮才高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语出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夺锦之才 唐代武则天游洛阳龙门,令众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东方虬第一个交卷,武则天便将锦袍赐给了他。未几,宋之问诗亦成,武则天阅后赞叹不已,便令人将东方虬手中的锦袍夺回,赏于宋之问。后人用“夺锦之才”或“夺袍之才”,称文采出众之人。

夺席之才 东汉戴凭精通儒家经典。某次朝会上,光武帝命群臣相互考问经书,理屈词穷的将席位让给辩胜者。戴凭一举夺下五十多个席位,被誉为“解经不穷戴侍中”。后人以“夺席之才”称誉那些学识渊博的雄辩之士。

七步之才 “三曹”中的曹丕命令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曹植才思敏捷,应声便做出让后人称道的《七步诗》。七步之才后用以形容才思敏捷。

此外,古人还以“倚马之才”形容人的思路敏捷,以“压倒元白之才”称道人的学识超凡,以“陆海潘江之才”赞许人的文采斐然。

上一篇:地铁口的音乐家 下一篇:红色经典下的快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