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层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3-10 09:21:53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层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水泥稳定层施工技术在适宜的条件下应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只有严格做好质量控制,才能消除水泥稳定层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达到保证道路质量,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目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层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道路,水泥稳定层,施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以水泥稳定层来作为路面底基层和路面基层,其优点主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整体性、耐久性、稳定性、抗压性能和抗冻性、承载力高及与面层结合能力好。这些特点使其广泛被用于路面设计中,一般的路面多数采用了以水泥稳定粒料作为路面的基层。在现代的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的控制好各个环节,把握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口,水泥稳层的质量就能得到十分好的控制。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水泥稳定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二.水泥稳定层特点

1.强度极高:通常,只要把基层混合料灰剂量控制在6%的情况下,强度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能达到6MPa以上。

2.水稳性比较好:一旦钙化成型,这种结构就不怕水长期的侵蚀。故而,它具有水泥混凝土的一些性质。

3.有良好的板体性能和力学性能。在建筑界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水泥混凝土容易因干缩、冷缩而产生细小的裂缝,而采用水泥稳定层技术的水泥稳定土就能够摆脱这种弊病的困扰。另外,该技术中,水泥用量不大,且对水泥等级的强度要求不高,故而有着较低的成本。在那些产砂石十分丰富的地方,这种结构被相当普遍的采用,建筑商采用这种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

4.抗疲劳的能力强:因为拥有比较高的强度,故而,它比其它结构更稳定、持久、耐用、耐风化。

5.半刚性:它不同于水泥混凝土,不存在因收缩而产生裂纹的问题,使其具有半刚性的特点。

6.操作方式:基层混合料易生、易拌和。通常,含水量、灰剂量在级配一定的情况下,易控制,根据监测情况就可以随时的进行调整。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原材料和配合比例的设计

2.原材料的采购

首先,必须严格的把好原材料的质量的关口,对到仓的前的每批材料都必须按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自检,自检合格方能报监理组、业主进行抽检,必须经三方检测合格后才能组织上料,与此同时,还必须保存一定的留样,以备随时进行备查。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等都可以在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中应用,但是,严禁使用快硬的水泥、早强的水泥以及其它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的水泥。碎石:基层用级配碎石备料按规格筛分加工出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 mm 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水:一般来说,凡是饮用水皆可使用,如果遇到可疑的水源,必须对水源的质量进行检测。

四.配合比组成设计

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结构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符合标准,同时要求通过量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取工地正在使用的水泥,按水泥剂量的不同分组成试验。配制不同比例的混合料,用重型击实法来检测各组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为了减少基层的裂缝,必须做到三方面的限制:在保证设计强度前提下限制水泥的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粉料、细集料的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的具体情况随时的调整含水量。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养护6 天,浸水一天后取出,做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稳定碎石7 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满足R≥3.5MPa。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最终的生产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经批准,以指导施工。

3.路面现场准备

外形检查,检查底基层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底基层应进行压实度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应分别采用碾压、填换好的材料等方法处理,达到规定要求。清除底基层表面的浮土、杂物等,并将底基层表面洒水湿润。

4.和楼的试拌

通过试拌检查其运作是否正常,特别是对各材料用量控制是否准确。施工工艺

(一)填砂 ,砂场的装车一般使用挖掘机,用自卸车来运输,严格卸车到指定的方格内。同时,在现场设置专门的监督机关,随时进行监督检查,一经发现有不合格的填料应及时的清除。

(二)整平、轻压

当含水量满足要求时,用振动压路机静压并用平地机将其粗平。

(三)布水泥、摊铺

人工用白灰在静压过的素砂层上洒出方格,根据其面积及规定的水泥剂量,计算出方格内的水泥数量,然后用人工均匀地将水泥布于砂的表层,水泥推铺完保证表面无空白位置,也无过于集中的地点。

(四)拌和

拌和采用稳定的土拌方式和机进行拌和并设置专门的人员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的深度,在拌和过程中,要及时的消除局部过分潮湿、过分干燥的地方。补水进行二次拌和,并且根据现场混合料的含水量情况采用洒水车进行补水作业,拌和机紧跟在洒水车后进行拌和,防止水分散失过快。

(五)整形

在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该及时的报请监理工程师来检测水泥的剂量,在水泥剂量合格后,使用平地机把混料由两侧向中心刮平,一遍解决不了问题时可以多刮几次。必须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每次整形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严禁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六)碾压

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振动碾压三遍,然后在用光轮收面。压路机行驶速度先慢后快,最大不能超过2.5km/h。碾压时重叠1/3轮宽。

(七)检测

碾压至压实度达到规定值时,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检测内容: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边坡、厚度、平整度,每50m一处。

(八)养生

在碾压成型后的第二天,应该开始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根据当天的天气条件来确定。在摊铺整形、碾压及养生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没有车辆和人员的经过,水泥稳定砂应该确定在湿润壮态下进行养生,通常养生期在一个星期以上。

5.质量控制措施

(一)平整度通常用两侧立模的方式来保证,并把高程桩路打在离中间位置每5m处,另外,设立方格网,以利及时检测及时发现偏差情况。每层初压后应该用3m 的铝合金直尺来检查平滑性,如果不平,应该及时进行铲修、刮平、低凹处修整,通常翻修深度不得小于10cm。

(二)接缝处理 。车行道采用半幅施工的方式,且要采用阶梯斜接接缝。上下层的接缝应该尽量的错开。采用垂直接缝形式来处理横向接缝,绝对禁止斜接,垂直接缝的制作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在灰土基层的养护期间出现的微小的收缩、施工接缝、开裂,要采用人工的土布进行整治,防止裂缝扩张到沥青面层上。

五.结束语

我们在路面稳定层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的地区的差异,有区别的确定不同的级配,采取适合的配合比例。另外,如果水泥稳定基层的这种结构操作不当,就常常出现裂纹,这必然影响整体的工程的强度。故而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控制基层混合料灰的剂量、级配范围和含水量,不断地促进施工工艺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路面施工的质量,促进我国的道路建设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手册》

[2]祝东圣.水泥稳定层施工中的离析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J].黄山学院学报.2007(05).

[3]夏荣华.试论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4]赵广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分析与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经济市场.2006(09).

上一篇:概述现代暖通空调设备的安装施工与调试 下一篇:路桥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述