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数学创新教育

时间:2022-03-12 02:07:44

小议小学数学创新教育

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特征,使数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王梓坤院士指出:今日的数学对国家的贡献不仅在于国富,还在于民强。数学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数学思维与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人类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数学是21世纪公民的重要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位小学教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

育中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双基教学是创新教育的起点

只有将创新意识与双基训练有机结合、相互贯通,才能形成小学数学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创造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知识容量越大,联想、类比、猜想的领域才越大,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思想、新的技能的机会就越多,进行创造的空间就越大。所以,实施创新教育必须立足于双基,抓好基础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必须的基本技能,如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论证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更重要的一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包括他们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去发现新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小学数学知识的创造发展过程,体会到小学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双基教学是创新教育的起点。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只有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时,才能对面临的问题有进行研究的能力,才能有创造的可能。因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又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最常用,所以,我们要加强这两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1.类比联想,培养直觉思维的敏捷性。

类比是一种反映较快的直觉思维方法,当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存在相同或相似时,就可猜想两个对象在其它方面也存在相同或相似,即由特殊条件下的结论去猜想一般情况下的结论。联想是产生直觉思维的先导,只有通过联想才能使当前的对象与原有对象建立起联系,才能为类比猜想和直观感觉猜测提供参考,也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学习。

2.数形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变通性。

图形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把数形结合起来,就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能由感而发,猜想到问题的结果。

在创造活动中,我们往往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成功。我们应总结失败的教训,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恰好符合发散思维的特点、特征。所以,我们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发散思维的培养,如一题多解,就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

3.借题发挥,培养发散思维的深刻性。

对一个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化探究,从而产生新的条件或结论,可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同时使发散思维得到训练。

4.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训练。

教师应将一些题目进行变化,产生多种形式的题目,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综合训练,通过改编题目的求解,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教育的基本手段

创造开始于研究,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有创造的环境和可供探究的问题。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提供研究的问题,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学生通过一个充满探索、思考和合作的过程学习小学数学,获取知识,收获的将是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从而体会到小学数学的本质。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是:一是教师提供问题情景。教师把要研究的问题用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问题情景要切合实际,要生动有趣,有挑战性、刺激性、诱导性,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信息,发现所要研究的问题,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和行为;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生面对问题,如果有征服的欲望,就会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操作、猜想、验证等探究活动,“通过感知信息―实验操作―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证明反思”等活动过程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的本质,每节课都应有创新教育的目标,合理选择并设计有益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和问题,在进行创造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要着眼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让学生在丰富灵活的小学数学活动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教师要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主动运用小学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换言之,即让学生能自觉地用“小学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小学数学的头脑”去思考和个性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总的看来,搞好创新教育意义深远,门道颇多,而我们作为教师责无旁贷,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上一篇:“抱起来”看孩子 下一篇: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