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母亲捧红了我

时间:2022-03-12 12:59:21

那一年,母亲捧红了我

成功的人生背后,都会有一个好导演

从小到大,在成长的每一天,总能感觉到有一个人对我百般呵护,那个人就是母亲。

记得上小学时,我特别胆小,从不敢在人前表现自己。一年儿童节,老师留了一道特别的作业,让每个人尝试着写一首小诗,以表达节日的欢乐。老师还特别叮嘱,写得最好的那一首,她会读给全班的同学听。

在孩子的心中,能让老师朗诵自己写的诗,该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于是,一回到家,我就赶紧写。尽管改了又改,可最终还是担心自己写得太幼稚。第二天上学前,我犹豫很久,仍然没敢把那首诗带到学校去。不过我知道,一定有半数以上的孩子跟我一样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你想想,当时我们那座村庄落后而偏僻,大家平时几乎看不到课外书,又怎么敢肆无忌惮地写诗?再说,美丽的女老师总是很温和地对待我们,这样额外的作业本来就是布置给有天赋的同学。有一些学生没法交作业,应该是能被原谅的。

那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准备朗读那篇最好的诗歌。可没有料到的是,读到的竟然是我的诗:

像虫子那样小,可我有美丽的梦想。

像鸟儿那样弱,可我会唱自己的歌。

我的诗它有脚啊,能走遍大山的每个角落。

我的诗已经长出翅膀,瞧,它带给我飞翔的快乐……

等老师读完,大家都热烈地鼓掌。我却一下子陷入迷茫:我的诗明明放在家里,老师怎么拿到了?

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接着说:“这首诗歌来之不易!是一位母亲亲手交给我的。因为这位同学担心写得不够好,不敢带到学校里来。你们现在都听到了,到底写得好不好?”话音刚落,所有人齐刷刷地喊:“好!”

老师也走到我身边,示意我站起来,眼神中充满鼓励:“还是让作者自己再读一遍吧!”

我的脸红到脖子,可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股力量,我还是站得笔直,清晰地、有节奏地读完了自己的诗歌。同学们一个个投来羡慕的目光,掌声比刚才更加热烈。

放学回到家,我一下子搂住母亲的腰,迫不及待地告诉她今天我朗诵诗歌的经过。母亲笑眯眯地看着我,竖起大拇指:“谁说我们家千金没才气,已经能写漂亮的诗歌了,而且读起来还那么棒,真了不起啊!”

“谢谢妈妈替我把它交给老师!”我郑重其事地说。

“哈哈。”母亲笑声爽朗,“下次我可不送。不过,说不定写得最好的诗自己会长腿跑去吧?”

我不知道对文字的兴趣是不是从那时开始的,只知道从此以后,我就开始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并认真学习写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秋天,我升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处女作就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

上一篇:用孝心温暖“渐冻”的父亲 下一篇:怎样面对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