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人生,核能老人终成“父坚强”

时间:2022-03-11 07:57:17

笑对人生,核能老人终成“父坚强”

他参加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被誉为核能天才。他又热爱文学创作,出版过长篇小说《禁地青春》和6本科普书籍。《禁地青春》被改编成31集电视连续剧《青海花儿》在全国热播。可有谁知道,这位曾风光无限的老人,背后却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女儿精神分裂,儿子先天智障,老伴患有精神分裂症并伴有糖尿病。多年来,面对三个病残的亲人,他不言辛苦,笑对人生和命运……

核能专家独撑病残之家

2013年6月17日早上,家住青岛市黄岛区的魏世杰老人匆匆来到阳台晾晒夹衣,打算将其收箱入柜。老人看起来有些疲惫,眼皮也显得浮肿。头天后半夜,女儿突然犯病,大喊大叫,他赶紧起床给女儿喂药,又安抚了她许久,才让女儿平静地睡去。这是魏世杰家经常发生的事。

1964年,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魏世杰成为国家二机部(九院)从全校毕业生中挑选的两名人员之一。这在当时让人无比骄傲,只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将来会在大西北从事一项秘密而艰巨的研究工作,并立下赫赫“战功”:取得过17项科研成果,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工作,荣获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防科委二等奖”。1984年10月,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20周年之际,他还获得了由核工业部颁发的荣誉奖章。

毕业不久,魏世杰来到了工作地点――青海省西宁市的一个县城里。这里地处青藏高原,年平均温度不到0℃,自然环境恶劣,科研条件也十分艰苦。

最初,没有人告诉魏世杰他们研究的是什么,他只能凭借一些细节猜测他的工作跟核武器有关。保密,是当时最重要的原则。

在青海扎根的第7个年头,魏世杰与同单位的一位湖南姑娘陈位英相识并相恋。结婚时,虽然新房是类似窝棚的临时建筑,连窗子都没有,但两人感到非常幸福。可幸福没多久,烦恼便不期而至。

女儿出生两个月,因为营养跟不上,孩子严重缺钙,而高原极度缺氧的环境,也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了影响。女儿3岁时,陈位英又生下了儿子,可命运又跟夫妻俩开了一个玩笑:儿子先天智力残疾。当时夫妻俩都在科研一线,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只得将孩子送回青岛老家,让魏世杰的父母抚养。

1989年7月,魏世杰的母亲双目失明。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从未侍奉过父母,还让父母把自己的一双儿女带大,魏世杰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向单位申请调回青岛,得到了批准。就这样,魏世杰和妻子离开了奋斗25年的大西北,成为黄岛开发区科委的一名普通职员。魏世杰也从核武专家变身一位平凡的父亲。

此后,魏世杰的工作轻松了不少,但家庭的担子却越来越重。儿子魏刚智障渐渐加重,智力不如六七岁的孩子,生活很难自理。2000年,女儿出现失眠现象,并越来越严重,到后来,她一会儿抑郁,一会儿狂躁,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当我听医生说这种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而且病情会加重时,真是觉得天要塌了。”说起女儿,魏世杰眼眶红了。

祸不单行。2003年,不堪心理重负的老伴陈位英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时而清醒,时而疯癫。很快,她又出现了幻听,精神病转向躯体化,说哪儿疼就哪儿疼。魏世杰不得不送妻子住院治疗,可效果并不明显,病情时常反复。无奈,他只好又把妻子接回家照顾。

2008年的腊月二十六,魏世杰从外面回来,刚踏进家门就发现妻子在割腕,鲜血已经流了一地。他大吃一惊,连忙叫车把妻子送往青岛医院抢救。就在他在医院照顾老伴时,女儿又服安眠药自杀,幸好被邻居及时发现送进了医院。那一年春节,妻子与女儿被安排到一个病房,魏世杰忙得焦头烂额,一刻也不敢离开她们。对独自在家的弱智儿子,他十分牵挂,但分身乏术,只得委托亲友照顾。

花甲之年尽心演绎深沉父爱

多年来,不管多么艰难,魏世杰始终坚强面对。2009年,女儿病情加重出现幻听,经常一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喃喃自语,还伴有重度强迫症。每天早上起来,她洗一次手至少要冲上半个小时,还不能让她停下来,因为一旦强迫她,她就会情绪激动。有一段时间,犯病的女儿坚决要求独居。一次,魏世杰去女儿那里时,稍稍挪动了女儿的一个药瓶,就被要求摆回原来的位置。结果,魏世杰摆了五六分钟才达到女儿的要求。除此之外,女儿还常常半夜三更打电话呼唤父亲,当魏世杰火急火燎地赶过去时,女儿很可能只是让他把塑料袋里的垃圾扔掉。“只要女儿高兴,她的任何出格行为我都可以接受。”在女儿独自居住期间,魏世杰每天都提着盆盆碗碗给女儿送饭,并为她洗脸梳头,帮她料理家务。

发病的女儿常常几天几夜不吃饭,严重时体重不到30公斤。“她一天只吃一顿饭,多一口都不吃。哪天她要是说自己饿了,我就高兴得不得了。”为了女儿的身体着想,魏世杰每餐都陪着她吃饭,饭后再领着女儿散步1小时。女儿不想走,魏世杰就在前面拉,或者在后面推,常常累得大汗淋漓。

后来,实在是分不开身照顾两处家人,魏世杰连哄带骗把女儿叫回了家。老伴除了精神方面的病症外,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每天早上,魏世杰起床后都要给老伴打上一针胰岛素。因为女儿每天都是中午才起床,魏世杰和老伴早上就吃点儿面条,就点儿咸菜。吃完饭,魏世杰开始为妻子和女儿配药,每天三次按量配好,到点准时递上水,监督她们服下他才安心。有一次,老伴的糖尿病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神志不清,魏世杰不分白天黑夜地守护着她。身体有所好转时,陈位英能体会到丈夫的细心呵护,会轻轻拉着丈夫的手,说:“老魏,我和女儿的病,让你太受累了,你可要好好保重呀!”每当这时,魏世杰总是轻轻一笑。

有时,魏世杰忙不过来,就让魏刚和他一道买菜,可每次去市场,魏刚都要带回家一堆腐烂的水果或者变质的臭鱼,弄得屋里脏兮兮的。儿子不讲卫生,非常邋遢,还经常把房间里弄得一团糟。正因为这样,姐姐坚决不肯跟弟弟住在一起。父亲“拗”不过女儿,只好另找房子,让儿子单独住,他每天来回两头跑。

儿子住在离家两站路远的另一套房子里。一开始,从最基本的能力入手,魏世杰不厌其烦地教儿子煮面条、煮速冻饺子。一小把面条,儿子会放上一大锅水来煮,八九天就用掉一罐煤气,让魏世杰哭笑不得。后来,魏世杰干脆找了附近的一家饭馆,提前支付一个月的饭钱,让饭馆定时做好饭,给儿子送去。

因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魏刚不几天就会把房间里弄得乱七八糟,屋子里异味扑鼻,苍蝇蚊子成群。每次,魏世杰都要花费好一番功夫替儿子清理卫生。魏刚不会用刮胡刀剃须,就用剪刀,经常把自己的下巴弄得鲜血淋淋。魏世杰心疼得直掉泪,后来就自己戴起老花眼镜仔细地给儿子剪胡子。

可比起儿子,魏世杰最操心的还是女儿。每天晚上,女儿不吃药就无法入睡,最多时一天要吃13片药,光安眠药就有3种。而且,女儿两三天才吃一顿饭,吃什么、什么时候吃,都得按她幻听到的那个声音行事。

一天下午1点左右,魏世杰刚照料老伴吃完饭,就听到女儿屋里像往常一样传出她自言自语的声音。魏世杰侧耳倾听了一会儿,觉得女儿晚上睡得应该不错,因为女儿的精神状况和睡眠有很大关系,要是她晚上睡不着,就会犯病,一折腾就是一整夜。

魏世杰知道,女儿精神状态好,一会儿就该点菜了,她想吃的菜也是自己唠叨半天后才确定的。果然,女儿打开门后,就撒着娇喊“爸爸”,魏世杰笑眯眯地回应着,哄孩子似的问她想吃些什么。女儿倒也不客气,一口气点了好几个菜:豆腐、大虾、山药,还要两个猪蹄、四个粽子。看女儿胃口这么好,父亲满口答应,怕自己忘了,还用笔记了下来。临出门前,魏世杰乐呵呵地叮嘱女儿:“好好在家,爸爸这就去给你买好吃的。”

买菜回来,魏世杰走进厨房,精心为女儿烹饪。妻子犯病前,他很少进厨房。自从妻女相继病倒后,魏世杰按照菜谱,学会了做很多菜。女儿特别喜欢吃他做的饭菜,这也让魏世杰深感欣慰。

一小时后,女儿面前摆了一桌子菜,她吃了两三个小时。这期间,魏世杰一直笑眯眯地在旁边守着,帮女儿一次次地赶走“噪音”。女儿吃得津津有味,魏世杰也特别开心。到了晚上,女儿要喝一杯牛奶才肯入睡。喝牛奶前,她要求盛牛奶的碗必须甩干净,一丁点儿水珠都不能有。魏世杰当着女儿的面来回甩了几十遍,然后让女儿检查,女儿觉得满意后,才肯喝牛奶。

有时,女儿在半夜醒来哭着喊爸爸,只为让老父亲帮她捡起地上的一根头发,或者把杯子放回原来的位置。可面对如此刁难自己的女儿,魏世杰却毫无怨言,永远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他说:“她是强迫症病人,也不是故意的,应该理解她、体谅她。”在他心目中,女儿再苛刻的要求他都不烦,他觉得这只是孩子爱撒娇而已。魏世杰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坚持一下,总会过去的。”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对苦难有了一种更豁达的态度。

“父坚强”笑傲人生获点赞

尽管有三位病人需要长期照顾,自己的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但生活的重压没有磨钝魏世杰阳光般的心态,不管多忙,他也会忙里偷闲,哪怕只有半小时,他也会静坐在电脑前,继续自己的爱好――文学创作。2012年9月,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青海花儿》横扫电视荧屏。而这部电视剧原著《禁地青春》的作者,就是魏世杰。电视剧播出后,《禁地青春》这部小说也引发了无数人的阅读热情。

这本书,几乎就是魏世杰在青海生活的回忆录。魏世杰说,写此书的初衷,是他的学生王月玲的建议,她要求魏老挤时间写点九院的事儿。

开始,魏世杰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想如果没人看也就算了。但出乎他的意料,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越来越多的人追着看他的连载,催促他快点儿写完。于是,魏世杰一面照顾家人,一面坚持写作,不到半年的时间,写下了45万字,将自己在国防科研战线整整26年的经历用电脑记录了下来,然后传给学生王月玲。2009年11月,王月玲整理后发表到了天涯社区。

一夜之间,化名“核武老人”的魏世杰红遍天涯论坛,连载他26年核武生活的回忆录,也获得了一年600万的点击率,8万多条回帖,被誉为天涯最干净最感人的帖子。紧接着,有许多公司找上门来想要改编这部作品,青岛出版社也将回忆录结集出版,书名为《禁地青春》。对于魏世杰来说,自己的心血结集成书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而写《禁地青春》还有个意外的收获,就是让许多当年一起工作的老同事又重新建立起了联系。这让魏老颇感惊喜。

魏世杰一下子成了名人,众多单位都来请他做公益讲座,他都爽快地答应了。没多久,演讲成了魏世杰生活中的一道风景。“除了我自己搞科研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外,还有一些环保的内容。”如今,魏世杰的义务演讲超过300场,听众达11万人之多――讲人生、讲科学、讲事业、讲如何面对困难和不幸。这些,都是魏世杰在细心照料家中三位病残亲人之余,硬挤出时间去做的。

“2013年8月,女儿的病情突然加重了,在家里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也吃不下饭。我只得再次把她送进青岛医院。”魏世杰说,尽管女儿入院后还是每天出现幻听,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她渐渐适应了住院生活,现在反倒不大愿意回家了。在医院里,她能吃下饭睡着觉了。只要是好转,不论她在哪里,就是我愿意看到的。”说到这里,魏世杰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女儿住院以后,魏世杰每周都要去医院一次。“上医院看看她,把她接回家洗个澡,第二天再把她送回医院。”魏世杰笑着说,孩子还有强迫症,我必须上午就到医院接她回来,要是稍晚点儿,她就不愿意走了。有时,女儿也会搂着爸爸的脖子露出微笑,那是魏世杰老人最幸福的时刻。让魏世杰感到高兴的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伴的病慢慢好起来了,儿子也变得听话了。陈位英说:“我自己都可以去集市上买菜了,这些年,可苦了老魏了!”

从坎坷中一路走来的魏世杰更是感慨千万:“前半辈子奉献给国家了,下半辈子我要补偿家人。我离不开我的家人,他们更离不开我。”

魏世杰照顾妻子和一双儿女的事迹被报道后,无数网友称魏世杰为“最伟大的父亲”,“打不倒压不垮的‘父坚强’”。魏世杰也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先进个人”,先后荣获“青岛市道德模范”和“山东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对自己家庭的将来,魏老其实早已有所打算:“我和老伴每个月的退休金除去日常花销,剩下的都给两个孩子买了保险,保证他们年纪大了之后也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他说:“如果我今后不能照顾两个孩子了,可以把他们送进福利院,但是现在,照顾好他们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上一篇:黄昏恋,恋昏头 下一篇:常见腹泻的自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