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提升途径

时间:2022-03-12 01:14:10

浅议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提升途径

摘要:从生态园林的定义出发,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在生态园林设计时选择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两个方面着手,阐述了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当注意的美学原理和配置方法,并对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效益分析

生态园林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因此对于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应当将园林艺术原理与生态学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真正做到返璞归真,创造出景观宜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一、生态园林的内涵

根据我国提出的生态园林概念而言,可以总结出生态园林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营造的园林效果,体现了自然景观的艺术美和观赏性,同时能够创造优良的环境,为城市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绝佳场所;第二,能够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和折腾作用来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净化水体和空气,排出有害物质,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三,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园林环境,通过人工植物群落的合理搭建和空间组织,通过现代化和科学的手段进行维护,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园林是将生态学理论作用于园林景观中来,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

二、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如同人类一样,也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不同的园林植物所呈现的自然风貌是不尽相同的。每一种植物都展现了自身的个体和形态特征,所以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植物充分发挥它的生态效益,创造优良的园林生态环境。

第一,每个地区的气候环境都不相同,因此在选择树种时也应当考虑气候环境这一重要的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所呈现的环境完全不同,如海南就特别适用于热带植物,如棕榈科植物等,在内地棕榈科的植物则难以存活,北方适宜种植的白杨树则无法在海南这种热带地区生存。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气候环境,然后再将生态要素融入进去,比如山杜英等乔木类适宜种植在北方寒冷地带;复羽叶栾树和无患子等乔木是落叶树种,需要考虑到冬天呈现出的落叶效果。

第二,应当根据每个地区土壤条件进行植物配置。土壤一般而言有两种特性,一是酸性,红花木、茶花、杜鹃、兰花、真柏、五针松、凤梨等植物喜酸性土壤;二是碱性,适宜碱性土壤的乔木树种有刺槐、垂柳、旱柳、臭椿、苦楝等,灌木树种有紫穗槐、白蜡条、柽柳、杞柳等。

第三,应当根据当地的生态环保需要来进行植物配置。植物除了美化环境,营造局部小气候等功效之外,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有很大的作用。如能够防风固沙、吸纳粉尘、消除噪音、杀菌消毒、防止污染等。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如城市公园、广场绿地、工厂矿区和居民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都应当考虑这些地区的需要。如工业区,粉尘非常之多,噪音也大,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给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这样一来可以种植一些吸纳粉尘的植物,如桧柏、侧柏、桂花、铁线蕨、巴西铁等;而在排放有毒气体的工厂内,则应当种植一些能够吸收有毒物质的植物,如垂叶榕、棕榈、广玉兰等。在居住小区内,主要的目的是隔音降噪,消菌杀毒等,因此要种植广玉兰不失为良好的选择。

三、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一)观花、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观花植物也有观叶植物,如能将二者搭配起来将达到非常优良的景观效果。叶色漂亮、随季节变化的植物有红枫、银杏、槭树、紫叶李等,这些植物的叶子非常漂亮,不仅能创造孤植效果还能在群植中脱颖而出。观花植物则数之不清,如栀子、月季、紫罗兰、桂花、曼陀罗、风信子、茉莉花、迷迭香、马蹄莲、山茶、米兰、迎春等。将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相组合,可以延长植物的观赏期,而且在色彩上有着明亮的对比,能够在一年四季中观赏到不同的景象,这样比单独种植观花植物或观叶植物景观效果更加明显。

(二)注重植物搭配的层次

在生态园林中,植物搭配讲究艺术性。不同的植物品种、形态、习性和季节性都是植物搭配的考虑范围。同时,植物搭配要求做到高低错落、四季有景、疏密有致、色调统一而又丰富等,因此将乔木、灌木和草类合理搭配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三)植物配置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配置在一年四季中都有景可观非常重要,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金黄一片,冬天雪团锦簇,通过营造四季的美来展现景观效果,能够让生态效益更加明显。在植物的配置上,总体的效果应当是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有花可赏,在四个季节中都有绿可观,常绿树种的配置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尽量选择枝叶繁茂的树种,尽量少选择针叶树。同时,也可以考虑一些果树、经济类树种,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产生的效益分析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植物群落的组合增加了绿化的面积和空间,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并且由于复杂的组合形式产生了非常稳定的群落效应,通过防风固沙、吸纳粉尘、消除噪音、杀菌消毒、防止污染来增强生态效果。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景观效益

植物群落的层次搭配,季相和色相的协调,增加了园林空间的美感,创造了优美的景观环境。现如今,城市建设已经越来越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硬景观亟待软化,让生态园林融入到现代城市环境中来。通过山体、水景、植物等自然景观,可以调和由建筑、广场、桥梁和道路给人产生的心理不适应感,自然景观通过对建筑等的映衬、对地形的调和,以及景观的搭配创造出了宜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景观效益。

五、结束语

生态园林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总而言之,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不是简简单单的将植物摆放在园林中,而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配置,要达到返璞归真,让园林艺术更加的充满魅力。所以,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协调发展、景观环境优良的园林绿地,就必须将园林艺术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发展,将我国园林艺术手法的精髓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于岩波.解析景观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37.

[2]鲁敏,杨盼盼,闫红梅,张吉祥.高校生态校园植物配置概念设计――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01:9-27.

[3]李爽.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129.

上一篇:企业市场营销策划需考虑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的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