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存活评价中心肌声学造影的应用

时间:2022-03-12 12:30:27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存活评价中心肌声学造影的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存活评价中心肌声学造影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NSTEMI患者进行检查,检查方法采用复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结合心肌声学造影。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关注,重点包括:冠状动脉供血区、梗死冠状动脉供血区、非存活心肌与存活心肌的造影效果。结果 正常冠状动脉供血区多巴酚丁胺负荷治疗前A、β的显著低于治疗后,P

【关键词】心肌梗死;存活心肌;超声检查;多巴酚丁胺

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完整病历资料的NSTEMI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复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结合心肌声学造影对患者的心肌存活情况进行观察,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NSTEMI患者,各61例,其中女20例,男40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67.62±8.25)岁。60例患者中,心肌梗前壁与心肌后壁梗死患者分别为36例、24例。新发与既往心肌梗死分别为47例、13例。①经血管造影检查,单支或多支冠脉梗死普遍存在于每个患者之中。②经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显示为NSTEMI,心肌梗死时间不低于1周。③研究方案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本研究相关具体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心肌梗死不显著,发病时间小于1周。②患有急性心衰且对造影剂过敏。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症状比较严重等。

1.2 方法

心肌造影检查仪器选择PhilipsIE33超声诊断仪,向患者左心室内以1mL/s的速度匀速静推声诺维二代造影剂,推入量为2.5mL,造影剂推入完成后,破坏患者心肌内的造影剂微泡,方式选择高能量脉冲[1]。造影剂微泡破坏完成后,进行低能量实时造影。造影时对患者心肌内造影微泡的充盈动态进行记录,部位选择心尖两腔心、四腔心与长轴切面。选取20个高能量脉冲触发的心动周期的图像进行存储。观察心腔内造影剂微泡情况,发现消失后,将多巴酚丁胺5μ/(kg・min)泵入左心室。多巴酚丁胺泵入3min后,再次加倍泵入多巴酚丁胺,保持泵入3min,所有步骤完成后,进行重复。在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状态,防止发生意外时间,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1.3 评价方法

采集造影集料,造影资料分析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室医师共同进行。采用左心室16节段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Qlab软件进行定量分析。静息状态下采集的影响图片有640个,其中画质较差的影像节段有140个,最终用于定量分析的影像节段有500个。采用1-4分评分制对心室壁进行评分,运动正常与运动减弱分别是1分,2分;无运动与反常运动分别是3分,4分。室壁运动指数为室壁运动总面积与节段数之比,认定区域心肌是存活心肌的条件是:多巴酚丁胺符合后室壁积分先少量小于1分,如果大于1分则认为是非存活心肌。心肌显影强度(A)、曲线上升斜率(β)运用公式Y=A(1-e-βt)+C(指数曲线拟合公式)进行计算。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内容量表示为A,心肌血流速度表示为β,患者局部心肌血流量为A×β[2]。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6.0 数据处理软件,采用( ±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2),各分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所选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肌声学造影检查,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正常冠脉供血区有效阶段数为320个,多巴酚丁胺负荷前A、β、A×β分别为:11.25±1.04、1.14±0.15、7.54±3.55;多巴酚丁胺负荷后A、β、A×β分别为:14.63±1.07、4.11±0.64、1.71±0.53。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SPECT、PET、声学造影是常用的心肌检测手段,前两者检测成本较高,声学造影因成本较低普及迅速,单纯的声学造影技术与前两者相比,具有一定局限,特别是对存活心肌的检测,通过将多巴酚丁胺运用到声学造影心肌检测中,可以大幅提高声学造影对存活心肌的检测能力。本文中,正常冠状动脉供血区多巴酚丁胺负荷治疗前A、β的显著低于治疗后,P

综上所述,NSTEMI患者的心肌存活情况通过心肌声学造影检查可以有效评价,其检测精度与特异性可以通过心肌声学造影结合小剂量复合多巴酚丁胺显著提高,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迪,张红超,姚克纯,等.心肌声学造影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心肌灌注的评价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

5(1) :4345.

[2]胡晓军,孙有刚,郭瑞强等.存活心肌的超声心动图评价[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5(3) :170-72.

上一篇:妇科慢性盆腔炎的诊疗体会 下一篇:琳琅满目的苗家人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